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安徽临泉崔寨与老集的故事
2022-05-13 09:22阅读:2,138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安徽临泉崔寨与老集的故事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的下乡城市知青形象归纳起来有几种:
“寄养”在农村的下乡城市青年,尤其是女知青;
七七年高考后的“范进”与“陈世美”;
下乡城市知青基本都不带“金手指”,网文中的“金手指”都给予重生或穿越的农村青年。
几乎全体网文作者都没有真正接触过下乡城市知青,因此网文“七十年代文”对插队城市知青的描写比较单一了。
补充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徽临泉崔寨与老集的情况。
安徽临泉崔寨与老集的故事
崔寨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崔寨的集市就是在阜南到临泉的省道两旁有几家商店、饭店与大队机关。
1970年时尚可见崔寨村的三面有护寨沟,有一个角还残留着护寨墙。
1928年冬,匪首李老末率匪徒二三千人,由河南省的汝南、新蔡、正阳、息县、沈丘等地窜入阜阳西乡(现临泉境内)。
当时进入崔寨避难的 群众达五六千人。最后崔寨还是被李老末匪徒攻陷,事后估计,死难及被携走者,不下2000人,各村居民有死绝者。
老集
老集,原名驿口桥集,县城东南34公里,清初于此设把总。
老集位于临(泉)南(阜南)、宋(集)老(集)、老(集)吕(寨)3公路交叉点上,是临泉县东南部交通枢纽和主要物资集散地。农历单日逢集。
老集集市是两条十字交叉、弯曲狭窄的街道,公路在集市外面通过。
集市上有公社大院、银行、粮站、邮电所、饭店等。集市上的商店等每天都开门营业,背集的日子可能开门晚些、关门早些。
老集北头有一棵唐代中期所植的古银杏树,枝繁叶茂,树高十余米,三人合抱不及,树冠照地一亩有余。相传以前老集一带的百姓们,谁家发了大财,谁家学子榜上有名,总要在这里唱大戏以示庆贺。
感想:集市上的老乡见识较广,胆量也比较大。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垮坝,洪水推进到安徽西部。最终洪水在距崔寨8里的老集被挡住,就是老集公社干部组织老集的群众,并得到滑集公社等暗中支持,违背上级关于在这一带行洪的命令,筑坝挡住的。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