1992年9月8日,到1996年7月某日,我曾在烟台南郊的一个叫“世回尧”的地方读中专,学校的全称是“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这所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1987年开始招生,2001年3月并入烟台大学,更名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据说从1987年到现在,毕业生约有6000余人。
我入学的时候,学校主要有两个专业,一个是硅酸盐工艺,也就是水泥工艺,一个是工业企业电气化。我的班级是“9212”,意思是1992年入学的硅酸盐工艺专业的第2个班。班主任是吴广芬老师。遗憾的是这次校友会,吴老师没有来。
虽然专业是水泥,可是入学后不久,却渐渐学上了书法。9011班的赵兴旭学长,是学校书法协会的首届主席,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我开始临摹褚遂良《倪宽赞》和米芾,也摹刻过陈豫钟的印。所以,赵兴旭学长(前数第四排左一),是我临池的启蒙老师。赵兴旭学长身材魁梧,天赋高迈,待人接物极其宽厚。他不仅资助我1996年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甚至还资助我读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时的两年学费。说他深深地影响、帮助了我的成长,并不为过。他现在是烟台锦江国际大酒店的总裁,山东省政协委员。
学校书法协会的名誉主席,林绳之老师,已经去世六年了。林老师也是栖霞人,一直对我关爱有加。书法协会曾办过一份叫《艺苑》的小报,报纸的文字版块,是分别用四通打的字,然后再拼贴,复印。报头,就是请林老师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