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90后,你为什么还单身?

2017-12-11 23:27阅读:
​没有一丝丝防备
2017年快要结束了
还有两年零二十三天
最大的90后就要迈入三十岁的门槛
之前一直以为遥遥无期的事儿
没想到来得如此措手不及
总有人岁数不小,却还把自己称为“宝宝”
而现实总是不停地啪啪打脸
而困扰90后的终极问题一定是:
为什么00后都开始秀恩爱了
我还在单身?
是时候理智地学术地分析一下了


虽然是“单身狗”,但他们“不将就
“90后”的成长熏染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元价值观,集体主义文化传承的断裂使大多数“90后”以自我为轴心构建生活。与“80后”不同的是,“90后”不再认可埋头苦干的奋斗理应成为追求目标,对底层个人力量足以改变世界的信念产生怀疑,相反,他们用“自由、自主、自我实现”来定义自我是其叙述话语的核心,在择偶问题中,“90后”单身自我定义为“独而不孤”的状态。
在物质层面,高消费带来的压力使他们被迫优先将时间精力投入忙碌的工作,经济基础是所有精神自我实现的前提,相比之下,择偶需求的紧迫性则在时空格局的压迫下被不断置后,这使得工作圈层占据了交友圈层,工作实践替代了择偶实践。
“工作太忙了,压力也很大,整个人脑子里面基本上全是工作。我已经好久没有休息了,最近要到年底了,工作特别忙,一直都是在一种加班的状态,要不然就是在睡觉。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去找对象。”
在精神层面,探索以兴趣为导向的精神世界是“90后”自我实现的一种路径,工作以外的时间他们倾向从自己的兴趣中汲取养分,崇拜并且渴望成为某一兴趣领域的“大神”。尤其是在大城市,各种以兴趣为原点的青年社群对“90后”有着惊人的集聚效应,“会玩”不会被理解为玩物丧志,反而彰显了个性与魅力,大部分访谈对象将单身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吸引力不足,并且也更倾向于先追求志趣或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认为在此过程中择偶范围会自然而然地拓宽。
“可能也是我自身的问题吧,我比较挑女孩的性格。我觉得女孩喜欢你,首先是你自身的条件很好,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智慧之类的,我没有达到女孩的要求,
另外我自己还是有一点要求的,这可能导致了我没有找到。”

能不能在一起,要看三观合不合
“90后”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优先考虑三方面的匹配,即共通的“价值观”、基于信任的安全感及可接受的生活方式。
他们承认经济与社会资本对个人的价值观影响显著,但是不认为物质因素是必要条件,无论经济地位在择偶中占多大的比重,价值观所揭示的性格、谈吐、举止、品味、生活方式才是形成“共同语言”的先决条件,他们会在此基础上,再去评估双方的经济、社会资本是否合适。
“我所认为的门当户对是两个人要处在差不多的经济水平,差不多的消费、思想观念,比如我跟他聊兴趣,我们两个人政治立场可以不一样,但是两个人之间必须要能够交流,但不用量化到学历标准,比如你是重点本科的,而他是个专科生,但你们两个人能够很愉快地交流,这个时候不是你拿的文凭是怎样的,而是你们能不能聊到一块去。”


相亲,挺讨厌的
多数单身青年的择偶动机都是来源于独自生活的不安全感,他们常常会在这种孤独与不安全感到达顶点时产生强烈的“脱单”愿望,但与此同时,更大的不安全感来自维持一段不信任的亲密关系,“90后”不断地反思安全感究竟来自他人还是自我,社会身份的复杂化,地域空间的流动性使得他们不断在关系自我中抽离并且重新适应,这导致了信任关系共同体越来越难以建立。
在他们的话语中,婚恋网站或者“相亲”形式不受“90后”一代的喜爱,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感情基础”会产生这种不信任,亲密关系本身就与不信任感无法交融,因此更多人宁愿单着也不愿意以相亲的形式恋爱。
“着急不至于,只是比较孤单,毕竟是外地人,自己一个人在这边也没什么家人,比如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已经发烧得很厉害了,还要一个人去挂号缴费,一个人搬重物的时候发现根本搬不动,还有就是一个人在家做饭,吃不完。一个人会有挺无助的时候,这时候会觉得两个人挺好的,其他时间觉得一个人也不错。”


“我相过亲,其实我挺讨厌相亲的,相亲就是两个人把自己打扮得很亮丽光鲜,彼此都在装,内在什么样,大家都不知道。我上次相亲是我同事给我介绍的,他一开始就跟我说他的家庭背景,说很多。我觉得喜欢他就是喜欢,不喜欢你说再多也没用。”



​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90后”越来越意识到重构生活方式共同体的重要性,单身时他们追求过一种专属于自己的品质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自己的审美方式,比如床单、衣服、吊坠等私人物品背后都是一种自我印记,而恋爱以至结婚是重建两个人的精致生活。步调的不一致、习惯的不兼容及生活细节上的冲突都会成为亲密关系的裂痕,因此他们更加认同婚前“同居”,且认为深入交往正是要在不断调整、磨合中重构共同的生活方式。
“跟前男友生活在一起后,发现他有许多自己无法容忍的缺点。他比较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太容易对周边的事情抱怨,没有担当;我们两人都从事艺术创作,性格都比较自我,在一些事情上很难达成共识。”

颜值即正义
在择偶观上,“90后”经常调侃“颜值”的重要性,相信“荷尔蒙”的激发是确定关系的前提。但是这种“颜值”并不是完全看脸,而是对对方外在形象塑造的考量,比如男性在看女性时,对长发还是短发、甜美还是成熟气质的偏好都是一种自己审美方式的投射。
在与“90后”青年的对话中,多数单身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他人眼中的“合适”也取代不了自己“没感觉”。他们或多或少能说出韩剧、美剧、二次元动漫中自己追求的理想配偶,两个人即使拥有了诸如收入、阶层、家庭情况等条件的“同质匹配”,他们也会觉得“感觉”不对。
但是所谓的“标准苛刻”不能完全用来形容这种理想化,大多“90后”同样厌恶无自知之明之人,不相信浪漫的爱情童话,而是认为现实的爱情至少不至于破坏自己塑造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我觉得自己一个人挺开心的。因为你不用再找一个人,不用根据对方的生活节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平常还需要联络感情、经常联系啊。我这个人比较懒。我在网上看见一个说法是不谈恋爱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懒。这么多年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了,不想再因为别人进行改变了。”



本文节选自《“自我文化”下“90后”单身青年择偶观探析》,作者周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
90后,你为什么还单身?

了解更多→_→ 青年蓝皮书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