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2023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的读后感。

2023-01-20 12:16阅读:598
这是我2023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做了很多书的摘抄,很多观点和句子值得反复背诵!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很多,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这本书是一本有序,规整,也有操作方法的书,我很喜欢,有点儿鸡汤,有点儿实践,很实用!!
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女人就应该保持美丽的状态,不是为了展示给别人,而是保持爱美是对不完美的人生的宣战,这个概念我太爱了,即使人生不完美,态度也要积极向上!
学会穿衣,打扮,都是很重要的;人生的自律和钝感力也很重要,比如可以用芭蕾舞练习体态。
衣服也要注重新陈代谢,简洁生活。
一个人也需要好好生活,比如重视睡眠,比如做饭其实是生活的仪式感,不能总是点外卖。
修养也要提升,平时的行为,言行举止都很重,学会好好说话,降低音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家人更好有耐心更要好好说话。
对于人际关系,不必要合群,人和人的弱连接其实很重要,比如要么你有趣,要么你有用,资源置换才是人际的真谛呢。
人和人的交往,亲疏随缘,适当保持距离,没有必要投其所好,也要减少消耗型社交,增加滋养型社交。
如果想要活得精彩,就要换一波有追求的有野心的朋友。
平时与人交流的时候,也要少说为什么,多问怎么了。多积极正面的反映情况,进行口头禅审视,改变负面消极的说话,换成正面的交流。
人难免会遇到生气的时候,所以学会转换情绪也很重要,记住先处理事情,再处理心情。
我们遇到事情应该去剖析自我、解决问题,而不是讨好自己的心情。
永远不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置上,也不能活在别人的情绪里,不要拧巴!
太过在乎别人的情绪其实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在感情里,要说“我爱你”之前,必须先知道如何说“我”。
人生应该丢掉脆弱敏感,不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拧巴!
不值得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比如买贵了东西。
不要轻易被别人影响 ,如果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就不要惦记回报
做事情,不要磨蹭,判断好就赶紧行动,不要拖延。
记住这样的话:‘不行就分,喜欢就买,重启试试,关你啥事,关我啥事’
作者谈到了自己喜欢日剧,因为日剧不兜售成功学,只反复讲一个道理: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奇葩也好,失败也罢,只要是你自己选的,没伤害
别人,内心不拧巴,就是好人生。
当我们遇到倒霉事时,如果觉得别人在故意为难我们,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越想越气。但如果我们理性一些,分析客观原因,换位思考,想想别人的难处,意识到生气的弊端,就不会再生气了。
记住三种气不能生:
生闷气
迁怒
为小事抓狂
如果心里意难平, 就想想证严法师说的:“看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林则徐说:“如果是我错了,我凭什么生气;如果是别人错了,我为什么生气。”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还有可以对自己说:“你生气就不好看了。”
我们需要过有准备的人生,才可以不焦虑。
很多时候,讨厌一个,也可以从TA身上学习。正如高晓松说的,每个人身边的人群是正态分布的。有你喜欢的人,也会有你讨厌的人。但我们不要看到喜欢的人就完全接受,看到讨厌的人就全盘否定,一定要从讨厌的人身上学点东西,因为人一旦赌气,就会忘记做事的初衷,光想着怎么气别人,只会耽误自己。
平时不要爆粗口,粗口可以概括很多意思和情绪,如果你的语言粗糙、模糊、贫乏,那么你的脑子也不会太复杂。
如今原生家庭的概念越发被人提起,所以很多人会把自己的问题怪罪在原生家庭上。但是“即使生于不幸的环境,也要思考如何活得幸福。”原生家庭是会影响你的过去,但不至于决定你的未来。
1.对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要有记好不记坏的钝感力
2.通过学习,越长大越有能力改善原生家庭的状况
每个人都有三次诞生的时刻。第一次诞生,是爸妈的精卵结合,在妈妈子宫里着床的时刻;第二次诞生,是从妈妈肚子里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的时刻;第三次诞生,是通过学习,长大后,在自己的世界里宣誓就职的时刻,即把从原生家庭里被动接受的错误观念、不当言行、不良习惯给予纠正,明辨是非、三观端正的时刻。
控制音量,是最基础的家风,即使“意见不合也不要大声说话”,成为改善家风的突破口。
大声说话不是豪爽,而是对他人感受的漠视。很多时候,一个人说话的音量,透露着他的修养。
那些能控制说话音量的人,更能掌控全局。
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快50岁的妇女,她指着远方对我们说‘海啸虽然来过,但樱花还是开了’。
好的婚姻在幸福链的顶端,而差的婚姻则位于幸福链的末位,所以我想和决定要结婚或已经结了婚的人说:“既然要结婚,那就奔着甜蜜去吧。”
3点尝试和改变,可以提高婚姻质量:
1. 确立一个谁先哄谁的机制,避免吵没必要的架
2. 想着对方的缺点时,也要想着对方的优点
3.用心营造婚姻里的仪式感
想要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大多数时候,用心比花钱更浪漫。
婚姻生活越来越好有三个小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多想对方的优点,定期创建仪式感。不信你试试,谁试谁幸福。
如何找对的人:恋爱看审美,结婚看习惯。
谈恋爱就是在谈审美,两个人聊彼此过往的人生经历。对电影、对音乐的观点,就是在聊审美。谈完了,两个人觉得审美差不多,才会在一起,以后只用微调就可以了,你们两个根本上互相认可,一切都很简单。”
其实,一个人现在的审美,是以前所有喜好的沉淀。审美合拍的人,更容易聊下去,相处也会更舒服更快乐。
