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王学仲  刘正成  聂成文 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2011-12-08 02:14阅读:9,114
  •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
----沈鹏 王学仲 刘正成 聂成文石开等
在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上的“表现”
苏鼎 /文

去年夏天,机缘凑巧,在天津古玩市场的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是1981年出版的。据“出版说明”记载,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沈阳展出,应读者要求结集出版,总计收录书法420件,篆刻154方。其中不乏当代名家早期作品。
俗语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见“三十年”就足够让世间事物发生变化,甚至会有“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所以,我们经常回顾
一下三十年前的事情是很有必要滴。第一可使我们不忘本。第二或许能让我们从中看出个事物发展变化的真道理来。第三满足自己一下的“窥密欲”,看看那些大人物也不过是从“小屁孩”长起来的,他们曾经也幼稚,也“尿过床”不是吗?呵呵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沈 鹏



目前书坛享誉极高的沈老,三十年前还在做“编辑”,这个书法集的责任编辑之一就是他。看到沈老三十年前的作品是很有幸的,我们看到先生那时的书作中“王铎”的影子还不少,当然无法和现在“流转华变”诗书浓郁的沈鹏大草相提并论了。然而,早在三十年前,先生的遒劲笔力和造线能力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虽然还有些“生硬”,有点点造作。三十年前,我刚刚十四五岁——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屁孩,三十年后竟敢妄加评论起来了,真是岂有此理?然而,再过三十年后又将会有谁在我们背后“指点江山”呢?所以,不管我们目前处在何种境遇,搞艺术就要按照艺术本身的规律去搞,艺术之外的东西时过境迁之后一钱不值。如果谁妄图依靠身份地位强加给艺术些什么,那最多就是遗后人以笑柄而已。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刘炳森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王学仲

三十年前王学仲先生的书法竟然有些稚嫩,---- 貌似苍茫实则“捉襟见肘”,
与其后来的书法风格相去甚远。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做为新中国书协第三任主席的邵宇先生果然不同凡响,这样的作品放在今天也是很有“爆破”力的,可见邵先生的才识过人之处了。当然,在这里谈传统或现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书法本身并不就是传统或现代,它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形式。看一看三十年前的书坛,的确被个性纷呈自抒性情的书家抢占主导了。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孙其峰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刘正成

曾因引导中国上世纪末书风——“流行书风”而名噪书坛的刘先生,三十年前就热爱大草了,中锋直下浑圆流畅,确实洒脱不凡。谁能想到他在后来的修习中忽然“剑走偏锋”,以长锋侧刷的大草“横行”书坛,一心一意 ‘独持偏见 ’。十年前他说,“如果你的书法还没有流行书风那就是还不入流”。可惜,流行书风现在也不流行了,他自己也因某些莫名奇妙的事件而退出书协“浪迹江湖”了——谁能说这对一个书法艺术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呢?自古大师在民间嘛,呵呵。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远离政治远离热闹的更好些。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王 澄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何应辉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周志高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韩 羽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郭子绪

哈哈,三十年前郭子绪先生的书法竟学习了潘天寿的体势,奇哉。好在这两位“大师” 性情很相近,“后果”也都很严重!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聂成文

那个时候聂主席还没敢“狂草”,规规距距的行书,看样子也学了点点王铎,
字正腔圆,与现在的草书判若两人呀。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从文俊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段成桂

看,段先生当时的书法受黄庭坚 祝枝山影响很大,后来为什么又改往张瑞图的书路了呢?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魏启后

一看就是年轻的“魏老”,个性,夸张,有激情。“米书”的笔法在这里还不够圆通浑熟。象一个胸怀大志的毛头小伙,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而又不乏“漏洞”—— 大家的成功之道大凡如此吧。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武中奇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尉天池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马世晓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王冬龄

这时候还丝毫没有“林散之式”的长线草的痕迹。隶书简洁华丽,落款的行书就很“勉强”了,
说不准出自哪里,类似钢笔字耶。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陶博吾
一代书法“大隐”,那时候也还在扭捏作态讨人喜欢,看看那些刻意为之的笔画,
让人相信即便圣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修炼出来的,是生活之后彻悟出来的。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赵冷月

以“大智若愚”般的书法艺术触摸着大师高峰的赵老先生,三十年前传统得一塌糊涂,
除落款小字中偶现“狰狞”外,简直就是一大俗客。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邱振中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台胞 刘艺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刘云泉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韩天衡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石 开

现在“大师自居”的石开先生,那时候还是“小石头”。看看那时的小石头多么精明会安排呀,把自己“装饰”的很装饰,很美很自信!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刘一闻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熊伯齐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王胜泉



越来越疯狂—— 看看我给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评的奖好不好

十位全国一等奖作品 (三十年前的大师之作)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李一氓

此书高古灵动,取法何绍基,大有不让前贤的气概。学何书者多如牛毛,
能达此境界者未偿见过。阔绰自在,悠游沉者,大家风范!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郝世襄

骨力洞达,真力弥满,人书具老之境。正所谓天机迸现,不可多得的真艺术!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洒脱老到,韵清骨奇。寥寥数字尽得风流!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吴丈蜀

空灵疏旷,稚拙天真,元气淋漓。非高士大德不能为也!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此小楷筋力通达,结体高古活泼,韵味绵长当非凡品。自古习楷者以得“筋力”
为胜,今观佳作果然古语不虚。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徐纯原

浑然流畅,质清韵长。章草,行草,行书并肩作战且配合得当得心应手,
实在难能可贵。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余任天

高古简洁的章草在这里被“汪洋恣肆”了一下。率真圆熟的笔意之下
不乏精到使转的体现,真书家手段!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陆抑非

这里是线的世界,长线的纵横盘旋,短线的铿锵节奏,汇合谱写了一曲
宏大丰富,奇崛华滋的交响乐。艺术的魅力一览无余。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周昌毂

以八大山人的书法为基调,彰显着神秘莫测的宗教气息和佛禅精神,这种人文思想境界
的追寻,必将历久弥新!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wbr> <wbr>王学仲 <wbr> <wbr>刘正成 <wbr> <wbr>聂成文 <wbr>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张 邯

此作境高质实,线性已入化境。三十年前有此印作,乃印坛一大幸事也!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