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探访“打虎亭汉墓”,1800年前的彩色壁画精美绝伦鲜艳如初
2022-03-27 18:37阅读:
打虎亭汉墓大门
壁画墓(东冢,2号墓)
画像石墓(西冢,1号墓)
在郑州西南32公里处的新密有一个村庄叫“打虎亭村”,其名字名字的由
来,传说是清朝乾隆皇帝游嵩洛路过此地,在这里易骑围猎,射死一只猛虎,后人为纪念此事,修一亭子取名“御射亭”,当地老百姓称他为打龙亭。著名的“打虎亭汉墓”就在这个村子里。
打虎亭汉墓包括一座画像石墓及和一座壁画墓,于1960年进行考古发掘,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虎亭汉墓的文保碑
此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但墓室仍保持基本完好,其建筑宏伟,墓壁有丰富约丽的石刻面像和彩色壁画,是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在艺术上的创造能力和智慧的重要实例,是我国和世界文化历史上的璀璨明珠。
打虎亭汉墓从壁画内容看,墓主人地位十分显赫,早期初步认定是东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的墓;后有研究表明此墓为西汉末年大常侍侯渊之墓,大常侍侯为百官之首,地位十分显赫,民间有称此墓为“常侍冢”;后又有专家据其规模和壁画内容认定为“汉代帝王陵”。
关于两座墓的年代,从画像的题材和雕刻的技法,以及壁画的内容和雕刻部分的隶书文字看,都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距今有1800年的历史。
打虎亭汉墓中艺术珍品荟萃,绘画、雕刻巧夺天工。其中“宴饮百戏图”是汉代墓葬壁画的艺术精品,此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惟妙惟肖,其面幅之长,为汉画之最。
其中的“相扑图”相扑人物英勇威武,说明汉朝已有相扑运动,也证实了海外的相扑运动源于中国。
相扑图
打虎亭汉墓中“豆腐制作图”的发现,证实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汉代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豆腐的制作技术,从而验证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豆腐的国家。
打虎亭汉墓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华东汉第一墓”,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文化艺术价值之珍贵,为全国仅有。
画像石墓的端门
画像石墓和壁画墓均用巨大的青石和特制的大青砖砌券而成,墓中保存的汉画像石刻300多平方米,彩色壁画200多平方米,堪称一座汉代艺术宫和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汉代的历史、绘画、雕刻及汉代宫廷和民间的生活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画像石墓(西冢,1号墓)
画像石墓(西冢,1号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中室高6.3米,由前室、中室、后室、东南北三个耳室组成。除中室、后室外,其它各室内壁与甬道、石门均有内容丰富、瑰丽多彩的画像石刻。
雕刻精美的石门
墓道
苞厨室+厩室
墓室及画像石
后室及棺椁
豆腐制作图是1号墓的精华所在,证实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汉代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豆腐的制作技术
豆腐制作图
壁画墓(东冢,2号墓)
打虎亭汉墓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
壁画墓(东冢,2号墓)通长19.8米,宽18.4米,高15.2米。墓内有大量朱砂、朱膘、石绿、石黄等天然矿物质颜料绘制的彩色壁画,距今已有1800多年,至今仍色彩艳丽,鲜亮如初。
彩绘人物
彩绘人物
彩绘人物
前室、南耳室、东耳室、和北耳室皆绘黑色壁画,主室绘彩色壁画,券顶绘莲、方格、卷草和菱纹组成的藻井。藻井两侧各绘7幅壁画,内容有羽人、骑射、相扑、三株树及瑞禽神兽等。北壁所绘的“宴饮百戏图”,内容为墓主人宴饮作乐、观看百戏的场面。“车马出行图”反映了墓主人出行狩猎的宏大场面。两幅彩色壁画熟练地运用了平涂着色技法,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
北壁所绘的“宴饮百戏图”,内容为墓主人宴饮作乐、观看百戏的场面
“车马出行图”反映了墓主人出行狩猎的宏大场面。
券顶上的相扑图说明汉朝已有相扑运动,也证实了海外的相扑运动源于中国
本文图片拍摄于2021年6月,文字参照打虎亭汉墓的景区介绍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