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健康】西医药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误区(转载)
2009-06-18 08:08阅读:52
西医药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误区,
忽视人体自身康复能力的建设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凡是通过国家批准的西药药品,谁吃坏了谁自己负责,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是如此,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因为药品使用说明书写得很明白,抗癌药物的有效率只有20%左右。比如无论谁使用了皮质激素之后发生了股骨头坏死,其家属告状无门,因为药品使用说明书写得很明白,使用皮质激素之后就会发生股骨头坏死;再如无论任何人使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生了耳聋,其家属是告状无门的,因为药品使用说明书写得很明白,抗生素具有耳毒性。
为什么西医使用的药物具有很大的毒性呢?这是因为西医主要是根据药物化学反应,去研究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而药物化学反应的数据不是来源于人体,而是来源于试管。
1、许多药物试验的数据有误,生物化学的结论未必是真的
正常人体存在着生物化学代谢,任何药物进入人体之后,都会造成生物化学代谢的变化,因此生物化学代谢的研究,是一门基础科学,但是很多药理试验是在玻璃管子里做的,许多试验结论确实只是推断,所以临床用药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事实也证明如此,1982年9月4日,中国卫生部宣布淘汰127种西药。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如①磺胺类药物有14种,如长效磺胺,它有效性差,血药浓度低、半衰期长、安全性差,容易过敏,过敏后从体内排泄慢。
②抗生素和黄连素有5种,主要是剂型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如青霉素片剂、苄星青霉素不耐酸,在消化道中不稳定,大部分被胃酸和肠碱、酶破坏,虽有少量吸收,但达不到治疗目的。四环素则耐药现象严重,不良反应多,特别是对小儿有特殊毒性,危害性大。合霉素毒性大,对造血系统的抑制使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可导致再生障碍贫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双氢链霉素的耳蜗毒性比硫酸链霉素大,容易造成不可逆性耳聋。
③神经系统药物有6种,如巴比妥,曾作为催眠药或镇静药应用于临床,但因作用弱,不良反应多、不安全,易成依赖性而被淘汰。
④脏器制剂药物有21种,如胆汁注射液是从猪胆汁中提取的灭菌水溶液,用于感冒发烧、支气管哮喘等,但本品并无退热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作用,缺乏治疗学的理论根据,既无明确的适应证也无临床疗效。
⑤消化系统药物有8种,如复方胆碱系由重酒石酸胆碱、蛋氨、肝浸膏、维生素B12等组成,其化学稳定性和剂型稳定性都差,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属于处方不合理而被淘汰。
⑥解热镇痛抗痛风药有12种,如非那西丁片,它的毒性大,可引起肾脏损害,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等症状,被称之为非那西丁肾。它可引起肾盂和膀胱肿瘤;它的代谢产物可使血红蛋白氧化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患者出现紫绀及其他缺氧症状,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它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实验证明,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可使猫、狗等动物的睾丸明显萎缩。痛风是由于代谢障碍而产生的高尿酸血症,抗痛风药有两类:促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形成,辛可芬属于前种,它虽有疗效,但疗效差,毒副作用大,肝损伤发生率小于16%,死亡率却高达47%,它引起的肝损伤症类似于氯仿中毒,最初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很快出现黄疸、发热和肝脏压痛及肝脏肿大,有时在1—2周内可死亡。
大家知道,当初这些127种西药是被专家按照细胞学试验、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三个步骤去鉴定无毒的,而且试验数据非常完善,但是这些药物在使用了几十年之后,直至害死了千百万人,才被官方查出有毒而禁用。
2、西药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
目前有些新的药物,已经被官方鉴定是无毒的,但是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往往害死了不少人,而又被官方紧急招回,究其原因是西医至今依然采取老办法去研制新药,就是凭试管里出来的数据来判断药的有效性。
例如医学专家曾宣布科学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可以防止衰老。”可是最近,新的研究成果突然又告知人类:“长期服用维生素会导致癌症”使得多少听信医学权威忠告,而长期服用维生素者惊恐万状。又如西医权威们警告,更年期妇女应及时服用荷尔蒙,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及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于是造成多数美国妇女都去服用,可最近有关研究又说,服用荷尔蒙非但不可能预防冠心病,相反会导致卵巢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又使多少妇女同胞大惊失色。再如胆固醇曾被医学研究者告知,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可不久研究者又改口说胆固醇可以预防癌变。
目前我国新的西药审批程序的最大问题在于要生产新药就必须拿出玻璃管里的试验数据,否则就不批准,其实西医的玻璃管里的试验数据往往是不足为信的。
