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薛城焦化厂的历史变迁如下:
早期发展:1954 年,薛城生建焦化厂作为冶金工业部定点生产厂家向钢铁企业供应炼钢用的焦炭,建厂初期土法炼焦,生产几乎全部靠人力。1959 年,焦化厂专用线通车。1965 年 9 月,枣庄市焦化厂在薛城生建焦化厂原址筹建,1966 年 8 月,9 座年产 4 万吨的开滦焦化池建成投产,厂区占地 905 亩,靠近枣庄西站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1。
发展壮大:1981 年 7 月,枣庄市焦化厂更名为山东薛城焦化厂。1996 年 6 月,划归枣庄管理。该厂依托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使薛城区在山东省第一个用上了管道煤气,还曾经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铸造焦,成为全国焦炭行业的一面旗帜,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曾是山东焦化行业的 “黄埔军校”,为行业内培养了大批的人才1。
破产重组:进入新世纪后,薛城焦化厂由于产品单一,生产设施老化,不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生存出现严重问题。2001 年,该厂亏损 2.44 亿元,负债 3.67 亿元。2002 年 2 月 21 日,法院正式宣布山东薛城焦化厂因资不抵债,依法破产。同年 9 月,山东海化集团重组薛焦,成立薛城振兴焦化有限公司124。
再次改制:10 年后,由于管理体制弊端日益加剧,薛焦发展再次遇到瓶颈。2012 年 9 月 28 日,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12。
退城进园:2015 年 12 月 17 日,薛城能源公司 8 号焦炉最后一炉焦炭推出,标志着老区焦炉完成历史使命。潍焦集团薛城能源公司响应 “退城进园” 战略,搬迁至邹坞煤化工产业园,在荒山坡上打造出国内顶尖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不断完善 “煤 — 焦 — 化” 产业链条,实现园区产业循环12
早期发展:1954 年,薛城生建焦化厂作为冶金工业部定点生产厂家向钢铁企业供应炼钢用的焦炭,建厂初期土法炼焦,生产几乎全部靠人力。1959 年,焦化厂专用线通车。1965 年 9 月,枣庄市焦化厂在薛城生建焦化厂原址筹建,1966 年 8 月,9 座年产 4 万吨的开滦焦化池建成投产,厂区占地 905 亩,靠近枣庄西站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1。
发展壮大:1981 年 7 月,枣庄市焦化厂更名为山东薛城焦化厂。1996 年 6 月,划归枣庄管理。该厂依托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使薛城区在山东省第一个用上了管道煤气,还曾经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铸造焦,成为全国焦炭行业的一面旗帜,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曾是山东焦化行业的 “黄埔军校”,为行业内培养了大批的人才1。
破产重组:进入新世纪后,薛城焦化厂由于产品单一,生产设施老化,不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生存出现严重问题。2001 年,该厂亏损 2.44 亿元,负债 3.67 亿元。2002 年 2 月 21 日,法院正式宣布山东薛城焦化厂因资不抵债,依法破产。同年 9 月,山东海化集团重组薛焦,成立薛城振兴焦化有限公司124。
再次改制:10 年后,由于管理体制弊端日益加剧,薛焦发展再次遇到瓶颈。2012 年 9 月 28 日,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12。
退城进园:2015 年 12 月 17 日,薛城能源公司 8 号焦炉最后一炉焦炭推出,标志着老区焦炉完成历史使命。潍焦集团薛城能源公司响应 “退城进园” 战略,搬迁至邹坞煤化工产业园,在荒山坡上打造出国内顶尖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不断完善 “煤 — 焦 — 化” 产业链条,实现园区产业循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