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冬至习俗驴生日

2016-12-06 18:24阅读:439
原文作者:lanmao

[转载]冬至习俗驴生日X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
trong>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家在农村,一般群众虽然对冬至的很多说法不是很懂,知道的也不多,但是,除了不避严寒辛苦的出外干活赚钱上班之外,还有不少像我一样只吃不动的馋懒之人,在今天也要吃饺子,也就算是应个景,过过节吧。这样既饱了口福,又应了节日。为了过冬至节,我家今晚就是吃的饺子。
社会发展了,时代不同了,我们村里的驴子也很少见了,不是少见,是几乎绝迹了。有人要说,这懒猫疯了,正在介绍冬至吃饺子,怎么突然的说到农村里的驴子了呢?不过,懒猫清醒得很,冬至节在我们农村,的的确确和驴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驴和马。骡马和驴子耕牛是农民们半个产业,一年四季,离不开它。什么驮粪,运送庄稼,犁地播种全靠牲口。一般的小门小户养不起大牲口(骡马),都以喂驴为主。驴子,个头比骡马要小,吃得较少,它比骡马比较温顺,易饲养,好管理,也通人性,还不少干活。驴子们一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挨打受骂,从不喊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了对驴子们的工作效率和卓越贡献,有个应有的肯定和奖励,我们这里的农民们,把冬至这一天,作为是驴子们的生日。
在冬至到来这一天,一般的不让驴子们再出去干活,还都要把它赶出去,牵到村外,找个阳光明媚,无风清雅的地方,让它享受一下冬日温煦的阳光照耀。到达傍晚村民们早已在家给驴子们做好了它一年以来最丰盛的晚餐,也就是给驴子们特别准备的生日晚宴,过去一般农户都穷,所说是驴子们生日,本来该让驴子们吃上美味可口的长寿面,可是,那时一般粮食短少,麦子就更少了,所以尽管驴子们辛苦一年,这长寿面绝对是吃不上了,那么既然冬至这一天是它们的生日,总不能是空话一句什么好的也不让它们吃吧,那样对不起驴子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显得农民们无情无义。在现有的条件之下,村民们自然有自己特定的办法,退而求其次,把平时自己不断吃的三合面(白面、黄豆面、玉米面)做成的抿节,类似面条汤,做上一大锅,除去让驴子们吃上个三四瓢以外,留下的还要自己充饥。
那时,在我们这里有句对驴子们谚语:打一千駡一万,挨到冬至吃碗面这一天。驴子们尽管不会说话,可是,据我估计,它也应该是很高兴,很开心的吧。
这就是我们这里过冬至的习俗,其实是驴子们的节日。现在农村里也发展的很快,对农民们赖以生存的牲口,都上了餐桌,它们开始是被机械化取代,再加上目前大部分土地被上面侵吞,修铁路,盖高楼、建工厂,不一而足,就连耕种用的机械都闲置了。不过尽管没有了驴子,没有了抿节,这冬至还是要过的,因为这时代再怎么变,这历法变一次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们也和大多数北方人一样,冬至为了自己的耳朵不被冻掉,为了冬至这一天不悄悄地溜走,我们也要吃饺子,朋友们今天你们吃饺子了吗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