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高考志愿填报“二、三、四”

2022-06-06 08:54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二、三、四”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
做好两项准备:
一是对本省域的招生计划、录取政策与规则、录取时间安排、征集志愿的时间等做充分了解,不打无准备之战;二是对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充分了解,思考未来发展道路。
明确三个重点:
一是学业规划与路径选择,不妨从上大学起规划学业,是读完本科就业、还是读硕士博士?二是院校与专业选择,大致列出自己喜爱的学校、城市、专业,注意自己的选考科目要与这些学校、专业的要求相匹配。三是分数排位的分析与使用,根据本地公布的选考组合成绩排序,明确自己的成绩位置,与中意的学校和专业做大致匹配。
把握四项原则:
第一是地域优先。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资源、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第二是职业优先。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第三是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第四是学校优先。三种考生较为适合这一原则。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三是准备将来出国深造的考生,选择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国内名校,有利于出国申请成功。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四个原则及其排序没有一定之规,一定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高校招生具体政策、招生计划数等因素综合参考使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