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F分解炉
2015-11-06 11:08阅读:436
分解炉在窑外分解系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1971年第一台窑外分
解系统投产,从而开始水泥工业大规模生产开始,分解炉的形式有很
多。从分解炉内的气流运动来看,可归纳为四种基本型式,即:涡旋
式、喷腾式、悬浮式和流化床式。早期开发的分解炉,多以上述四种
运动型式之一为基础,使生料和燃料分别依靠“涡旋效应”、“喷腾效应”
、“悬浮效应”和“流态化效应”分散于热气流中,利用物料颗料之间
在炉内流场中的相对运动,实现高度分散、均匀混合和分布、迅速换
热,以达到提高燃烧效率,传热效率和入窑生料碳酸盐分解率的目的。
TDF炉技术特点如下:
①分解炉坐落窑尾烟室之上,炉与烟室之间缩口在尺寸优化后可不设调节阀板,结构简单;
②炉中部设有缩口,保证炉内气固流产生第二次“喷腾效 应”;
①三次风切线入口设于炉下锥的上部,使三次风涡旋入炉;炉的两个三通道燃烧器分别设于三次风入口上部或侧部,以便入炉燃料斜喷入三次风气流之中迅速起风燃烧;
②在炉的下部圆筒体内不同的高度设置四个喂料管入口,以利物料分散均布及炉温控制。
⑤炉的下锥体部位的适当位置设置有脱氮燃料喷嘴,以还原窑气中的氮,满足环保要求;
⑥炉的顶部设有气固流反弹室,使气固流产生碰撞反弹效应,延长物料在炉内滞留时间;
⑦气固流出口设置在炉上椎体顶部的反弹室下部; ⑧由于炉容较D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D炉增大,气流、物料在炉内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燃料完全燃烧和碳酸盐分解。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