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如何正确理解俞平伯的临终遗言?

2011-09-02 17:11阅读:105
俞平伯先生的临终遗言最早见于木示的《俞平伯的晚年生活》,其原文如下:
“前不久,俞平伯用颤抖的手,写了些勉强能辨认的字,一纸写:‘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另一纸写:‘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俞平伯先生的临终遗言公布后,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猜测和想象。
有的学者认为,“‘腰斩’的说法,表明俞先生最终认为百廿回是一个人完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后四十回不是后续的假肢,既不是程高所续,也不是他人所续。”
徐家昌认为,“俞先生晚年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实质上是曹雪芹要想改写《红楼梦》,改是改不了的,但可能有草稿,有的散失,有的幸而为高鹗所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俞平伯先生晚年认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全部出自曹雪芹之手。
有人不赞同以上说法。
有一个网名叫此间乐不思蜀的先生在《百度·俞平伯吧》里发帖说:“上述观点脱离了俞平伯遗言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对遗言求之过深、发挥太多。这些观点的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的‘脂本伪造说’、‘程前脂后说’是相呼应的。俞平伯的临终遗言恰好为这些学者提供了发挥的余地,他们试图通过俞平伯先生的遗言为自己的观点张本,增加说服力。”
此间乐不思蜀先生认为:“俞平伯的遗言,并没有认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有同等的价值,更没有认为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的原作。”
我认为此间乐不思蜀先生的理解是正确的。
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论著,详细分析论述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非同一人所写。换一句话说,后四十回非曹雪芹原笔。这就是俞平伯先生所说的“腰斩”红楼梦。
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辨》中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但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情况并非他当初认为的那样。
俞平伯先生在《 略谈新发见的〈红楼梦〉抄本》中写道:“在程高未刊《红楼梦》以前约两三年,已有全书‘秦关百二’的传说,即已有了一百二十回本。从前不过见于记载,传闻之词,现在却看到实物了。我前在八十回校本序言上说:这后四十回,不很像程伟元高鹗做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一百二十回本的传说由来已久,俞平伯先生看到实物后也相信了这一点,因而对过去认为后四十回乃高鹗所续的观点产生了动摇。
俞平伯先生在《读〈红楼梦〉随笔》三十四节中写道:“己酉本舒序明文‘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而程甲本程伟元序:‘然原目一百二十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我(俞平伯)从前以为这是程高二人的谎话,现在看来并非这样。……这样便动摇了高续四十回的著作权,而高的妹夫张船山云云,不过为兰墅夸大其词耳。’”
俞平伯先生的意思是,后四十回可能不是高鹗所续。
俞平伯先生怀疑后四十回非高鹗所续,但究竟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俞平伯先生也不清楚,因此他在《 略谈新发见的〈红楼梦〉抄本》一文中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俞平伯先生起初认为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后四十回是出自高鹗之手,后来俞平伯先生对是否出自高鹗之手产生了怀疑,认为后四十回并非是出自高鹗之手,而是出自其他人之手,并非说一百二十回均出自曹雪芹之手。
为什么俞平伯先生在遗言中说“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对此学术界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俞先生的大彻大悟,说明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他以毕生心血致力于‘腰斩’红楼梦的研究,是愧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罪过,只有坚决否定续书说,才能走出新红学的误区,扫除自《红楼梦辨》以来给程伟元高鹗强加的种种诬蔑不实之词,充分论定程高保全红楼梦的历史功勋,重新确认他们在红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木示认为俞平伯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他不满意他和胡适对后四十回所作的考证,不赞成全盘否定后四十回的作法。”
我认为以上都没有正确理解俞平伯先生遗言的意思。
如果我们读过俞平伯先生《读〈红楼梦〉随笔》三十五节中的一段话,就会明白俞平伯先生临终遗言的真正含义。
俞平伯 先生在《读〈红楼梦〉随笔》三十五节中写道:“又知道程高整理《红楼》,虽非原稿之真,却从此有了一个比较可读的本子,二百年来使本书不失其为伟大,功绩是很大的,即有过失,亦功多于罪,有人谩骂程高,实非平情之论。”
在这里,俞平伯先生显然是称赞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这一举动。俞平伯先生认为,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使人们有了一个“可读的本子”,对红楼梦小说的流传是有功的。
俞平伯在此解释了程伟元、高鹗有功的原因。
红楼梦原只有八十回,由于缺乏结局,人们也因此对其兴趣大打折扣。人们想知道人物后来的命运及故事的结局,程伟元、高鹗将四十回续书附在曹雪芹原著之后,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这一愿望。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故事是完整的,有了可读性,人们才会对阅读红楼梦有兴趣,因而红楼梦这部小说才得以流传。
由于程伟元、高鹗附在前八十回后的四十回续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安排与前八十回的伏笔不相符合,其文笔及行文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不得不让读者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重新思考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情节及结局,因而又带动红楼梦研究的兴起。
以上就是俞平伯先生说程伟元、高鹗保全红楼梦有功的原因。
胡适、俞平伯认为面世的红楼梦并非完璧,只有前八十回是出自曹雪芹之手。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主要论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差异,最终证明后四十回是续书。自胡适、俞平伯证明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续书后,人们对后四十回的阅读兴趣大减,反而对探索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命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是将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来阅读和欣赏,而是作为谜语书或历史书来研究解读,失去了作为一部小说的本来意义。这就是俞平伯先生在其遗言中说胡适、俞平伯腰斩红楼梦有罪的原因。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