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七言绝句对仗

2021-03-09 09:46阅读:1,061
绝句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也有不少尾联用对仗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少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七绝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
五绝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绝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与律诗相同。
在押韵上,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
句的原意是截句,就时说它是从律诗中截下来的一段。后来变成了单独的一个体裁。所以五言绝句是从五言律诗变化而来,而七言绝句也是如此。这样来看绝句的平仄和押韵就容易理解了。
律诗通常分4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而绝句实际就是颔联和颈联。其平仄和押韵都是从此而来。所以其实绝句本来第一句就是不押韵的,因为律诗中颔联的第一句也是不压韵的。但因为其自成一体后,出于完整性和音律的需要,它也演变成第一句可押韵或不押韵皆可的格律。当然也有压平韵和压仄韵的区别。所以绝句首句本就不押韵,押韵是后来才有的。而绝句必须对仗工整也是因为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工整而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