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5
23:00:09)
胡适的“八不”主义
最近手上有本侯健主编的《胡适名作欣赏》一书。书很厚,对这类书要精读已经没有了耐心,索性就挑选着翻了翻。对胡适了解不多,成就高低也知之甚少。文选中有几个观点还是让我触“文”生情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八不”在我们的各类大小文章里处处能找到影子,“八不”对纠正当今的文风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在各种文章的写法都讲套路,就连每年的高考作文也落入俗套的评价了。“三民主义”、“三讲”、“三个代表”等政治术语是否也有俗套的嫌疑不敢妄加评论。现在的一些论文、调研报告等文章也呈“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措施建议”三段式,算是个完整。行文中条目不够挖空心思也要寻思至少“三点”,求个三角鼎力、四方八稳。许多文章用词丰富、华丽,排比句、对比句一串串,前后对仗天衣无缝,细读没有实际内容,更没有新意。“言中有物”中的“物”一指的是情感,二指的是思想。一篇既没有思想又没有切身感受的文章可算是真正的“文学垃圾”了。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看一些研
胡适的“八不”主义
最近手上有本侯健主编的《胡适名作欣赏》一书。书很厚,对这类书要精读已经没有了耐心,索性就挑选着翻了翻。对胡适了解不多,成就高低也知之甚少。文选中有几个观点还是让我触“文”生情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八不”在我们的各类大小文章里处处能找到影子,“八不”对纠正当今的文风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