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身体
2014-02-09 21:23阅读:598
X
感冒几天,脑袋的转速好像下降不少。今天终于云开雾散,航班正常飞。
说你
说你,为啥不说我?因为“说别人容易”。批评别人的快乐,好比拿菜刀切西瓜,爽。这大概是从小孩子撕纸的时候遗留下来的。
不过,但凡爽,都得付出代价,而且代价不菲,因为消费在先,支付在后,容易被宰。所以,古人总结:第一,“言到快意时当止”,说得自己兴奋了的时候,看一眼西瓜,是不是快被切成丝剁成泥了,那就吃不成了;第二,干脆来个“非请不言”,他不开个口子,你说了也没用,那叫做“滴水不进”,你瓢泼大雨,又有什么奈何?第三,数落别人的话,憋在肚子里总是难受,人家不开口又不能说,怎么办?好办,转了几个圈子之后,向自己开炮,这叫做“以责人之心,责己”,这样的你“几近道”。道法的是自然,近道了,你也就接近自然状态了。自然而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该说你还说你。
你不是你的身体
“你是谁”这个问题,和“我是谁”一样的难以回答,好在我们学习过一种叫做“排除法”的知识,我们从你不是什么开始寻找你是谁的答案。
还有“聚焦法”要用,海阔天空,从你不是太阳开始论证的话,你自己说爽了,听的人疯了。我们切近了找你。
你是你的身体吗?
你的胃已经满满的了,美味钻入鼻子,秀色可餐,你还拿着筷子不肯放下。烟盒上明明写着“吸烟有害健康”,甚至画着一副骷髅的图画,你依旧陶醉在烟雾缭绕中。一次一次的酒后,头昏脑胀地醒来,面对子镜子里苍白的脸色和“愤怒”到赤红的眼珠子,下一次依然爽快,因为酒品代表人品。这句话,一语中的。人品说的是“你”的品级,酒进去的地方是你的身体,身体显然不是“你”。
换个角度再说。
看着电脑很久了,眼睛干涩,腰部疼痛,你有没有想要站起来走走?向远处看看?困到眼睛都睁不开了,手机还不肯放下?某些部位有了明显的刺痛信号,你是不是及时去医院做个检查?脑袋上的头发都快掉光了,你是不是还在深思熟虑?你没看见上帝在发笑?
再转一个角度。
你为什么开始锻炼身体,因为它越来越不堪重负了?不中用了?你为什么修饰你的身体,美容,整容,甚至断骨增高,是因为它不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左看右看,不管是你害它,还是不爱它,还是你太爱它,结论都一样,你不是你的身体。你是你身体之外的另一个,用这个词吧,存在。
你受制于你的身体
你不是你的身体,不等于你与它无关。恰恰相反的是,如此切身切己的两个存在,必然关系密切,甚至密切到不可分的程度。
比如,有人在地铁里踩了你一脚,你是不是火冒三丈?有人说你最近“又瘦了”“变白了”,你是不是欢乐开怀?一张精彩的照片,显然是身体的,是不是会令你很满意?满意?满意。
还有,身体不存在了,你还存在吗?至少在一般的认识里,你也消失了。即便是在彼此同在同行的期间里,身体对人的情绪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心理学原理》的作者詹姆斯一百多年前的研究结论。每个人的体验大致也是如此,身体疲惫时,年老体弱时,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心灰意冷。反过来呢?洋溢着年轻活力的人,激动冲动,总想动总在动,难免磕磕碰碰的,生出一些烦恼。如果能够将身体年轻充沛的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打井会见到水,筑平台会到相当的高度,所谓生命的空间会被极大的打开,纵横江湖其实是这个意思,不是外面的江湖有多大,是你心中的江湖够不够大,是你跳跃的能力够不够强,能不能离开熟悉安逸的一种生命状态,勇敢跨入全然陌生的环境。
有人把身体比作一辆车子,好好使用和保养,能让你开得舒服一些距离长一些。身体比车子还不如的地方是,车子可以更换,你和你的身体却是同在同去的,没的机会更换。
你不是它,但要好好待它。
那么,你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仅仅是脑子转得快了,怕是回答不了的。
有些蛛丝马迹是:相由心生,四十岁后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也就是说从前的日子你是怎么过的,那些时候那些行为你是怎么想的,都凝结在了你的身体上,刻画在了你的脸上。你终于“现形”,那时候,你会“看见”你。
世有高人教你一法:忘我,无我。简单说,就是别想这个问题了,越想越糊涂,倒不如着眼于外,去创造他物,去成就他人。
他人?当某一天你是你,你也是他人他物的时候,或许你能“明白”你是谁。
那时,那叫一个美。
(文/选自《史军的博客》)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