西医的理论来源于实验室里的实证医学,对人体生命来说,难道玻璃管里的试验数据,就真的能揭示人类的生命现象了吗?玻璃管是没有生命、没有心灵、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好恶、没有欲望、没有性格、没有精神、没有脾气的东西。而且即便是降低到物质的层面来认识,玻璃管里的血液也无法满足对于生命的研究。因为玻璃管里的血液,不再代谢、内分泌早已停止、血液凝固不再流动,免疫机制停止运作,所有玻璃管里的血液已经失去了功能,一切生命现象全部停止,展现在研究者面前的仅仅是没有生命的、不完整的组织结构。
人类的疾病,本属于人类生命现象的一部分,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这与一个人的精神情感、性格原因及思想观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用无生命的东西,去研究生命现象,试图揭示所有疾病的成因及机理,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对于绝大多数慢性疾病束手无策的原因了。这些无法被实证和量化的生命现象,和诸多慢性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疾病甚至是直接因此而发生的,而我国的传统医学却至今还死抱住玻璃管的实证量化不放,无视人类诸多疾病与非物质的、无法被实证量化的人类心灵情感扭曲的关系。可见现代医学无论从思想方法,还是到理论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由此而派生的治疗手段,也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失误,而建立在玻璃管基础上的现代健康观,更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在药物、疾病和健康的三者关系中,药物对各种疾病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了,而各种药物对于整体健康的损害、对人体内部环境的破坏,却被现代医学忽略了。人类自身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统统被药物所取代了。西医治疗上,由于不像中医那样,以调节人体的内在生理动能为主,而是对疾病采取对抗性的疗法,这种对抗性的疗法对人的危害极大。许多药物如果不适当的使用,往往造成对一些脏腑的直接伤害,如:各种抗生素对肝、肾功能的直接伤害,放射性治疗对肌体局部的直接伤害,化学疗法对胃黏膜及骨髓造血机能的破坏作用等。西药抑制和破坏脏腑功能、导致内分泌的永久性失衡。临床使用大量激素类药物,均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功能受到抑制,造成患者内分泌严重失调而终生依赖药物。
3、忽视人体自身康复能力的建设
另外,西药破坏和抑制人体自身修复疾病的康复功能。无节制使用西药,往往会造成人体自身功能的抑制。人类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样,本身就具备生存所需要的、保证健康的三大功能:抵抗外来病毒、细菌感染的免疫功能;康复肌体病变的自愈功能;修复肌体因病、因伤而缺损的生命再造功能。但是无节制地滥用药物,必定会导致各种药物取代人体自身固有的、为生存需要所具备的三大功能,使人体康复功能被药物取代而长期废弃不用。人类的功能用则进、不用则退,长期依赖各种药物必定会使自身的康复功能丧失殆尽。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代人的功能退化还会经遗传贻害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人类整体物种对疾病的康复功能全面退化。西药对人体疾病治疗不但有其局限性,而且给人体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毒副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统计报道,在临床发病率中,大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大约21%属于感染性疾病,大约16%属于医源性疾病。中国每年死于西药不良反应的人数可达20万,每年由西药不良反应而增加的医疗、抢救费高达45亿元。西药不良反应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远比伪劣药品的危害严重得多。
过分强调局部治疗,
带来顾此失彼的可怕后果。西医认为,是局部性病变引起全身性病变,所以在治疗时要以局部性调节为中心,必要时辅以全身性支持治疗。
西医这种思路历史很久,至今仍在主宰着西医临床医师的治疗思维;这种思路是把生命理解为一个玻璃管。也正因为如此,西医的治疗手段,在对于现代疾病中的诸如: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溃疡病、癌症、各种精神病等,就很难找到直接的、相关的特异性病原因素,因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西医把健康寄托于药物和医疗器械,依赖借助外界力量来治疗疾病,而忽视了自身的修复和开发人体本能,使得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下降和退化。随着近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及社会心态的复杂化,许多现代社会文明病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里,死于现代社会文明病的占死亡总人数的70%—80%,在不发达国家中该比例达20%—30%。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不断增加,越来越加大了西药疗法的无能。在众多的奇难怪病面前,靠西医的医疗技术(打针、吃药、动手术、仪器治疗)作用已相当有限。
西医治疗的看家本领是对症处理和手术治疗。对症治疗就是临床治疗以化学合成的西药为主,追求即时效应,如血压太高就用降压药,体温太高就用退烧药,确实能改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需终生服药,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毒副作用。
例如:西医认为高血压是终身性、慢性、渐进性血管疾病,患上高血压病就必须每天不间断服药,一旦停药就会反弹,造成血压不稳,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等。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是许多医生和患者已经体会到,即使每天不间断用药,时间一长血压就不易控制,仍会波动性升高。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