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词作难为

2023-12-14 20:00阅读:182
词作难为
胡中行
在讲今天这个话题前,请先看看我十九岁那年写的一首调寄“诉衷情”的词:
中宵起看两三星,闪闪若流萤。又复春来冬去,宇宙大无情。
凭醉意,乘诗兴,对空明。铺宣斟酌,凝笔推敲,付与谁评?
这首词可算是我“弱冠”前的习作,如果一定要加题目的话,那么就叫“中宵”吧,取作品的头两个或三个字作为题目,其实就是无题。如果一定有朋友想“窥私”,那一定是无可奉告的。因为我自己也忘了当时到底想写什么了,大概率应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我之所以把它晒出来,主要是想说说“词作难为”这个话题。我也知道,在当代“周邦彦”、“李清照”满天飞的时候,说这番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但我还是想对着他(她)们泼上一桶冷水:词作难为哦。
词作难为的根本原因就是词原先是“倚声”的,也就是要唱的,但是怎么唱,谁也不知道了,唯一可以肯定的,便是它绝不会是邓丽君“明月几时有”那种唱法。再看现在大兴吟诵之风,有些朋友把词与诗一起吟了,那也是不对的。实际上每个词牌就是一支曲子,都有固定的唱法。这里面讲究极多,什么“五音六律”之类,如果不是音乐家兼语言学家,恐怕连门都摸不着。而李清照的一番话,简直可以把人吓死:“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有则关于苏东坡的故事很有趣,说的是东坡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部下,自己的词与柳永的词如何比较,那位部下很聪明,他作了一个巧妙的假设,说是柳永的词,要请一位少女,手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东坡的词,则要一位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话虽然说得暧昧,态度却是明确的。下面一句最有意思,说东坡听了之后,“为之绝倒”。绝倒可作两解:拍案叫绝或者干脆晕倒。不管怎么说,反正苏东坡是听懂了的。
如此可知,苏词尚且要“关西大汉”唱了,何况我们?记得小时候不懂事,写了一个沪剧独幕剧,有关方面看中了,当时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就是个大编剧了。不料请来一位沪剧行家谱曲,那位行家看过后立马“掼了纱帽”,对有关部门说,剧本里面的唱词都是不能唱的。当时我很不服气,后来长知识了,才明白那位行家说的原来是对的。
千万不要把我的意思理解成
现代人就此不能写词了,这里又要说说苏东坡的词。李清照是不待见苏词的,她首先承认苏东坡是位“学际天人”,但接着便批评说:“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为此,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意思就是词与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用写诗的方法来写词,反之也一样。有个例子可作佐证,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无可争辩的词作名句,但据说他又把这两句放在一首七律中,招来的却是众口一致的批评。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诗的吟法与词的唱法不同,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过去常说,在今人眼里,苏词是占了大便宜的,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念奴娇》与《水调歌头》究竟应该怎么唱?现行的词谱也只标明了字数、句式、平仄、分段和用韵,我们所能理解和欣赏的,仅仅只是文本。现在我的新看法是,苏词在占大便宜的同时,也是作了大贡献的,那就是在词的唱法失传的情况下,它为后人能够继续写词提供了新的样式。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词作有个准确的定位,要明白,我们是再也不可能写出李清照所说的“音义俱美”的词来的,我们所写的词,最多是“句读不葺之诗尔”。绝不要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当代的周邦彦李清照,更不要相信朋友圈里的廉价吹捧。
文章开头所引我的那首“词”,肯定也是不能唱的,但当时年轻,竟认为自己离周邦彦已经不远了,“初生牛犊”真是既可爱又可怕啊!
