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麻糍(《喜欢写作文》留言)
2021-03-15 11:37阅读:107
X
文:六年级 王一涵
/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重庆的地图是辣,甘陕的风格是肉夹馍,那最能代表福建的一定是甜和糯了。福建人出了名的口味喜甜,炒个青菜都有不少人有放糖的习惯,更别提不同节日的米粿要食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小时候农村都会在寒食前两天着手做麻糍。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奶奶将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木桶中。时间一到,将糯米淘出过滤,又置于盛满水的土灶大铁锅中用大火蒸煮。每当这时我便站在一旁看着跳跃的火焰,吸着空气中的糯米香,满心期盼。
当糯米煮透后便进入了下一道程序:乡下叫做“打麻糍”。即把刚刚熟透的糯米倒入一个碗状的大石台舂中,这时候动作那叫一个快、准、狠。趁着糯米还在往外呼呼冒着热气,唤上家里两三个力气大的男人,一人手持一“麻糍棒槌”交替猛捣,而石舂中则需要一个女人不断翻叠着被捣过的糯米,确保糯米团的每个面都能均匀受力。这样打出来的糯口感才能统一,糯软宜。若是男人们力气不够,或是敲捣时未均匀,做出来的麻糍便会有一粒粒的糯米镶嵌其中,影响口感,更会被乡里人说成是没有技术。观“打麻糍”,等“麻糍”可是我一年除春节外最快乐的日子了。
确定糯米团变成糯米泥后,就可以加少许红薯粉使整体口感更糯更细。不过我家是不加的,这样的麻糍虽然略显粗糙,却更加的米香浓烈。
当糯团制做好后最重要的一环便基本完成,而剩下的,就是如何将它端上餐桌了。正所谓色食如一。爷爷拿出模具,选个糯米团扣进模具,再加点赤豆泥、芝麻,这样一个清秀娟丽的麻糍便做好了,可口可爱,各色花纹与白团子相映成趣。邻居小姐姐心灵手巧,总能靠花生酱芝麻糊就做出一桌可爱的动物:仓鼠,小猪,鲸鱼,龙猫……让人不忍心下筷。舌尖上的欢乐,味蕾的满足,只因吃了这美味的麻糍。
现在生活节奏紧张,愿意花时间做的人已不多,每到清明前后,就让我愈发想品尝那股甜而不腻、糯而不黏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