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有感 游记散文 甲辰龙年初秋日,登黄鹤楼。方感武汉城燥热难耐,真乃“火炉”一座。
无奈登楼心切,五层高楼,一气化三清,登上楼顶。
夕阳在即,黄鹤楼顶金光四射,辉煌耀目。放眼望去,三面城阙匝密,热浪升腾。唯长江之水,西流东逝,波光粼粼,浩浩汤汤,忽想起“唯有长江天际流”的佳句来,始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长江大桥如长虹卧波,车水马龙,流泻一通。
沿观望台四周环行,仰视,俯瞰:白云悠悠;天地悠悠,旋自忘我,壮阔萦胸,偶有江风吹过,浑身透通。
走进顶楼室内,四墙壁画,大气合成:“江天浩瀚”,“长江源流”,“三峡至美”,“流逝”,“年华”,“浪淘沙”等等,画家楼家本浓墨丽彩,写意长江史诗,抒写黄鹤楼的历史时代情怀。这些壁画赋予时代精神,与中华永存。
走下楼层,夕阳西下,望西门门楣“江山入画”四个大字特别醒目,花草树木都是画面的载体,亭台楼阁下歇息着游人,有小孩子在背诵崔颢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凭吊古人思乡之情的诗词悠然凄然,回味无穷。怪不得令大诗人李白也为之折服。据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想写诗抒发感慨,忽然发现崔颢墙上题诗,看罢,连连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自此再不敢题诗黄鹤楼,可见,崔颢的题诗,无人超越,魅力无穷。也使得黄鹤楼至今名扬天下。
其实,眼前的黄鹤楼是1985年6月武汉市政府批准重建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现代建筑。是在古建筑基础上仿古而建的。
黄鹤楼的建设年代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这一时期黄鹤楼最初作为军事瞭望塔而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鹤楼逐渐从军事用途转变为文化名胜,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传世诗篇。
像黄鹤楼景区内就有一块独笔鹅字碑,如今以“独碑亭”而闻名。此碑高2.3米,宽1.4米,传说也是王羲之写的,不过,根据清朝同治年《黄鹄山志》记载,此字为清代湖北松滋县令门镇国所书,世皆挂名“王羲之”作品!说明这个县令也到过此地。
吾也有诗道不得,感慨人生是过客。蓝天因白云而美丽,大地因草木而锦绣,江水因不竭而浩荡,黄鹤楼因世代维护而辉煌,美好的事物永存,人生却很短暂。
天地万物的美好都是为人而设,可每个人享受美好生活的长短与质量却不一样。 既然是过客,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