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平凉秦腔第一“梅”——苏凤丽

2013-06-11 15:42阅读:10,486
平凉秦腔第一“梅”——苏凤丽X

苏凤丽,女,汉族,生于1971年,甘肃平凉人。1986年07月毕业于甘肃省平凉市艺术学校,1999年11月调入甘肃省秦剧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苏凤丽师承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尽得肖派真传,近年又潜心研究敏腔(即李正敏派),主攻青衣,是西北秦腔界最著名的优秀青年旦角演员。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苏凤丽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苏凤丽以其正宗、地道的秦腔表演艺术,赢得了西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平凉秦腔第一“梅”——苏凤丽
曹斌锋
南腔北调会集一堂,梅花芬芳争相吐艳。诞生于1983年的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每两年一评,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2013年5月20日晚在成都市东郊记忆举行了盛大的颁奖礼,甘肃省秦剧艺术剧院的苏凤丽成功“摘梅”。苏凤丽是一位实力派演员,主攻正小旦,擅长表演大家闺秀,表演风格大气流畅,追求内秀。曾主演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河情》,本戏《四进士》、现代戏《山魂》《梨花情》、秦腔《锁麟囊》等。作为平凉籍首位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秦腔演员,她为我们平凉的父老乡亲争了光、长了脸。这也是甘肃省继1999年两名演员同获“梅花奖”之后,再度有两名演员在同一届摘得梅花奖(这次同获梅花奖的还有甘肃省陇剧院的佟红梅)。至此,甘肃省已有12位演员获得13次“梅花奖”。
苏凤丽是一位实力派演员,是秦腔泰斗李正敏先生(敏派)传人、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女士亲传弟子,主攻正小旦,擅长唱腔表演大家闺秀,表演风格大气流畅,追求内秀。在艺术上不张扬,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对自己的艺术要求非常严格。在唱腔上比较讲究,做工细腻。1997年折子戏《探窑》中饰演王宝钏,获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同时被省秦剧团看中,1999年被调到甘肃省秦剧团。调入甘肃省秦剧团工作至今。曾主演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河情》本戏《四进士》、现代戏《山魂》、《梨花飘雪》、《铡美案》、《梨花情》等。她主演的代表剧目有:《玉堂春》、《探窑》、《四贤册》等。获得的主要奖项有:1999年现代戏《山魂》中饰演王召娣,获全省新创剧目暨国庆五十周年献礼调演表演一等奖。2000年大型历史剧《飞将军李广》中饰演李姬,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折子戏《探窑》中饰演王宝钏,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1年折子戏《四贤册》中饰演赵月娥,获全省首届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获全省文化艺术人才″银飞天奖″。2002年折子戏《四贤册》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3年获全国首届戏剧红梅大奖赛金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戏剧表演艺术领域最高奖。两年一度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已创办整整30周年,共评出了600多位梅花奖演员,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培养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分东、西片区赛事,分别于4月、5月在杭州与成都举办。此次“梅花奖”共有90余位演员提交初评委员会评审,创历史之最,涵盖18个剧种,其中藏戏、平调落子、瓯剧3个剧种的演员是首次参评。在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区赛事中,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的苏凤丽携大型秦腔《锁麟囊》亮相,以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唱功,将“薛湘灵”塑造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得到了评委和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苏凤丽曾经说过,拿到这个奖确实不容易,它是对自己多年来的总结与肯定,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激发她在艺术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动力。回忆参赛当晚的演出,她用了一个顺来形容,“整个表演一气呵成,没有一点纰漏和瑕疵。”“戏都是琢磨出来的。”苏凤丽说出了此番备战的艰辛。从报名开始,她俨然成了薛湘灵,每天不停地练习,反复地看录像,自己给自己找错误,一年多时间里,没有片刻休息,除了吃饭睡觉,她就是“薛湘灵”。


平凉秦腔第一“梅”——苏凤丽

甘肃戏剧舞台十三朵“梅”
  
