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社戏》写作的异同点比较

2018-09-21 10:38阅读:53
一、相同点
第一,两篇文章都是选取的童年生活题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的是“我”入学前在百草园里玩乐的生活和入学后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而《社戏》一文则只写了主人公一个暑假里在平桥村的一段乡村生活。
第二,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现了“我”对呆板、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的不满,具体表现在“我”上课不听老师讲课而画画和趁老师没注意就溜到后园去去摘腊梅花等事情上。《社戏》里的“可以免念„秩秩斯干……了”一句,也表明了他对读这种难懂的不合时宜的书的不满。
第三,两篇文章都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希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欢乐的心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和《社戏》一文中的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主人公每当来到使他厌倦的三味书屋时,就倍感压抑和沉闷,而一旦摆脱了这种沉闷,来到大自然的“乐园”、“乐土”时,他的心情就犹如脱笼之鸟,无比欢快。这就向我们表明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喜欢在认识大自然中健康成长。

二、不同点
第一,两篇文章的主题不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意在通过百草园里丰富有趣的玩乐生活与三味书屋里枯燥乏味的读书生活的对比,来提出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这一主题,而《社戏》一文则是通过对看社戏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乡村朋友的淳朴无私和热情好客的美德。
第二,两篇文章的体裁不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散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而《社戏》一文则是短篇小说,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第三,两篇
文章都写了玩乐,但两篇文章玩乐的情景不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我”一个人在百草园里玩乐的情景,虽然看似开心快乐,但也不时地流露出了一些孤独寂寞的情绪;而《社戏》一文则写了“我”与一大群乡村小朋友们一起玩乐的情景,那开心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下面从两文给主人公的乐趣和感受两方面来进行比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可观赏(饱眼福)
2.有动听的虫鸣和美丽的神话(饱耳福)
3.有可玩的小动物捉来玩(饱手福)
4.有植物果实摘来吃(饱口福)
百草园:其乐无穷
—“我”的“乐园”
《社戏》
1.有十分优美的江南水乡景色
2.有十分淳朴的民情民风
3.“我”可以得到优待
4.可以免念难懂的书
5.可以钓虾放牛,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6.可以看到社戏,吃到可口的罗汉豆
平桥村:乐不思蜀
“我”的“乐土”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