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2021-03-03 10:30阅读:507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X

安庆振风塔是大型砖塔,高度60多米,距离长江江水边缘也就一百多米的距离,这种古代高大建筑与长江之江水有如此近距离,就是世间罕见的奇景,完全得益于安庆古城选址在长江沿岸的大片岩石基础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是所谓“塔影横江”的人造奇迹,而这个被横的“江”,是长江,可见振风塔有多“横”。在老照片中,振风塔所在的迎江寺的山门是长江江边的码头,从长江的船上下来就是寺院的山门,寺院山门连江水,这种场景一般仅仅在文人想象中的仙境中出现,而古安庆城就是仙境的一角。
远望振风塔的外观很平庸,为明代1570年重建,标准的楼阁式八角七级浮图,我十几年前到安庆旅游曾放弃登塔,这次是看了网友鱼在藻老师的博客介绍专程而来,不仅因为这是距离长江最近的大型砖塔,这座塔的内部结构本身也是奇迹,古塔采用双筒式建筑结构,即保留了佛塔的核心轨仪塔心室,又在双筒塔壁中设计了登塔梯道,并巧妙借用早期绕平座的登塔路线,这种结构组合与中心塔柱式相比稳定性并不先进,但塔内供佛空间无与伦比,是中心塔柱式望尘莫及的,也是砖塔中的奇葩。也有人说振风塔的构造风格是后世工匠不断改造的结果,变化中没有定式。我是最喜
欢可以攀登的楼阁式古塔,这种高层砖内部结构的匠心技巧,让徒有外观的实心塔黯然失色。最令人兴奋的是振风塔有60米之高,在全国有设计登塔通道的楼阁式古塔中(实心塔除外),这个高度可以排在前10名,现如今是极少允许攀登的阁楼式古塔,特别是塔外侧绕平台的设计,让振风塔成为最刺激的高塔,这是正定料敌塔(最高的楼阁式砖塔)也无法体验的高处不胜寒,机会难得,而砖塔之外的风景是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也是黄鹤楼也看不到的实景,真正可以见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中风景,唯有在安庆振风塔,这是古塔爱好者一生中必须攀登的砖塔。我终于登上了能开放的最高的平座层,长江就在塔下。
1、安庆振风塔,国六,我总结振风塔有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寺院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网上记载,振风塔又叫“迎风寺塔”,始建於宋,圮於元,明隆庆四年(1570)重建。振风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双筒体砖石结构,净高60.86米,现在的迎风寺也是因为建塔后以塔为中心修建的寺院,正所谓先有塔再建寺。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存量极少。第二个特点是塔内佛像众多,而塔外侧无佛像,振风塔又叫“万佛塔”,可见塔内佛造像众多,现在也有1200多砖雕和石刻造像,这些造像多集中在塔心室顶部装饰,或者在登塔步行通道顶部和两侧墙壁佛龛,这是振风塔最出彩的地方,可惜这些佛造像基本是新的,比如1992年维修就新增了600多佛造像砖雕,游客无法分辨。塔外侧阑额处有砖雕,这是塔外侧唯一的图案,上面有题记和印章,有道教的题材,可能也是某年维修的印迹。而振风塔最大的遗憾是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塔心室佛像供奉的布局是个悬案,感觉现在网上解说的佛像布局都是臆造的,比如第三层供五方佛,五方佛是密教中的主尊,不能因为有五个佛龛和石供桌,就判定是五方佛,我没有找到五方佛的任何印迹,而五个佛龛不是五个位置排列,而是3-2排列,三龛中中间为主尊,两侧为协侍,现在塔内也撤换了原来卡通的新五方佛像,换成观音像。只能说各层塔心室供奉体系是个解不开的迷。第三个特点是能放光的航标塔,振风塔周身有160通风孔,又叫“亮孔”设计,白天引入光亮给登塔通道照明,夜晚点上桐油灯,让古塔通身发光,给长江上的船舶当航标塔,指引方向,这就是佛塔必须有登塔通道的重要原因,不仅是供佛,而是要坚持登塔点灯,第四个特点是塔内装饰成艺术博物馆,当然主要展品是各种佛造像,上千个佛造像,砖雕、石雕,浮雕和圆雕,只是老的造像基本不存在了,石雕供桌,方台是老物件,最近一次维修还发现了彩绘壁画,这是很惊人的发现,虽然已经封存无法观看,填补了塔内部艺术形式的空白,还有168级登塔梯道,通道顶部造型,各种佛龛和窗口造型,54件石碑(墙碑),总之,一个楼阁式砖塔,承载了佛教本身和佛教之外的民生作用,有点艺不压身的范儿。
2、安庆南关清真寺,国七,始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代(1870年)重建,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无像宝殿为礼拜大殿,可容上千人同时礼拜,建筑布局共分三个部分:一组为门厅、抱鼓石拱门、长方院落、客厅。一组为大殿,南北讲堂。两组以垂花门相通,因轴线适当,建筑面积虽大于庭院三倍以上而不嫌塞塞局促。另一组为养正堂、水房、阿旬宿舍。原正门封闭,从街道居民区另开大门,可以参观,建筑被居民区包围。
3、安庆天主堂,国七,现在是办公用地不对外开放,外围也拍摄不到主建筑,网上介绍天主堂建于1871年,由耶稣圣心堂、神甫楼、门厅及庭院组成,约5000多平米,是近现代天主教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4、安庆世太史第,国六,可参观,世太史第,又名赵朴初故居,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因赵氏族中四代翰林,故旧称'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世太史第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南方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七进五院一园一场,布局规整,结构合理,气势恢宏。亦是安徽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安庆振风塔,距离长江边最近的古塔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