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Q3以来的仓位调整

2012-08-01 18:29阅读:
7月份以来,断断续续对仓位进行了一些调整。基本思路是把投资进一步集中,向一尺栏杆型的简单投资集中、向具有优质的竞争力的企业集中、向未来5年可能收益最大的企业集中。
今天继续调仓入谭木匠,谭木匠的仓位进一步加大,目前持仓30.8%
7月份买广药时卖出一些惠理,今天调仓买回惠理,惠理仓位20.5%
广药7月份买入后坐了一次过山车,仓位后面无调整,广州药业H股17.7%
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清仓招商银行,换成民生银行(半个月前就想换,但第二天没有操作)。民生银行A和H已无差价,民生银行A+H共计仓位15.9%,银行股有所减仓。
中国平安A股三季度有所减仓,目前仓位占比14%。
截止到8月1日,今年收益27.2%,和6月30日收益一样。
惠理集团
惠理旗下最大基金惠理价值基金今年的表现落后恒指达13个百分点,从网站上看,惠理价值基金规模大概是14亿。惠理集团还有58亿的投资成绩目前不好统计。今年可能是惠理集团的低迷年。和我们一样,某一年投资成绩差是难免的,惠理近20年的成绩已经说明他是强者,08年那种恐怖的下跌对惠理也没有致命的伤害。
我选择在惠理上坚持!对于真正的强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是一个胜者为王的模式。基金业在中国还有非常非常大的发展前途。


广州药业
两队交战,一方主力还没进场,很多人就断定广药输了。
真正的决战至少在明年。
广药得到了很多:培育起来的巨大凉茶市场、品牌、现成的销售模式。短期最大的考验来自于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方面国企并不占弱势。
最后的结果更有可能的不是非黑即白,分三种:高中低。目前港股的价格即使是最差的结果也不太可能亏钱(A股贵一倍,不评论)。
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
从我04年开始第一笔股票投资起,90%的时间里,我一直持有招商银行。个人的经济上的所有账务往来也全在招行,对招行已有很深的感情。7月17日发过一篇博文,想把招行换民生。当天晚上打开招行的网站,非常的纠结。7月18日还是恢复了招行的配置。但今天,我还是清仓了招行,换成民生。我更看好民生资产端竞争能力在未来的优势。微小民企的贷款在中国是个大问题,这方面的定
价权有很大的空间(看看高利贷)。
附7月17日的博文:
目前持有银行股大概占总资金量的16%,分布在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上,且在A和H两个市场。因为仓位不算大,不想分散了,这两个银行如果要去掉一个,那么该去掉谁呢?
利率市场化比想象中的要快,并且可能有进一步推进的倾向。市场利率化打破的是什么东西?

1、 扩大存款利率上浮上限。
以前在存款利率一致的情况下,比如招行和民生都是2%,因为招行的服务更好,可能更多的人选择的是招行;但是如果招行是2%;,民生是2.5%,肯定有部分人从招行转到民生。只是民生的负债端成本比招行要高0.5个百分点,这个成本需要转嫁出去。
结论一:扩大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可能会降低客户粘性在负债端成本中的作用,但是会进一步提升银行在负债端的成本。

2、 提升贷款利息下浮下限。
利率市场化提升了贷款利率下限,一些低成本、低风险的优质贷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但是一些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因为还属于蓝海(如何低成本的放贷、如何控制风险是难题),估计下降的幅度不大。另外金融脱离,估计影响的也是批发性的贷款。目前来看,招行优势的是前者;民生的优势是后者。
结论二:提升贷款利率下浮下限,影响更大的也是一些低成本优质贷款。

3、 利率差
如果负债端和成本端同样是20%的差别。假设存款成本2%,贷款收益6%。负债端影响数为0.4个百分点,资产端影响数为1.2百分点。利差就相差0.8个百分点
所以,负债端的优势对利差影响更大。

综合来看,感觉利率市场化对招行的负面影响,比对民生要更大一些。
当然,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都在向对方优势区域渗透,但是民生银行的变革更彻底,资产端的优势很难超越;就像招行负债端的优势,民生也无法超越一样。
另外,民生银行在资产端承担的风险可能更大。
股票价格目前民生银行还有10%的优势。如果算H股10%的价格优势,一共就有20%的优势了。

今天,卖出A股的招行和民生,明天全部加仓H股民生银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