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胡适的“八不”主义

2010-01-18 13:44阅读:2,370
(2009-08-05 23:00:09)

胡适的“八不”主义
最近手上有本侯健主编的《胡适名作欣赏》一书。书很厚,对这类书要精读已经没有了耐心,索性就挑选着翻了翻。对胡适了解不多,成就高低也知之甚少。文选中有几个观点还是让我触“文”生情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八不”在我们的各类大小文章里处处能找到影子,“八不”对纠正当今的文风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在各种文章的写法都讲套路,就连每年的高考作文也落入俗套的评价了。“三民主义”、“三讲”、“三个代表”等政治术语是否也有俗套的嫌疑不敢妄加评论。现在的一些论文、调研报告等文章也呈“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措施建议”三段式,算是个完整。行文中条目不够挖空心思也要寻思至少“三点”,求个三角鼎力、四方八稳。许多文章用词丰富、华丽,排比句、对比句一串串,前后对仗天衣无缝,细读没有实际内容,更没有新意。“言中有物”中的“物”一指的是情感,二指的是思想。一篇既没有思想又没有切身感受的文章可算是真正的“文学垃圾”了。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看一些研
究性文章,但对其中的大多数实在不敢苟同。难怪有位专家、名人说“现在外面公开发表的文章90%以上都是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这话有点偏激,但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性文章赋予这样的帽子并不为过,也难怪有人说“天下文章一般抄”,这个天下的范围可能也只有我们这个国度更为恰当了。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思路要清晰、条理要清楚,讲自己的话,表述自己的心里。研究性文章不在于章法,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借鉴他人的文章,不是照搬抄袭,而是结合自己的思考,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2009852300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