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346@365南通“冬至”传统习俗:“烧经”祭祖、吃圆子(汤圆)

2017-12-12 18:54阅读:1,026
过往博文曾有提及,汤圆和元宵看似差不多,其实有着明显区别(主要源于做法等方面),而南通素有每逢冬至、吃圆子(汤圆)的习俗。

冬至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南通百姓也传承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冬至习俗。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蚯蚓仍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泉水可以流动且温热。


南通在冬至这天有祭天、祭祖习俗,不少人家都要“烧经”,“烧经”主要用于对祖先或逝去亲人的祭奠。
r> 中午一般会在祖先神位前供上红福橘、点上蜡烛,将备好菜品放在方桌上,摆上筷子、供上小酒、米饭,同时将纸钱烧尽,待全家人叩拜结束,还会把先前供奉的几样小菜摆回厨房灶公前过夜,这样,冬至礼俗才算基本结束。
不仅如此,一年中每逢“初一、十五”之类的特定日子,也会烧纸、寺街也有庙会(摆摊卖货)。


冬至祭祖上供食材也有讲究,“鱼、肉、鸡蛋、豆腐”传统四式菜肴中,对于“鱼”的品种,一定是“鲫鱼”,鲫鱼谐音“积余”,意为年年有余,百姓用鲫鱼祭祖,都乐为新一年讨个好口彩。


礼仪结束,便可邀上本家嫡亲姑表,齐聚畅聊、吃团圆饭,席间有一样东西必吃,就是汤圆。


自家做的汤圆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水粉屑圆子,另一种是滚粉屑圆子,馅料方面也有多种,甜的有芝麻、细沙、五仁,咸的多为青菜、荠菜、肉蓉等。


12月22日的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说法,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营养,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冷时段,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冬至遵循3个基本原则:1、起居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最佳时段,起居应早睡晚起。
2、药补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喜欢药物冬令进补,比如膏方,膏方中加入不少甘甜滋润补养药物,服用时感滑润爽口,既能进补,又能治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冬季进补膏方在有些地方成为一种时尚。
3、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季如能恰当选择既美味又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冬季适宜补益食品中,中医又分几大类,下面一起看看各类食物优、缺点:


①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但过多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②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③滋补类食物: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346@365南通“冬至”传统习俗:“烧经”祭祖、吃圆子(汤圆)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