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阳城二小校长张真善讲话实录

2009-04-17 09:06阅读:214
3月26日,在阳城县第二小学召开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县的联合校长、小教主任、语文骨干教师等170多人参加了研讨。我校吴艳芳、魏红霞、田丽娟、闫小丽四位老师也参加了研讨,此次研讨会影响深远,对教师们触动很大。现转发二小张校长的经验交流,以飨各位。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第二小学 张真善

2007年7月我带领学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为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规划要求用5——8年的时间把二小打造成“学习型、和谐型、信息型、创新型”四型校园。一年多来我们着力进行着“学习型”校园的建设。就是要让:学校人人成为学习之人,处处成为为学习之所,时时成为为学习之机;领导教师爱学习,全校学生会学习,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环境熏陶与主题教育结合、课堂精读与课外泛读结合、每天早上经典诵读与每天下午美文阅读结合、校园师生、生生共读与家庭社会亲子共读结合、文学精品阅读与百科知识阅读结合,我们坚持每天“背一句、诵一段、读一篇、写一则”,使学习型校园的构建初见成效。为此,我校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经典诵读实验学校。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是我们对每个孩子的希望,古诗词学习是我们构建学习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经典诗词文字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琅琅上口,读之、诵之、吟之、唱之、歌之、舞之怡情励志、浸润人生,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引导孩子琅琅诵读,品味经典的文学美、音韵美,可以丰富孩子的文字底蕴;引导孩子呀呀吟唱,感悟经典的节奏美、意境美,可以使孩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孩子翩翩歌舞
畅想,理解经典的哲理美、情感美,可以修炼涵养孩子人生的精神气质。为此,国家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小学阶段完成背诵优秀诗文160篇。160篇,小学1——6年级的教材中才选编了28篇,这一最大的学习任务何时去完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一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分析中实践研究,摸出了一条古诗词学习的路子,不但完成而且超越完成了课标计划,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的做法:一是利用语文课,用好教材精读、精讲,学好专家为我们精选纳入教材的重要篇目,掌握学习古诗文的一般方法;二是每周开设一节大堂阅读课,利用大堂阅读课对比赏析,学好160首中的部分篇目,实践掌握学习古诗文的特殊方法,了解一些重要诗人的创作风格;三是坚持每天15分钟的经典早读,完成学校校本教材选编320首积累篇目,达到古人所说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目的;四是建立赛读、赛背、评选小明星等多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自己喜欢的诗人进行自由阅读、背诵、欣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努力体现自己学古诗文个性风格。今天上午大家在第一时段看到的十五分钟早读,就是全校学生运用校本教材诵读的情景,在第二时段看到的两个课时8节古诗词教学课,是我们运用国家教材上精读课、运用校本教材上对比赏析课的情形,在第三时段看到的是四年级学生积累经典的部分成果展示。
  古诗古词的确是中华经典,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精品,引导孩子学习的确会受益终身。然而就像吃饭一样,再好的饭菜你不知道怎样去品尝都吃不出它的美味,或者说即使你知道如何品尝但天天吃,长期吃也会感到索然无味。要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几百首古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就会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灾难,用我们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抄,背完诗词背理解的方法一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年来我们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出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潜心研究,在低年级中试行读、唱、吟、舞教学法;在高年级试行反复诵读,大胆畅志,对比赏析的方法,寓学于读,寓教于乐,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愿学、乐学,而且提高了学生欣赏分析理解能力,能学会学,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下面就让两位老师分别代表低段的4节课,高段的4节课介绍每种课型的具体特点。
  中华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古典诗词的教学更是众彩纷呈,今天教育局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好的研讨平台,我与我校的全体师生,衷心地希望各领导、校长、专家、老师畅所欲言,对我们的做法、想法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探索出中华经典最佳的教学方法,把阳城教育推向更高的一个台阶,让阳城孩子在古今文学大师的陪伴下,在中华经典五彩的路上一路走好。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