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四川烟草专卖局局长龚锦华:烟区开始出现过热苗头

2009-04-09 10:42阅读:7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成都报道 2009-4-9 1:57:22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4499亿元。然而,和烟草行业税利连续5年年均21%的增幅相比,去年增幅降至15.73%。并且,烟草工业的上游——烟叶生产,已出现过热苗头。
四川烟草专卖局局长龚锦华:烟区开始出现过热苗头X

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农民工返乡,各地渐起的“种烟热”,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年初工作报告中要求,烟草行业要把“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作为主要任务。
去年,在低温冰冻天气、“5·12”等自然灾害面前,四川省生产规模仍进入全国烟叶主产省前三名。不过,四川烟草专卖局局长、四川省烟草公司总经理龚锦华向本报记者提醒,灾区政府在加大力度支持烟草业发展的同时,要有效防止烟叶过热。“控制总量和稳定规模,是今年烟叶的重中之重。”
烟区出现过热苗头
《21世纪》:目前烟区有没有出现过热苗头?
龚锦华:现在,烟区“烟农种烟热、政府支持热、企业拉动热”三热现象出现苗头。
去年底,四川省有关部门曾根据烟农、政府、企业等多方面考虑,初步展望了今年的种植
规模,要“大干一场”,因此,部分地区在去年秋季烟叶收购期间,初步照此预留了土地、收取来年烟叶物资相关费用,部分烟农甚至还借款上缴费用,希望能够扩大种植面积。
《21世纪》:“三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龚锦华:面对特殊的经济形势,诱发烟叶生产过热的潜在因素增多。
从烟叶生产的外部环境看,主要农产品价格回落,而去年烟叶平均收购价格比上年提高了20%,种烟比较效应提高;农民工普遍返乡,要求种烟农户不断增加;部分烟区对烟叶发展预期过高。
从烟叶产区来看,他们对发展烟叶生产热情较高,有的产区片面追求上规模、上速度。
从卷烟工业企业来看,随着跨省联合重组和“两个10多个”(国家烟草专卖局打造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和10多个大集团)的推进,工业企业对原料的储备也对烟叶生产规模在拉动。但目前,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库存可满足27个月的生产需求,卷烟生产在今后一个时期不可能有较大增幅,烟叶生产在较长时期内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21世纪》:这些苗头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出现什么问题?
龚锦华:烟叶用途单一,少了不行,多了浪费。烟叶生产过热,种植规模的盲目扩张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秩序紊乱,国家利益受损。1997年,由于烟叶超种超收,烟叶压库重创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产大于销,价格滑落,一些“重灾区”近几年才刚刚消化掉不利因素。
技术手段推动制度进步
《21世纪》:四川烟叶作为各卷烟工业企业的主配方,如何防止过热?
龚锦华: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每户烟农自己的“电子种烟身份证”——IC卡。早在2002年收购时,四川省烟农就按照IC卡上储存的年初种植合同交售烟叶。具体是国家、省市烟草专卖局逐级下达种植收购计划上限,各烟站按照计划与烟农签订种植约定单,通过资格审查就签订电子合同,经国家局审核确认后组织生产,按合同发放烟用物资,测产并调整收购计划。最后,烟农要手持合同、IC卡和售烟通知单等有效证件,按计划卖烟叶。烟农交售的每一份烟叶重量,将从签订的电子合同中进行扣减,直至扣完为止。
今年,我们对“电子种烟身份证”进一步严格管理,健全烟农档案,从基础资料、种子发放、施肥情况、亩栽株数等,都有检查和考核。每收购一次实行实名签字制,避免烟农互相转让合同和IC卡。更重要的是对无合同、超合同种植的一律不得提供烟苗,不得进行补贴,不得组织收购。
此外,四川烟区还基本实现集中育苗。今年,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将按照亩产上限供应烟苗,从源头上确保烟叶不会超种超收。
《21世纪》:四川烟区在烟叶总量上有无控制?
龚锦华:去年四川提出的烟叶百万担先期增量计划已实现,今年就不做了。四川省基本控制在去年350万担的生产收购规模,另有30万担新增计划则主要用于新区开发。
虽然烟叶总量得到控制,但烟叶质量要提升,才能扩大烟农收入。另外推进建设优质烟叶基地和“两烟强省”的战略目标,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变。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