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2025-04-13 09:10阅读:8,623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老猫侠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它乡觅知音,网络诉情谊。
博客中,我们用自己的心与血在书写着,书写我们的刻骨铭心,书写我们的平平淡淡。在我们这一辈人的记忆中,飘浮着多少春秋岁月,多少苦雨凄风。用有限的精力,在人世间留下自己的微笑,留下对亲人对朋友无尽的爱。
生命很脆弱,如清风吹来又飘走。无情的病魔狞笑着,但退却在天使洁白的翅膀面前。
一个不屈的生命离开了。你高昂着头颅,带着累累伤痕,心中装满沉甸甸不舍的爱……
枕边书 2011-08-05 12:25
半半生在今天清晨骑鹤西去……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江南的雨,品尝过你苦涩的眼泪;江南的清风,飘荡着你激情的歌声;江南的阡陌,留下你荷锄的脚印;江南的茅屋里,你在吟唱“木野狐,黑白走,满盘劫杀逢高手……”
忘不了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这是我心中魂牵梦萦的烟雨江南。你的才华,赋予这片土地多少灵性,直到时光的轨迹,在我们脸上雕刻下永远抹不去的痕迹。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苏州四博士合影
你欢乐的笑声仍在我耳边回响:“苏州四博士,每周一喝茶。吹牛谈山海,快活赛仙家!”
江南才子苏州四博士,姑苏半半生、枕边书、大海、阳光四季,志趣相投,曾经赤足阡陌,荷锄牵牛三河农场。皆喜闲敲棋子落灯花,吹笛拉琴到天明,不求甚解好读书。一支紫竹笛,陪伴青丝到白头。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左边枕边书,右边姑苏半半生
而今白头知老犹在,遍吹紫竹少一人,“悲歌惟有泪千行,哭断肠,弟兄们。”
你曾经悄悄告诉我,“我的太阳”唱了一遍又一遍,不唱三遍不下台!
“……
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容易
还有什么比倒下更有力
没有火炬
我只有勇敢点燃我自己
用牺牲证明我们的勇气
……”
这是你唱的人生最后一首绝唱吗?
晨曦已经微露,黎明的阳光即将洒满大地,亲爱的大哥,你在哪里?
你的兄弟们想念你!
“姑苏半半生”,是苏州最好的一所中学——“苏高中”的语文高级教师。经过多年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于2011年8月5日远赴天堂,从此天人永相隔。
下面的文章是姑苏半半生对自己“半半生”网名的解答,这篇文章将永远收藏在我的心中。
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一首28行的小诗(李密庵《半半歌》)把这种理想很美妙地表达了出来……
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他很欣赏《半半歌》所描画的那种自然放浪的生活。
林语堂先生说:
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摹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
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我以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有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中的壁炉里;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一半被录用一半退回--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这种生活理想很美妙的表达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覆,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怀念永远的半半生


【原创】永远的半半生大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