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2012-02-21 23:46阅读:560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X
泗州戏“皇后”李宝琴大师在给儿女传授艺术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文/趙汗青 摄影/新安晚报记者 马杨 / 李建设 张传忠

在安徽工作的年代里,除去黄梅戏之外,还有泗州戏也是我爱听的一个戏种。离开安徽也有七、八年了,上天回皖,在蚌埠与朋友相聚,无意间竟又听到位于蚌埠市的安徽省泗州戏剧团著名演员、素有泗州戏“皇后”的李宝琴大师演唱的泗州戏,当时就很激动跟着唱了起来。少年时代李宝琴
的名字就常在眼前耳边回响:她是安徽泗州戏的名角,上世纪50年代曾风靡一时,与黄梅戏名角严凤英、庐剧名角丁玉兰并称为安徽戏剧三枝花”;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恩来总理请她吃过饭,梅兰芳跟她学过戏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爱听泗州戏的父母亲就常说:“霍桂霞的‘唱’,李宝琴的‘浪’李宝凤的‘做’”。这个“唱”指的是唱功扎实,“浪”指的是声音高亢,‘做’指的是动作漂亮。那个年代这几位名演员粉丝可多了。如今仍有不少泗州戏迷爱听她们的戏。
泗州戏这支艳丽的艺术奇葩,在安徽省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四大优秀地方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她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素有“皖北黄梅”之称。在淮河以北的泗县、灵璧、五河、泗洪、宿州、濉溪以及淮河以南的滁县、凤阳、蚌埠等地都有泗州戏剧团。千里江淮大地,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路上行走,人们哼的是泗州戏,唱的还是泗州戏。其受群众欢迎程度之深,影响面之广,可见一斑。
皖东北的泗州,坐落在江苏省盱眙县境内,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辖盱眙、天长、五河、虹县(含今之泗洪、洪泽等地),是康熙十九年(1680)的那次黄河夺淮入海,给古泗州带来了灭顶之灾,州城沉入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州署不得不迁至盱山。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巡抚闵鹗元上书朝廷,泗州署“治隔淮湖,广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归泗,版图、民赋一并于泗,并以城为州治……上从其请”,乃将州治由盱山迁于虹(今泗县城),仍辖盱眙、天长、五河三县。是时,虹县降为虹乡。泗州于民国元年废州改县,即泗县。因此,泗州戏与古泗州具有极深的历史渊源,这块文化瑰宝就是在古泗县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支艳丽的艺术奇葩。
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戏和淮海戏属“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戏是“拉魂腔”的南派。该剧起源于江苏海州,发展、成熟于泗州,故名。
据传,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成为猎户腔。后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誉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而邱姓则在泗州一带传艺卖唱,由于是“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是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称泗州戏。
因此, 泗县的泗州戏艺人称为邱门腿,邱传耿天宝,耿传房有风,房传魏光才。在魏氏一代,泗州戏有了较大发展。
泗州戏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含辛茹苦,历经磨难,不断发展,才成长为今天在全省具有一定地位的优秀地方剧种。
处在说唱时代的泗州戏,艺人们只能以说唱代替乞讨,他们常常是三三两两在农村“唱门子”,以要饭为生。
尽管这样,但她却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那时,农民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泗州戏唱腔优美,通俗易懂,拉的是家常呱,演的是农村事,走到哪里都倍受欢迎,人们翻山渡水,赶场听看,有的甚至听得废寝忘食,魂不守舍。。泗州戏能得到群众的如此厚爱,这就使她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1930年前后,泗州戏开始进入城市演唱,并对剧目、唱腔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创造,使泗州戏的唱腔(特别是女声)大大地丰富了。这时,他们积累了不少剧目,各个行当也都有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如小头行的《四平山》、《八盘山》;青衣的《樊梨花点兵》、《大书观》;老旦的《英台劝嫁》、《小鳌山》等。
李宝琴,1933年出生于安徽泗县,自幼随父母跟班学艺,9岁登台演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技艺精深,解放后正式加入安徽泗州戏剧团.1954年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华东区演员一等奖,1956年参加安徽省戏曲会演获荣誉一等奖,1957年赴京汇演打干棒出席了由周总理主持的文艺座谈会,次年主演拾棉花在沪拍摄电影,1959年在上海为党的8届10中全会演出,1960年参加全国戏曲调演杨八姐一剧拍成新闻纪录片戏曲集锦,曾参加全国第34次文代会李宝琴同志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政协委员等职,她戏路较宽,技艺全面,即演花旦,青衣,老旦,还能反串小生小丑,无一不精,她扮相俊俏,嗓音甜润,吐字清晰,韵味十足,表演自如,做工细腻传神,在淮河两岸,苏鲁皖豫四界享有泗州戏皇后的美誉。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新安晚报记者钟虹(左一)采访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演出科长周斌(左二)
(右一为新安晚报摄影记者马杨、右二为剧作家李建设。)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新安晚报记者钟虹(左一)采访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演出科长周斌(左二)
(右一为剧作家李建设。)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泗州戏“皇后”李宝琴大师在给儿女传授艺术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泗州戏“皇后”李宝琴大师在给儿女传授艺术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泗州戏“皇后”李宝琴大师在给儿女传授艺术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著名剧作家李建设(左一)与李宝琴大师合影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著名剧作家李建设(右一)与李宝琴大师合影(中为大师女儿)
声声拉魂:黄淮原野上的一支艺术奇葩——访泗州戏“皇后”李宝琴 著名剧作家李建设(左一)与李宝琴大师合影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