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说文解字(13)“岳父”新解

2014-01-26 10:22阅读:152
岳父新解


妻的父亲称“岳父”,这个国人都知道。但“岳父”这词由何而来?历来说法不一。下面我据“说文解字”的方法和“寻根溯源”的态度试予解释。不当之处请网友指正。
“岳”是上下结构的象形兼会意字。上边是“丘”,下边是“山”。“山”与“丘”同义,都是高出地面的庞然大物。但二者也有区别。地理学上把海拔500米以上的叫“山”,不足500米的叫“丘”。而在民间“山、丘”基本不分,不论高低大小都称为“山”。“山”和“丘”都体积庞大,重不可量。因此有“父爱如山”、“重如泰山”之说。据此人们把自己的父亲比做“心中的大山”,意恩重如山的人。
婚后夫妻二人都有“心中的大山”——父亲。新娘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公”,即老公的父亲。可是新郎管妻子的父亲叫什么?叫:“妻公、妇公、妻父、妻爹、妻爸爸、孩老爷---都不妥。
于是聪明的造字大师——仓颉据“山”“丘”同义的特点,并比较其轻重大小,把这两个字叠加一起,专为妻父造出个“岳”字。自此新郎称妻子的父亲为“岳父”。同时“岳”中含有:“男人婚后,在生父这座大山上,又多座小丘。这两座山既是自己的恩人、靠山,又是日后赡养的对象”。“岳”下的“山”,代表自己的父亲;“岳”上的“丘”,代表妻的父亲。生父在下为本,妻父在上为尊。
注意:“岳”字在书写时可以表现两座山孰轻孰重?孰大孰小?孰本孰末?若丘大山小,说明岳父势力大;若山大丘小,说明岳父不行。若大小相当,说明门当户对。若重心不稳,可能婚姻要出
问题。因此写“岳”字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后来有个无行文人感到他的双亲大人,一个像狼,一个像狗,总对他出言不逊,于是把“岳”字改写成“嶽”,并偷刻在泰山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即“五嶽之尊”。后来这个字不仅得到同类的认可,而且还把它收到字词典里。建国后有人认为此字无德,主张删除。但郭沫若决定把它保留在该字后的括弧里。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