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在伽马暴能谱中发现兆电子伏特发射线的观测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宇宙伽马暴、中子星及相关物理研究团组在伽马暴兆电子伏特(MeV)谱线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费米卫星伽马射线暴监测器(Fermi-GBM)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GRB 221023A的能谱中发现了一条2.1 MeV的发射线,这是在伽马暴能谱中发现的第二例MeV发射线事件。相关研究结果以《Probable evidence for a transient megaelectron volt emission line in the GRB 221023A》为题正式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入选该杂志编辑推荐的亮点论文。
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伽马射线爆发现象。尽管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伽马暴的起源和辐射机制仍然存在诸多未解之谜,如:伽马暴的前身星是什么? 产生伽马射线的辐射过程是什么? 伽马暴谱线的探测对于研究其物理机制非常重要,能够为揭示伽马暴的中心引擎、喷流结构和辐射过程等提供重要线索。然而在伽马暴能谱中,探测X射线或伽马射线谱线的进展相对缓慢,目前仅在GRB 221009A中发现了一条显著性超过5σ、能量约10 MeV的窄发射线,这也是伽马暴研究史上首次在MeV能段发现谱线存在的证据,但该MeV发射线的物理起源仍不清楚。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团队在GRB 221023A瞬时辐射能谱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显著的发射线特征,其能量范围位于2.1 MeV附近,该特征最高统计显著性出现在Fermi-GBM触发后8到30秒的时间间隔中,见图1,对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宇宙伽马暴、中子星及相关物理研究团组在伽马暴兆电子伏特(MeV)谱线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费米卫星伽马射线暴监测器(Fermi-GBM)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GRB 221023A的能谱中发现了一条2.1 MeV的发射线,这是在伽马暴能谱中发现的第二例MeV发射线事件。相关研究结果以《Probable evidence for a transient megaelectron volt emission line in the GRB 221023A》为题正式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入选该杂志编辑推荐的亮点论文。
伽马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伽马射线爆发现象。尽管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伽马暴的起源和辐射机制仍然存在诸多未解之谜,如:伽马暴的前身星是什么? 产生伽马射线的辐射过程是什么? 伽马暴谱线的探测对于研究其物理机制非常重要,能够为揭示伽马暴的中心引擎、喷流结构和辐射过程等提供重要线索。然而在伽马暴能谱中,探测X射线或伽马射线谱线的进展相对缓慢,目前仅在GRB 221009A中发现了一条显著性超过5σ、能量约10 MeV的窄发射线,这也是伽马暴研究史上首次在MeV能段发现谱线存在的证据,但该MeV发射线的物理起源仍不清楚。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团队在GRB 221023A瞬时辐射能谱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显著的发射线特征,其能量范围位于2.1 MeV附近,该特征最高统计显著性出现在Fermi-GBM触发后8到30秒的时间间隔中,见图1,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