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已从苞壳中抽出,对于已入兰门的人来说,是梅、仙还是行花一眼就能辨出。前人依据花蕾的顶端形状将花蕾分成:巧种门、皱角门、官种门、癃放门、行花门五类。对于各类又进行了细分:
(1)巧种门
蜈蚣钳: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程梅、老极品、等。
大平切:花苞头部象刀切平一样,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大一品、元字仙等。小平切:三瓣稍长,平边圆头。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于这种形式,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荡、大陈字等。
(2)皱角门
瓜子口:宽边文皱,花开水仙瓣者居多,开梅瓣者少。属上品中第四。
石榴头:宽边武皱,飞捧、方缺舌,此类梅瓣、水仙瓣都有,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云等。
(3)官种门
官种形 :捧兜浅而厚。
滑口形 :微有浅薄捧兜。
杏仁形:宽边蒲扇捧、舌小。这类多为水仙瓣,属上品中第六。
(4)癃放门
俗称油灰块。含苞待放时,先见捧心,且形似僵粘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