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是三意社演艺史上危机四伏、举步维艰的一年。
先是社长耶金山在《西北文化报上》刊发启事,辞去社长职务。既而是因诸种经营纠纷,屈振华、田玉堂、刘光华、闫国斌等10多名学生在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脱离三意社,另行拉班组成集义社(即尚友社的前身)。与此同时,不少台柱子演员如陆顺子、杨金声、晋福长、雒福生等,也随之出走。红盛一时的三意社,瞬间被釜底抽薪,落寞衰微,正常演出难以为继。新社长苏哲民及其胞弟苏育民苦苦支撑,四处求援。就在这风刀霜剑的严酷困境中,不少著名演员向苏氏兄弟伸出了援助之手,表达出关爱之情。这里仅介绍李正敏帮助苏家翻墙救戏的一段梨园趣话。
一天清早,三意社在门前挂出戏牌:由李正敏、苏育民晚场联合演出秦腔传统戏《五典坡·别窑》。李正敏当时已誉满西北、声播华夏,中午时分票即售罄。傍晚,苏育民早早就坐在后台,开始上妆,准备演出。可是,不知为什么,不见李正敏人来。过了一会儿,戏都快开演了,还是不见李正敏的踪影。苏育民不免心中疑惑,忙让人四处寻找,仍弄不清李正敏的去向。苏育民一下子慌了神,面对一池观众,开不了戏怎么办?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地上直打转,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前任社长耶金山家里此时正上演一场“戏”。客观地讲,耶金山对三意社是有突出贡献的。三意社10多年一度辉煌,与易俗社形成鼎立之势,和他善于延揽人才以及过人的管理才能是分不开的。当然,因
先是社长耶金山在《西北文化报上》刊发启事,辞去社长职务。既而是因诸种经营纠纷,屈振华、田玉堂、刘光华、闫国斌等10多名学生在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脱离三意社,另行拉班组成集义社(即尚友社的前身)。与此同时,不少台柱子演员如陆顺子、杨金声、晋福长、雒福生等,也随之出走。红盛一时的三意社,瞬间被釜底抽薪,落寞衰微,正常演出难以为继。新社长苏哲民及其胞弟苏育民苦苦支撑,四处求援。就在这风刀霜剑的严酷困境中,不少著名演员向苏氏兄弟伸出了援助之手,表达出关爱之情。这里仅介绍李正敏帮助苏家翻墙救戏的一段梨园趣话。
一天清早,三意社在门前挂出戏牌:由李正敏、苏育民晚场联合演出秦腔传统戏《五典坡·别窑》。李正敏当时已誉满西北、声播华夏,中午时分票即售罄。傍晚,苏育民早早就坐在后台,开始上妆,准备演出。可是,不知为什么,不见李正敏人来。过了一会儿,戏都快开演了,还是不见李正敏的踪影。苏育民不免心中疑惑,忙让人四处寻找,仍弄不清李正敏的去向。苏育民一下子慌了神,面对一池观众,开不了戏怎么办?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地上直打转,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前任社长耶金山家里此时正上演一场“戏”。客观地讲,耶金山对三意社是有突出贡献的。三意社10多年一度辉煌,与易俗社形成鼎立之势,和他善于延揽人才以及过人的管理才能是分不开的。当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