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苏武传》“方欲发使送武等”一段四探

2012-12-31 16:31阅读:1,522
《苏武传》“方欲发使送武等”一段,笔者谈了多年;今日收到样报,发表于《语文报》(高中教师版),有删节。这里略作调整。

《苏武传》“方欲发使送武等”一段四探

沈永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现行人教课标版必修④《苏武传》)
这段文字,多少年来诸多版本教材在标点符号、词语解释以及参译文诸方面,至少有四点值得商榷。
:“方欲发使送武等”的施事者是匈奴
“方欲发使送武等”,课本注释为:“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发、使、送,都是动词。”没具体解释“发、使、送”各自实义。译文中的“打发”“派送”对应哪个动词呢连用啰嗦别扭吗?
教参简单地处理:翻译为“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其实“要”与“打算”只须取其一
“发、使、送”笼统译作“送”没译成“派送”“护送”之类双音节词似乎在回避什么。只是“发、使、送”都有“送”的意思吗?如此繁琐啰嗦地用吗?
我看“发使送武”是兼语句“发”(派)和“送”(送)都动词,“使”(使者)和“武”(苏武)都是名词,“使”(使者)是兼语,就是“派(使者)送(苏武)”
当然施事者也不是课本注释和教参译文所理解的汉朝。苏武是汉朝使者,派去送难道苏使去送人还要朝廷再派别的使者去送他不成?苏武等给单于送礼,却发现匈奴并非武帝想象的那么“义”(“单于益骄,非汉所望”),都是在匈奴时候的事。如今在匈奴的外事活动结束,匈奴方面正要派遣使者护送苏武等归汉,“发使送武”的施事者是匈奴
“方欲发使送武等”可译为“(匈奴)正要派遣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
:“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及”是“等到”
“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及”,课本没有专门解释,译文“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有“以及”的意思。“以及”是连词,表并列并系谁跟谁并列?“及”前单说缑王(“缑王者……没胡中”),后面说“降者(“阴相与谋”)分陈对象如用分句并列原无不可;而“‘甲如何’以及‘乙如何’”,则或前或后需要语意关联。看来“及”理解成“以及”的意思似有不妥
“及”有“等到”的意思。引文可译出:“等到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汉)人暗地里(跟缑王)谋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恰逢苏武等人来到匈奴。”是那些降者跟缑王密谋“等到”某某如何,“恰逢”某某如何,“恰逢”(会)照应“等到”(及),恰好弥补了课本注释与教参译文对“及”的“以及”式处理中缑王如何、降者如何二者语意上缺少的关联;就像段首句,“正当”(方欲)如何,“恰逢”(会)如何,上下句紧密关联。
“及”也能介词,“跟,与”的意思。引文可译出:“与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汉)人暗地里谋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恰逢苏武等人来到匈奴。”缑王跟那些降者密谋,缑王主动。但考虑到前面有“与昆邪王俱降汉”,没必要在这句里改用相同意义的“及”。
:“相与谋劫”有缑王的事
关于“谋劫”课本注释为“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其实前有“暗地里”,则“密谋”可改译“谋划”),那密谋者是“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没缑王的事。之前说“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以亲戚关系点明其身份;又略其“降汉”“没胡”之履历:更跟“谋劫”“谋反”扯不上腔。那么段首所说缑王等“谋反匈奴中”何以着落?
“及”的“等到”式处理,“相与谋”的有“降者”,也有缑王。否则这还叫介绍缑王吗?还叫写缑王谋反吗?
缑王跟“谋反”直接相关是“后月余”,“虞常等人欲发(动手)”,不想有人告密致使“单于子弟发兵来战”,缑王等战死。而虞常等人当时到底要动手做什么,课文没明说;看时机“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则像“阴相与谋”的“单于母阏氏”。不过课文也明说虞常跟“谋劫”有。说是“谋杀”还差不多,虞常在苏武等初至匈奴时就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许是张胜当时“许之”又赠礼,虞常更壮了胆,这次玩起真的,要行“谋杀”之实。
至于课文只说“虞常等人”“欲发”,没说“缑王与虞常等”“欲发”,或许虞常等抓住时机干起来缑王才加入进去。缑王是坚决支持的,在“谋反”问题上缑王、虞常本来就是一伙的,“谋劫”;虞常顺便也“谋杀”。
肆:“会武等至匈奴”归到上句
介绍虞常,课文以“会武等至匈奴”开头,也能交代虞常私会张胜的时间只是语言形式上,“会……”“……时”连用反倒接不起气。
介绍缑王,课文在其身份”(“昆邪王姊子”)后面接一“简历”(“降汉”),“身份”“简历”二者一个分句合说,而“没胡”“谋劫”这两则“简历”却另合一个分句,这样的复句搞得前一虽然身份,却不全身份,“降汉”是简历而后一分句虽然尽写简历,却尽简历,“降汉”就撇在前一分句里。“身份”不是身份,“简历”不像简历,逻辑不清。
结合“及”的“等到”式处理,“会武等至匈奴”调整到介绍缑王部分,作结句;同时也下启虞常部分的介绍。简单的办法是一事一句。“身份”一句;“简历”三句,“降汉”“没胡”“谋劫”各一句。即:“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
也可两句搞定。“身份单列一句。“简历”另用一个并列复句:由于“谋劫”用了两个单句,不妨把“降汉”“没胡”“谋劫”三事之间各用分号分隔,各作一个分句。即:“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
2012.07.21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