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张家口师专已经逝去的记忆——我永远的母校

2020-03-30 15:21阅读:893
2020-03-10 20:03 说口里这点事 张家口师专在2003年和张家口农专、张家口医学院合并组成了河北北方学院,现已经搬到纬一路新校区,校园里的教育大厦也被轰鸣的推倒,之后就在这片蕴含着丰富教育营养的沃土上,矗立起了永昌地产的维多利亚广场高大的楼盘,从此美丽的校园就成了富人的天堂。 它阻断了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回母校探家的路,好似蒲公英的花籽离开了母体随风飘荡失去了根。就好像远方的游子回到了故乡,发现原来的故居都不复存在,那种思乡的情感将再次被伤害。

原来的校园只能回首在逐渐衰落的记忆中,我们不知道是该为她感到自豪,还是为她感到悲伤,现谨以五味杂陈的心情发几张以前拍摄的照片,怀念一下母校的辉煌,回忆一下曾经的岁月。

进入学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影壁上书写着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曾经的辉煌
第2页 /(共16页)
位于张家口市巍峨的鱼儿山脚下,清水河畔的原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6年,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是一所建校较早的高等师范院校。1980年以前是河北省仅有的两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截至2003年一直是河北省仅有的两所省属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电信工程,电子商务,中文,政史,外国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全国和全省举行的师专电磁学,高等数学,英语等学科统考中都曾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教学质量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毕业生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曾是塞外山城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为河北省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张家口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首屈一指的卓越贡献。2003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与张家口医学院、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学校——河北北方学院。 从那时起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校园就变成了河北北方学院东校区。 2005年河北北方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竣工,东校区整体搬迁到了新校区。 绿荫掩映中的教学大楼仿佛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仿佛还能看到孜孜不倦的身影。

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教学设备,为英语系的学生提供了听、说、视频等多功能的教学条件。

那种投入,那种忘我,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激励莘莘学子不懈的苦读。

外教的风采,教学方法独特,与众不同。
第3页 /(共16页)


集教学办公于一身的行政楼,下面是进入校园的正门,该楼内曾安装有微格教学,多媒体语音教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学校的教育和现代化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为锁型的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寓意要交给莘莘学子一把打开知识宝库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
第4页 /(共16页)

馆内藏书当时可与张家口市图书馆相媲美。

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让理想从这里扬帆起航。

第5页 /(共16页)

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孜孜以求的学子正在汲取报效国家的营养。


实验室里的教学设备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现在只有在博物馆才能找到它的身影。
第6页 /(共16页)


2、永恒的记忆
紧闭的师专大门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却难掩发展中的忧伤。 悬挂在大门两侧的校牌已不知去向,只有焊在铁门上的“师专” 二字还显现着师专的模样。
自从东校区搬走之后,那颗塞外教育的明珠渐渐陨落,原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园进入了长达4年的闲置期,院内的薅草曾长到一人多高,栽种最多的杨树疯长了四年,格外茂盛。成了四年名副其实的鬼城。这个时期曾经美丽的校园就成了孩童们嬉戏打闹捉迷藏绝好场所。也成了流浪猫、流浪狗、老鼠、刺猬、黄鼠狼、蛇等动物最好的栖身之地。更成了冒险者攫取财富的乐园。他们明火执仗,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卸走颇有价值的防盗门窗,暖气片,自来水管,他们还公然将没来及搬走的体育器材,待报废的教学仪器设备装车拉走。各位良善不尽要问,朗朗乾坤岂能当面为盗贼?难道若大的校园竟无人值守?否,其实学校在搬迁之后曾安排有白天黑夜的留守保安,不能说他们的操守有问题,但已形同虚设,因为他们已没人监管。下面的一组照片是原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 ,于2009年5月被拆除时破败景象。

当年,进入师专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影璧,更显眼的是影璧上的那八个醒目的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曾是师专的校训。影璧还没拆除,那八个大字却已不知去向。
第7页 /(共16页)

曾经的教学楼已人去楼空,有一种弹洞千村壁的酸人感觉。

断壁之处曾是电教中心所在,学校首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曾安装在这里。也是我曾经传授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在这里我曾呕心沥血!浓浓的夕阳夕照,不见当年的脸庞,难免心生感伤。

这里曾是我工作了多年的办公室。
第8页 /(共16页)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教学楼虽然注定了被拆除的命运,依然不失君子风度,还是一道最后的风景!

被拆除的图书馆景象有些惨不忍睹,拆除的是建筑,毁掉的却是一座知识的殿堂。

第9页 /(共16页)


进入校大门左手边的一棵大杨树,差不多与学校同龄,她与学校同风雨,共命运,以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英俊身姿,见证了师专发展的历史。她犹如师专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学子,始终不离不弃,与师专校园一起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拆除时的行政楼。
第10页 /(共16页)

拆除时的行政楼。


拆除时的行政楼。
第11页 /(共16页)

拆除时的化学实验楼。


原来整洁明亮的教室,已垃圾遍地。残留的黑板上似有几多涂鸦。不知涂的是什么,无论涂的是什么都已不重要。
第12页 /(共16页)

把镜头推进还能清楚的看清“告别师专”四个字。字虽不多,是不是表现出书写者的几多留恋,几多不舍,无论是什么心情都只是多余的猜测。

丢弃在院子里的桌椅不知是一种啥心情。如果有情是不是在谴责人们的忘恩负义,还是在默默地哭泣!

曾经的礼堂兼学生餐厅,仿佛还能听见熙熙攘攘。虽然已经空空荡荡。
第13页 /(共16页)


两栋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楼,其实没有住过几届学生,但也没有逃过被移平的命运。

第14页 /(共16页)

原来的学生宿舍楼。学生时代我曾在这里住宿。

已经拆除了的物理实验楼前的林荫小道。这里有我亲手栽下的树苗。

第15页 /(共16页)



第16页 /(共16页)


面对母校校园被拆除的的残败景象,却写成了对原来校园的怀念。不免有些“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伤。既然写成了如此文字,就当作是另一种纪念吧!
作者:泉水叮咚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