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2012-02-20 14:31阅读:26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诗曰:“南普陀寺久闻名,佛字金光照众生。无边刹土光中观,遍界真身象外逢。”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位于鹭岛厦门市名山五老峰南麓,思明南路北侧,依山面海,规模宏大。据考证,五代宋初已有高僧依山结庐梵修,到明代扩建为殿堂,清代重修,始改今名。
20111231,我们来到南国佛地,南普陀寺的名气果然名不虚传。在思明南路有东、西两座山门,山门上有著名学者虞愚题写的楹联,东山门上的楹联是:“喜瞻佛刹连黉舍,饱听天风拍海涛”,因东山门与厦门大学仅隔一条思明南路,此联中的“黉舍”应指厦门大学;西山门上的楹联是:“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X

走进山门,两支富有南国风格的佛塔映入眼帘,塔名万寿塔,高十一层,为信士于
1993年和1994年捐建。万寿塔南有荷花池,池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凉亭,方便游人观景。两座万寿塔之间,观景栈道边有七座由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组成的七座小佛塔,大塔、小塔倒映水中,风光秀丽。我想,夏日来此,荷花盛开,风景更加美丽。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天王殿前有一个大放生池,池里放养的众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有的趴在一起晒太阳,有的在池中悠哉悠哉的游动,有的在享用人们投掷的食物,比起我等它们真的很潇洒。天王殿前有许多楹联,其中一联曰:“分派洛伽开法宇,隔江太武拱山门”,此联中“洛迦”指浙江普陀山东南的洛迦山,相传这是观音菩萨发迹,修行之圣地;“太武”指与五老峰隔海相望的太武山。还有一篆字联:“太武峙前屏尘世大千皆梦幻,洛迦分一派法门不二此因缘”。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大殿两侧是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守望着后面的大雄宝殿。韦陀菩萨佛像两侧的楹联曰:“宝伞盖张覆遍洞天福地,青锋剑利劈开爱锁情枷”,柱上联是:“昔日如来开教诲,今朝护法镇禅林”道出了他的职责和法力。据说天王殿中的韦陀一般有两种站立姿势:一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而立,表示此地是十方丛林,欢迎来客,远游的行脚僧可安心住下;一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表示本寺不接待来僧挂单,行脚僧不要自讨没趣,最好另投山门。你能从这位韦陀菩萨的姿势看出南普陀寺是否十方丛林?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第二进是大雄宝殿,殿前柱上有一联是:“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的屋顶装饰有色彩亮丽的龙凤、人物、花鸟等彩瓷,形象栩栩如生,极富闽南特色。大雄宝殿供奉三世尊佛塑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琉璃光佛,右为阿弥陀佛。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门口的楹联是:“奚事扣禅扉但有空门开觉路,本来无寿相何妨五老踞灵山”。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之间,东、西有三重檐的钟、鼓楼,钟楼供奉地藏王菩萨,鼓楼供奉伽蓝菩萨。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第三进是大悲殿,是八角形三重飞檐建筑,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奇巧。正面门柱上有一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妙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大悲殿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千手观音。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第四进是法堂,又名藏经阁,为中西合璧的重檐双层阁楼,楼上藏书,楼下法堂是讲法的场所,因在大修尚未完工,没有开放。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从法堂东侧有一通道进后院,也是通往五老峰观景的入口。这里及登山路旁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振慧所书之“佛”字,高4米多,宽3米多,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字,许多游客在此摄影留念。步上登山路,沿途除了摩崖石刻外,还有转逢和尚舍利塔、海天一色亭、半边亭等景点。转逢和尚曾是南普陀寺高僧,在他主持南普陀寺期间,将南普陀寺由子孙制度,改变为十方丛林选贤制度,为南普陀寺作出了重大贡献。海天一色亭中有太虚大师造像,太虚大师曾任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山上风光秀丽,尽管是寒冬腊月,但五老峰上依然树木葱郁,山上到处都可见到盛开的厦门市花——三角梅。从山上观看厦门市景,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虽然今日天有薄雾,但厦门大学的嘉庚楼群却清晰可辨。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沿途风景也不错,令人流连忘返。到了山下,来到南普陀寺西侧,这里有闽南佛学院,位于山麓的三层大禅堂是新建的八角形重檐飞角建筑,显得富丽堂皇。院内有弘一大师铜像,旁有他的金石、书法作品石刻,立于2009年。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在音乐、书法、绘画、金石、诗词、戏剧诸方面颇有造诣。剃度为僧后,潜心研究律宗,成为一代宗师,他曾多次到南普陀寺讲学,弘扬佛法(见《南普陀寺志》)。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南国佛地——南普陀寺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