拜厄特的签名本
周洋
周末,天气晴好,我正在家中整理旧书。突然手机里跳出一条消息,布克奖得主、英国小说家A.S.拜厄特于11月16日在家中平静去世,享年87岁。这让我心中一震。这位著名女作家曾经来过中国,那是2012年9月6日晚,在上海外滩源壹号,拜厄特与王安忆对谈“当代女性写作:中国与英国”。那次活动后,我有幸得到了拜厄特的亲笔签名。
在漫谈了一个多小时后,主持人宣布进入听众提问环节,前五位提问的朋友可以获得拜厄特的新书一本。我之前就听说拜厄特很喜欢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很想听她谈一谈,于是第一个举手提问。现场翻译将我的提问译成了英文,拜厄特边听边点头微笑,看样子对此问题颇有兴趣。她回答说,沈从文的小说我很爱看,直到现在我的Kind le上还有二三本沈从文的书。他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与众不同。我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The Dried Witch》,就是模仿沈从文风格的。曾经有读者对我说,这篇小说完全是一篇中国式的小说,我听了非常高兴。
工作人员将一本崭新的中译本《占有》递到了我的手上,这是拜厄特长篇小说代表作。此时,一个非常有趣的提问者出现了。这位听众问拜厄特,整场活动她的手里一直拿着一卷黄色的宽透明胶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全场爆笑。细看,拜厄特手中确实拿着一卷透明胶带,就是超市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那一款,想必很多听众都注意到了,但是出于礼貌,没有人贸然提及。拜厄特也笑了,她说:“这么做是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这是我之前当老师跟同学谈话的时候发现的。有一些希腊人手上戴着念珠,不停地用手指拨动发出哔哔的响声。我选择透明胶带是因为这样没有声音,又能帮助我集中注意力思考。”妙哉斯言!可爱的英国老太太居然把透明胶带当作念珠和手串了,真是令人捧腹。
讲座结束后,很多听众想请拜厄特签名留念,却因活动没有设置签售环节而作罢。我去大门外叫车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一个机会来临了。只见拜厄特和她的助手们也站在停车场门外,等候司机把车开出来。我立刻决定趁此空当碰碰运气。我捧着这本600多页厚的《占有》走到拜厄特前面,用蹩脚的英语问是否可以请她签名?同时递上了签字笔。她身边的助手一副乐见其成的表情,拜厄特微笑着接过笔,快速签好名字,把书递还给了我,我鞠躬道谢。就在这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成为当天活动中唯一一个获得拜厄特签名的人,现在想来,真是无比幸运。那一晚,拜厄特友好而又温暖的微笑,也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深山藏乌石
徐子芳
来到乌石,使我想起彭老总的家乡有个乌石峰,我在上世纪70年代去过那里一次,所以对乌石这名字有种特别亲切之感。但太平湖的乌石,却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传共工与顼颛争帝失败,怒触不周山,致使撑天的九根圆柱折断了,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流水成河。女娲补天过程中,遗落下一块紫石在这里,幻化为乌石峰。如今这块紫石据说还有遗迹可寻。我猜想,这烟波浩渺的太平湖也是当时地陷的遗痕吧,难得两岸青山如黛,一水回环,不知醉了多少游人。
漫游在这苍翠欲滴的乌石山中,不免兴起,随口吟哦出“天遗乌石紫阳升,好与人间作画屏。十万青峰夕阳里,长空一碧海天青”四句小诗来。纵观整个乌石,可以说是群峰环列,青螺点点;片帆飞过,渔樵互答;芳草萋萋,牛羊相逐;碧水长天,落霞孤鹜,一派田园风光,实在是游人度假、文人放歌的好地方。
乌石是最大的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湖水涌岸,白鹭翩翔,万山环列,葱茏苍翠。我去的那天晚上,在杨家滩湖边湿地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红红的火焰映着湖光,村里的少男少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连天上的星星看得眼也不眨一下;每个人都像喝了醇酒一样,一脸酡红;孩子们则满地飞奔,兴奋不已。
乌石是全国最大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无公害颁证茶园330公顷,有机茶颁证面积380公顷。春天当你置身这山乡茶园,那扑鼻的绿茶清香沁人心脾。乌石生产的吊瓜籽清香可口,唇齿留芳,现已是一张走出国门的名片。在这片养生胜地,据说长寿村比比皆是,年过百者也不乏其人。“最是长林奇绝处,人家大半住烟萝。”这里林成片树成荫,瓜果香鱼儿肥,鸡儿鸣狗儿叫;可休闲垂钓,可品茗吃斋。人居此地,吃的是有机绿色食品,住在天然氧吧的青峰下,面对的是看不尽的天然山水画卷,四季花开花落,朝夕云卷云舒,谁能不忆乌石!
与自然景观相比,从太平湖现已开发出来的人文景观来看,显得明显不足。“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当代旅游观念已悄然发生质的变化,游客由过去简单的“游山玩水”转为更加注重旅游项目的文化触摸、历史探秘、人生思索和参与的互动性。乌石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旅游资源密度大,品位高,在这50余公里的范围内,高密度地分布着西峰寺、永庆庵、化鲤溪、回驴岭、李家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营盘山太平天国古战场、近代著名佛学家杨仁山故居等近十处人文景观,如加以科学规划,整体开发,必将丰富和提升太平湖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希望在乌石,乌石的愿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