获奖者梅花奖届数和时间剧种所属院团及去向
  陈霖仓第十二届(1995年)京剧 甘肃省京剧团(今在北京)
  周 桦第十三届(1996年) 豫剧 兰州市豫剧团
  窦凤琴第十四届(1997年)秦腔 甘肃省秦剧团
  陈霖仓第十六届(1999年)京剧 甘肃省京剧团(今在北京)
  雷通霞第十六届(1999年)陇剧 甘肃省陇剧团
  康爱石第十七届(2000年)话剧 甘肃省话剧团(今在上海)
  谭建勋第十八届(2001年)秦腔 甘肃省秦剧团(今在西安)
  朱 衡第二十届(2003年)话剧 甘肃省话剧院
  边 肖第二十一届(2004年)陇剧 甘肃省陇剧院
  张小琴第二十三届(2007年)秦腔 兰州戏曲剧院
  马少敏第二十四届(2009年)京剧 甘肃省京剧团
  苏凤丽第二十六届(2013年)秦腔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佟红梅第二十六届(2013年)陇剧 甘肃省陇剧院



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

  一度梅:34人 二度梅6人 梅花大奖:1人

  一度梅:34人
  姚百青(浙江省绍剧团)
  方汝将(温州市瓯剧团)
  王滨梅(浙江越剧团)
  郑国凤(杭州越剧院)
  吕 洋(天津京剧院)
  姜亦珊(北京京剧院)
  孙劲梅(福建京剧院)
  刘建杰(山东省京剧院)
  吕淑娥(山东省吕剧院)
  周 利(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黎 安(上海昆剧团)
  王 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刘 露(成都市京剧研究院)
  陈亚萍(云南省滇剧院)
  苏凤丽(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佟红梅(甘肃省陇剧院)
  赵杨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屈连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詹春尧(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楚剧)
  王 琴(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孙 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范乐新(南京市京剧团)
  董 红(张家港市艺术中心,锡剧)
  崔玉梅(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刘雯卉(河南省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
  王 红(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贾菊兰(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
  雷 玲(湖南省昆剧团)
  边点旺久(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袁 泉(中国国家话剧院)
  张艳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王 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马 力(中央戏剧学院)
  陈小朵(中国歌剧舞剧院)

  二度梅:6人
  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景雪变(山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
  柳 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刘子微(武汉京剧院)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
  张秋歌(中国国家话剧院)

  梅花大奖:
  冯玉萍(沈阳评剧院)


平凉秦腔第一“梅”——苏凤丽

苏凤丽,女,汉族,生于1971年12月5日,高中学历,甘肃平凉人,1996年07月加入中共党员。1986年07月毕业于甘肃省平凉市艺术学校, 198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在平凉市秦剧团工作,1999年11月调入甘肃省秦剧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苏凤丽师承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尽得肖派真传,近年又潜心研究敏腔(即李正敏派),主攻青衣,是西北秦腔界最著名的优秀青年旦角演员。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苏凤丽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中,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曾先后主演了《锁麟囊》、《玉堂春》、《梨花情》、《铡美案》、《回荆州》、《玉蝉泪》、《五典坡》、《湖阳春梦》、《赵氏孤儿》、《梨花飘香》、《山魂》、《大河情》、《四进士》、《赵飞搬兵》、《断桥》、《四贤册》、《清风亭》、《三堂会审》、《阴阳河》、《恩仇记》等剧目。
苏凤丽以其正宗、地道的秦腔表演艺术,赢得了西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骄人的艺术就成。1995年8月在甘肃省振兴秦腔群英大赛中荣获主演一等奖;1997年12月,在折子戏《探窑》中担任主演,荣获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1998年12月在平凉地区首届秦腔大赛中荣获专业组一等奖;1999年10月被授予平凉地区“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1999年9月主演《山魂》荣获平凉地区新创剧目调演特等奖;在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0年11月主演《飞将军李广》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0年11月主演《探窑》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1年10月主演《四贤册》获甘肃省第一届戏剧红梅大奖赛红梅大奖;2003年9月主演《三堂会审》获中国戏剧红梅奖甘肃赛区一等奖;2003年12月获首届中国戏剧红梅大奖赛表演金奖;2007年9月主演《断桥》获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2007年10月主演《大河情》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2009年11月主演《锁麟囊》获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主演一等奖;2010年6月主演《锁麟囊》获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表演金奖;2010年9月主演《锁麟囊》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金奖,2012年10月主演《敦煌恋》获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