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2014-03-24 09:29阅读:1,135
今天的博客文字有些长,不喜欢看的可以忽略!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看科普特开罗,去看科普特博物馆,这是LP上介绍的,当时没有弄明白这个博物馆对埃及人有什么意义,一直到最后才明白。
一条短短的小街,火车站占了半条街,然后有一个科普特人的墓地,关门了,还有一个小路可以下去的小街,我们进去看,蜿蜒的小街把我们引到建筑的后面,小街一面墙有长长的书架,不知道是出售还是观赏的,有书和相片、画,几个拐弯后看到一个教堂,非常局促的地方,仿佛是为了掩藏起来的感觉,是一个东正教的教堂,不能肯定,疑疑惑惑的在心里。
再去找博物馆,告诉关门了,只好离开了。看到一个开门的建筑,里面有许多年轻人,男男女女的年轻人在忙碌,没有人干涉我们,我们就到处拍照,到处逛,不过这个地方也不大,有些象教堂而又不完全是教堂。那些饰物的风格和伊斯兰的相近,但是,可以看到一些十字造型的符号。我们推断是一个教会学校。
小街也就有1000米长,却看到那些持枪的警察有三个点,感到奇怪,为什么这里有许多?
张广柱心里很不爽,因为可以说什么都没有看到,我劝他,明天还可以来,又不远,又花不了几个钱。
回到旅馆,认真看了LP,我又想到《破解埃及》一书里对埃及历史的叙述,
我的记忆中讲到希腊过地中海来到埃及,带来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会说希腊语的人可以有许多好的机会,因此,埃及人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使用了希腊语,而他们的教职人员却非常好的保存了原始的埃及语言。这样的叙述只是我的记忆,不是特别准确。和张广柱讲了一遍,我们两个讨论了许久,仿佛明白了一些问题。
我们再一次早早去看科普特博物馆,一群孩子在门口,天真可爱的模样,我们再因此倍受打击,门票120埃镑/2人,当地人非常少,而且不可以照相。博物馆的面积不大,都是一些圣经、衣服和模型。应该就是讲科普特人的历史和宗教的延续和发展。
而科普特人的墓地和欧洲许多地方的墓地一样,十字架、鸽子等基督教的元素的存在非常说明问题了。墓地的东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石窟模样的地方,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她,但是明白应该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方,里面有许多画像,全部和基督教相关联。
张广柱要去看看当地科普特人的民居,绕到小街的后面,肮脏的街道,风把塑料布带到天空,同时带去尘土,几排民居,
没有人也没有孩子,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再走,看到一个清真寺,非常大的清真寺,和小街里的教堂相比,那就是大多了。空荡荡的清真寺里铺着红色的地毯,没有一个人,门口放鞋的地方有人要钱,进门要收费的。还有那些孩子和穿黑袍子的女人,都要钱,孩子们直接拽着我们的衣袖,嘴里嘟囔着,而远处几个孩子飞速跑过来,要加入这个乞讨的队伍,我们态度坚决的表示没有,走了,有些害怕的走了。这个清真寺在小街的西面,栏杆的外面,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白色的大旅行车停下来,许多西方人来看科普特开罗,不知道他们对这个一脉相承的地区有什么想法。
百度里这样介绍科普特人:
他们是在一世纪时皈依基督教的埃及人的后裔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21世纪初,在埃及的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族群,其人口约占埃及超过8千万总人口的10–20%。

名称由来

“科普特”一词源于阿拉伯语qubiقبطي (复数qubṭ قبط 及aqbāṭ أقباط)。该词在古典阿拉伯语中曾是所有埃及人的代称,但随着埃及人主体皈依伊斯兰教,该词也发生语意变化,21世纪初是专指埃及的基督教徒


多数科普特人操阿拉伯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但在宗教仪式中仍使用科普特语,属闪含语系古埃及语-科普特语族。他们保持着古埃及人固有的文化特色。

历史沿革

由于四大哈里发采取了较为宽宥的政策,科普特人大多自愿缴纳丁税,保留科普特教信仰,成为“吉玛人”(意即“受保护的人”),而不愿皈依伊斯兰教,变成“麦瓦里”(意即外族穆斯林)。他们曾为振兴科普特语作了努力。但经过若干世纪的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科普特人渐渐改奉伊斯兰教,改操阿拉伯语。

伊斯兰初期


“科普 特”和“科普特人”泛指埃及和所有埃及人。当时,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麦勒卡派或犹太教。古希腊语虽被定为官方语言,但人们日常用语仍是代表古埃及语最后阶段、大多用希腊字母拼写的科普特语。
由于四大哈里发采取了较为宽宥的政策,科普特人大多自愿缴纳丁税,保留科普特教信仰,成为“吉玛人”(意即“受保护的人”),而不愿皈依伊斯兰教,变成“麦瓦里”(意即外族穆斯林)。他们曾为振兴科普特语作了努力。但经过若干世纪的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科普特人渐渐改奉伊斯兰教,改操阿拉伯语。
穆斯林在埃及特别是下埃及已占多数[1];11、12世纪之交,阿拉伯语已成为人们日常用语,科普特语已不为普通百姓所知。其原因包括:大批阿拉伯人的迁入;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基督教和犹太教一脉相承:阿拉伯语和科普特语有相似之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政策的嬗变导致科普特人纷纷改宗,同丧失特权、散居城乡的阿拉伯人相融合;科普特人又和阿拉伯帝国境内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从此,埃及穆斯林成了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仅指保留原有宗教信仰的那部分人。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这个应该是介绍科普特地区的文字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很好的上传照片。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埃及,再一次来(5)——科普特开罗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