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婚姻要落实到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不是演练,婚前不要只顾脱离实际地谈浪漫,惯着对方的坏习惯,最终婚姻“挂了科”。
结婚需要清醒,盘点一下对方的坏习惯,哪些属于超出原则的,哪些属于眼不见心不烦的,哪些又属于能包容的。双方习惯融合度越高,婚后的日子也就越幸福。
婚前该动脑子的时候千万别动感情,一定要理性。
回家前调整好心情,是婚姻里最基本的自律 。婚姻里最基本的自律,大到不出轨、不背叛,小到每天下班回家前克服婚姻的倦怠感和一天的疲乏,主动调整好心情和状态。
作者讲到了自己亲戚的婚姻,发现他俩高质量的婚姻,离不开他们回家后都会热情迎接对方这件事。
不管工作多么忙碌,两个人都坚持做齐“贴心迎接、热情分享、互相夸赞、制造惊喜、提前申明”等亲密举动。这里面有恩爱的因素,更有自律的成分。
书籍《生出幸福的小小花种》里松浦弥太郎说:“家庭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把每晚7点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习惯视若珍宝。这比我的工作、爱好、社交都更重要。”
婚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要做到婚姻里最基本的自律,就应先从回家前调整好心情开始。
谈及交友,金钱观不同就不必强融 。
包含赚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的金钱观里,浓缩着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家庭影响、三观形态、生活态度和未来发展。和自己金钱观完全不同的人相处,不是一般的累。结婚前,一定要找个跟自己金钱观合拍的人。
谈钱伤感情,都是因为钱让人看到了对方的自私、猜忌、贪婪。最好在交友和择偶时就擦亮眼睛,金钱观不同,就不必强融。
人到三十,最懂钱的重要性。根据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可见一个消息是好是坏,有时候取决于消息接收者本身的经济能力。
没有钱,好消息都能让人惆怅;有钱,至少还能给坏消息做缓冲。
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最硬气,不用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因为暂时有靠山就懈怠的行为是短视的,把工作当消遣的人也赚不到钱。
因为多赚到的钱,可能是你与心仪的他门当户对的筹码,可能是你不必花式砍价而想买啥就买啥的自由,可能是你跟随内心表达爱意和心意的底气。
我不想宣扬金钱至上论,但我的经历让我觉得,女人赚钱很重要,经济独立是一切独立的开始。真心希望你能在上班时间尽力创造价值,下班时间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在赚钱的过程中,越来越能独当一面,越来越有安全感。
要让自己赚钱的速度,跟上小确幸的速度,跟上难关刷新的速度,跟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去赚钱吧,就像没有后盾一样。
我们通常说“想太多”的时候,不是指基于客观存在的慎重思考,而是指主观上的瞎想。瞎想=浪费时间+拖垮情绪+思虑伤身+患得患失+关系失衡+黑化别人+钻牛角尖……
你可能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但你现在必须得做点什么。能找到方向固然很好,如果没找到的话,至少也能让你排除一些选项。
只会让我们裹足不前,拖延我们去经历、去感受的进度。其实当你真正去面对,去经历,去感受时,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轻松得多。
感情里最忌瞎想和试探,与其想那些没用的,不如努力建设自己。安全感这种奢侈品,你得自己争取。
很多时候,要学着给自己找点事做。晚上有心事睡不着,起来背背单词也好,再或者做做家务。白天与其瞎想,不如整理整理碎片化信息,或者出去运动,清空脑子里的想法。
人越闲越爱想太多,永远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脑洞大开,自我戕害。
如果把瞎想换成有建设性的思考和行动,你就会觉得自己和世界都好多了。
需要培养增加:而是想考察对方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抗压能力。
公司里现在用人,改换思路,喜欢在专业领域有见解,敢于表达且做事主动的人。”
“不要习惯被动,要化被动为主动”是职场铁律。
一个有追求的人,从不等着机会主动降临、领导主动认可、薪资主动上涨。
他们没时间埋怨怀才不遇,没时间感慨时运不济,因为他们深知,主动思考,主动解决,主动争取,才是正道。而一直被动下去,不知道哪天就会被职场淘汰。
工作中,你所迷恋的稳定根本不存在。
“工作稳定的人,最怕心态也稳定,保持适度的危机感,能让我更多地思考沉没成本和先发优势,综合看来,利大于弊。”
工作中一定要注意:
1.边工作边学习
2.终身学习
“在20岁出头的日子里,不对自己的头脑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降。”钱花了可以再赚,就算生活稍微节俭一点,她还是坚信视野的开阔、心智的成熟、人脉的累积、生活的体验更加紧急重要。
提升自己的方法:
1.花钱提速学习力
2.制订“以人为师”计划
每年确立一个“以人为师”计划,把大咖的优点都学到自己身上。可以定下的小目标:认识50位各个领域的大咖,向他们请教。
千万别惹一个一边减少皮肤纹路、一边增加大脑回路的女人,也别惹一个在看脸的时代,还争做最强大脑的女人,你根本就惹不起。
一个人的愿望会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消费观。
有句话说得挺好的:我能想到的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煽动了年龄焦虑。
名人的故事,是给那些有梦青年以启发、力量,不是让人妄自菲薄、自卑焦虑。
想得太多,优柔寡断,是对自己的巨大损耗。越在这个时候,越要明确目标,赶紧止损,做出有建设性的改变。
成熟的人做选择,不成熟的人做反应。
工作中,你不必越级汇报,不必越级做事,但一定要学会越级思考,还要懂得越两级看问题。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你的职场格局就会有显著提升。
一是埋头苦干前,先越两级看问题,不单单是向上越两级,还可以向下或平行地越两级;
二是思考越级,不是行为越级,别以大领导的身份命令领导,别让聪明反被低情商误。】
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在这个时而悲伤的社会,愿我们活的越来越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