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半棵白菜,却价值连城
2023-04-12 08:22阅读:2,620
宫中半棵白菜,却价值连城
在台北故宫国立博物院里有两棵半白菜,两棵是小的白菜,半棵是大白菜。这可不是普通的白菜,它们是用翡翠雕琢成的玉白菜。
这半棵玉白菜有璧有瑕,半绿半白,绿中还有点点黄,形象逼真,菜心上面还有一只蝗虫和一只螽斯。
据说这半棵大玉白菜原是摆设在清代紫禁城的“永和宫”里,“永和宫”是光绪皇帝瑾妃的居所,半棵玉白菜是瑾妃的陪嫁器物。白菜代表洁白清新,寓意新娘的清白纯洁,蝗虫和螽斯是繁殖力强盛的昆虫,寓意多子多孙,后代兴旺,所以做嫁妆是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因为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无从考证这半棵玉白菜究竟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只知道他用有瑕有璧的玉材、用半绿半白,绿中还带点黄的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玉材,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意念,充分巧妙利用玉材的自然色彩,充分运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材尽其用,瑕璧互补,材质中的白绿黄各司其职
,精雕细琢出这半棵誉满世界的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玉器在所有展品中占的比重较大,除了玉白菜,还有玉屏风、玉册、玉算盘、玉玺、玉龙等等,这些宝玉们都是从远古走来,它们从原始诞生日起,到发展成熟是一段悠久的历史,展馆里对玉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了很大篇幅的解说文字,以我对这些大篇幅文字的理解,浓缩为三个字:德、华、巧。
一、德:
何谓玉之德?远古的先人们,相信是上天派谴了神灵动物赐给人类生命,认为将动物的“法力”与美玉的“精气”相结合,更能彰显人类承袭的神灵秉赋,(所以古代玉的雕刻多以动物为主)这就是德,说明德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天生秉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儒学的兴起,玉单纯的灵性、德单纯的秉赋,都逐渐被儒学理论化,并引伸出道德规范来。儒学家们以理性的态度和言词,解释美玉具有的各种特性,正是象征着儒学中“君子”具有的义、智、勇、洁、仁等等美德。“君子”之称,狭义上原本是专指居高于上层统治的君主,后来在儒学理论体系的颂扬传播中,“君子”逐渐转化为广义,泛指“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用美玉之特性譬喻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谓玉之德。
二、华:
何谓玉之华?玉器在中国诞生得早,但在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明初时期,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反到是中亚一带邻国的玉石工艺发展迅速,并呈朝气蓬勃之势,他们以送国礼、进贡、或贸易等等方式,把大量的先进玉器输入中土广袤大地。当时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等少数民族在政权上长期处于对峙阶段,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民俗、民生却往来频繁,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汉人接受并广纳了少数民族玉器制作的精湛细腻、灵活多变的技艺,这种来自民间工艺的自然融合成为了中土玉器发展的新契机,使得隋、唐、五代至宋、辽、金、元的800年间,中土玉器制作业有了重大转机,得到飞速发展。中土本来含苞待放的玉文化,在这重大转机的催促下突飞猛进,绽放出艳丽缤纷、璀灿夺目的光华。
中土玉文化蜕变迅速、业绩光华,谓玉之华。
三、巧:
何为玉之巧?公元1760年,乾隆率清军征服了回疆,从此回疆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和田玉,大量而且稳定的进入中土,这使中土玉器业质材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
加之,在历代皇帝中,乾隆是最喜爱、也最倡导美玉的,于是上层帝王的主观愿望,和社会已具备的客观条件,达成圆满配合,这成为中国玉器得到空前发展的重要前提。
曾经玉器是贵重宝物,一般只能皇室专用,玉器制品的要求也是绝对只能体现皇室意志。但从乾隆年间起,市面上大量涌现出与皇室品位不同、与皇室要求不同的市井玉器制品。于是这些雅与俗、时尚与复古、御用与民用、风格完全不同的各类玉制品,形成了中国玉文化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繁荣景象,也宣告中国玉文化进入了一个鼎盛期。
这时,翡翠开始被纳入贵重玉质,并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这是中国七千多年来对玉质认可的一次历史性大转折。翡翠以其光艳四射、有别于闪玉温润内敛的美感、它迅速取代了闪玉的地位;
翡翠质材有璧有瑕,有绿有白,这让玉器制作巧匠们有了更多的艺术想象空间,产生了更多的奇妙构思,设计和技艺上有了更多可发挥的余地。巧匠们思维一经灵活开放,便不再受皇室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构思出无数风格各异、丰富有趣、多姿多彩、样式新颖又贴近现实生活的翡翠玉品。从此,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从鼎盛向更高质量跨越飞跃。
质材之巧、技艺之巧,谓玉之巧。
古代帝皇们以白菜自省,文人们以白菜明志,宋朝开始大量将白菜入画,都是取其清清爽爽、清清白白之意。而这位无名氏巧匠则以一块有璧有瑕、半绿半白的翡翠,为出嫁的新娘构思出一棵历经风霜却青翠欲滴、生命旺盛的大白菜,为新娘的清白纯洁、多子多孙祝福。翡翠中的白便成了白菜的菜帮,菜帮上一条条生命似的纤维组织清晰可辩;
翡翠中的绿便是白菜的菜叶,深绿的菜叶被风霜雨雪洗礼过的经纬纹波清晰可辩;
绿叶中那点鹅黄恰好成了鲜嫩的菜心,菜心裹在一张张菜叶里,似勃勃萌动的生机清晰可辩。白菜上面一只振翅欲飞的蝗虫、一只栩栩如生的螽斯,蛰伏在菜叶上,就连它们似乎蠕动着的细细触须都清晰可辩。无名氏巧匠就是这样意巧、这样思妙;这样精心、这样细雕;以超人的智慧、以超人的技艺,完成了世上这件最珍贵的翡翠玉制罕宝。
博物馆里,走过一代又一代,络绎不绝的人们,如潮水涌向这半棵玉白菜,看着白菜与昆虫在自然生态中那种相依相存,朴素和谐的灵与美,无人不动容、无人不赞叹,无人不震憾。我想,站在展柜前的人们一定和我一样,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去欣赏这件艺术品,而是用心更深的去感受它的内涵,那是对大自然赋予生命和谐的礼赞。
因质材的限制,无名氏巧匠只能将它雕琢成半棵白菜,但就是这半棵玉白菜,却价值连城。
在莫斯科红场上有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它是为苏联卫国战争中2700万英勇牺牲的无名烈士耸立的,上面有这样一段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
我想把这段铭文写给我们祖祖辈辈的无名氏巧匠们。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