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随笔(142)八杉恭子为什么要杀死焦尼——重温日本电影《人证》

2014-11-17 13:53阅读:72
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人证》在中国风靡一时。那时的我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但因为没有相似的经历和更多的阅历,所以对八杉恭子杀死亲生儿子只是单纯地以为她人性丑恶、罪不可赦。三十年过去了,重温《人证》,我觉得这部电影所蕴含的东西远远不止是一个母亲为了保护既得的利益不惜挺而走险那样简单。
二战结束后,日本做为战败国,日本人民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创伤,美军进驻日本和日军占领中国后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毫无人性的无恶不作,战争带给日本最大的伤痛同样是女性。年轻漂亮的八杉恭子在美军俱乐部做舞女,被一群美军强暴后想以自杀雪耻,被美国黑人大兵海华德搭救,二人同居并生下混血儿子焦尼,一家三口过了两三年比较幸福的生活。1949年美军开始从日本撤出,海华德被迫带着焦尼随军回到美国。失去情人与儿子的八杉恭子开始了不堪的生活,后来她嫁给了黑市小商人郡阳平,但她对丈夫隐瞒了和海华德同居并已有了孩子的历史。丈夫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成为有实力的大资本家和国会议员。八杉恭子过着相当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她并不幸福,丈夫“到处搞女人,弄出一堆小孩儿。”这是他们的儿子居恭平指责父亲的原话,而儿子也愤怒地指责母亲“你也很卑鄙,明知道他有小老婆,还巴着他不放,你是在保护自己吧!”儿子哪里知道母亲心中埋藏的巨大伤痛,八杉恭子正是为了有朝一日有尊严地活着,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成年的儿子,她才忍辱负重、委屈求全暂居丈夫身边,这个梦想也成为她走上奋斗之路的强大动力。当她儿子长大成人、当她成为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当她们母子完全可以脱离郡阳平也能过上富裕生活时,在美国的儿子焦尼此时却千里迢迢地跑到日本来寻找她,她给了焦尼一大笔钱想让他回美国,但焦尼是一个有思想有温情的青年,他思念母亲多年,迫切想留在母亲身边。但母亲恐惧的却是,如果焦尼留下,那么目前她所拥有的这一切梦想都将被撕成碎片。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劝说和哀求无果的情况下她杀掉了焦尼。
让八杉恭子做梦也没料到的是,就在她亲手杀死焦尼的那个晚上,她身边的儿子居恭平闯下了滔天大祸,在瓢泼大雨之时他和女友开车撞死了一个女人并把她抛尸大海。当母亲得知儿子出了命案想去自首时,她说了一番令人警醒的话: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可以找人去顶罪,或者让你爸去摆平……

无疑,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在与郡阳平生活期间,沾染上了权贵们丑恶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利益好比日月星光、别人的生命如灰尘草芥、遇到上不了台面的大事,解决方法非金钱即暗器,总之不择手段地要搬掉一切防碍自己利益的绊脚石。
接着她又欺骗良知未泯的儿子:“你去坐牢,死者难道就会复活吗?既然已经做了罪人,要像个罪人一样,一辈子要背负着痛苦,这才是你负责的方式,只有背负着罪恶活下去,才能证明你坚强与否……
古往今来,“母亲送儿上战场”的屡见不鲜,“母亲送儿上刑场”的倒是不多见,所以“大义灭亲”的母亲可以载入史册,可以成为榜样。从人性角度上分析,当孩子犯罪后,做母亲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千方百计地要保护孩子,千方百计地要替孩子掩盖罪恶,恨不能自己去顶罪,天下的母亲此时很难做到理智,这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八杉恭子的身世和经历让她对儿子居恭平的感情更是多了十二分的依赖和期待。
如果说八杉恭子杀死焦尼是出于无奈,但她杀死知情者山种老人却是蓄意。居恭平也如此,遭遇车祸是无心,抛尸大海是一错再错,最后他又持枪拒捕更是覆水难收。对待自己连犯命案及儿子肇事杀人,八杉恭子是百般狡辩,不断地编织谎言,丧心病狂地抹杀证据,致使她越陷越深,结果两个儿子均死于非命,家庭声誉灰飞烟灭,她自己也带着一身的罪孽堕入地狱。
心理学家叔本华告诉我们,一个人付出的艰辛越是多,得到的东西越是不易,他越是要拼出性命去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挣扎得越厉害,其下场越是惨烈。
这就是八杉恭子为什么要杀掉焦尼的原因。
影片结束时,日本刑警栋居去抓捕八杉恭子,眼看着罪犯要跳崖自杀却不制止,原因并不费解:栋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三十年前他父亲在集市上为搭救八杉恭子死于美军之手,而八杉恭子返回欲解救他父亲而惨遭美军的蹂躏。他从骨子里仇视痛恨美国人,对八杉恭子所犯命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八杉恭子即将受到法律严惩之际,我想此时的栋居一定在想:既然八杉恭子活得没有尊严,那么就让她有尊严地去死吧!
没有遭受过八杉恭子经历的人,是无法理解几十年来她内心承受着怎样的痛苦。所以重温《人证》,让我对八杉恭子这个人物除了憎恨外,还多了一份同情与惋惜。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