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关于先玉335的亲本特征》

2009-03-17 21:52阅读:2,441
搜狐博客 > 中国玉米 > 日志

2009-03-16 | 关于先玉335的亲本特征

分享

关于先玉335的亲本特征
网友来函询问先玉335的亲本特征,有一个亲本是白轴,偏硬粒型,另一个是红轴偏马齿型。网友问白轴的是PH6WC吗,它是瑞德血缘(或称A群)吗?根据先锋公开的品种来源和先玉335的种子看,白轴的应该是PH6WC,但它为什么是偏硬粒型的?
据我所知,先玉335的母本PH6WC是白轴、偏硬粒型,属于SS血缘(或称A群);父本PH4CV是红轴,有点偏马齿型,应属于NSS(即B群)。由于经过十几轮的循环改良,父母本都累积了不同来源的遗传背景,甚至早期经历过“猫步”现象,但基本保持了SS-NSS的模式。至于籽粒的硬粒型和马齿型,早期确实与杂种优势群有些关系,但随着种质改良的进展,这种联系似乎越来越淡化。
这件事给我们育种者一些启示:即循环育种要注重对系谱的控制和对特殊配合力性质的预测。这两者是统一的,即选育二环系的时候通过控制亲本的系谱组成,来预测和控制未来二环系的特殊配合力性质。也就是根据两个杂种优势群的理论设计循环育种计划,或者换个说法,以本土化的杂种优势模式为核心,把所有种质向两边推开,绝不要
继续走“猫步”。
第二个启示,要重新认识杂交组合的预测技术。这是商业育种需要认真考虑的上游技术环节。据文献报道和来自国外的传说,跨国公司早就采用杂交组合的预测技术来设计育种程序。十几年前,先锋公司O.S. Smith, K. Hoard, F. Shaw and R. Shaw等人发表过关于“单交种产量预测”的文章。其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来自R. Bernado教授对“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分析”,即BLUP分析的深入研究。它的原理是用加性遗传模型对种群做BLUP分析(Henderson, 1975)。在玉米育种中用包含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种群间遗传模型做BLUP分析(Bernardo, 1994, 1995, 1996a, 1996b, 1996c),结果表明BLUP对预测单交种产量有效。接下来单交种的预测产量又可以用来预测F2×测验种组合、三交种或双交种的产量。
建议大家阅读先锋公司O.S. Smith博士等人和R. Bernado教授的论文,尤其大学教授和大型种子企业应重视对测交组合的预测技术。王健康博士熟悉这些方面的知识,可向他请教和探讨。国内曾有软件公司开发育种的辅助管理软件,有的科研单位编出过玉米、小麦育种的专家系统,还获得国家奖励,但我没听说有什么人在使用它,脱离实际。这些人应该把R. Bernado教授的论文和研究思路熟练掌握了,再动手设计软件。O.S. Smith博士等人的论文只是概念性的描述,我们知道了先锋公司的基本做法,但要学习真正的理论和技术则要深入研读R. Bernado教授的论文。
| 评论 (4) | 阅读 (155)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05:24 | 最后修改于 2009-03-16 05:25
           我提供三幅照片供大家参考:

         



上一篇:
为什么杂交后籽粒反而变小?
下一篇:
今收到《第一届玉米产业技术大会论文集》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