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京广铁路没有经过开封的真实原因!

2010-09-16 16:53阅读:1,929
当初设计的铁路线叫卢汉路,就是后来的平汉线,也就是今日之京广线到汉口这一段,是沿从北往南哩清代官路延伸,是从卢沟桥经安阳抵开封而后再经周口南下汉口,现在从地图上看,这还是一条直线。要知道,河南周家口(周口旧名)在清代不仅是河南四大名镇之一,还是闻名全国的四大军事要地之一(其它三地是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安徽临淮),也是豫东一线扼守京师的门户.规划中的铁路经过周口显然非常合理.而且当时开封还是河南省会(巡抚衙门所在地),可是为啥铁路后来偏离了省会开封,从郑州(当时叫郑县,县城人口不足三万)经过,南下后又从周口西边一百多里地的漯河经过了呢?这一来不单周口从此以后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似乎仍然不如漯河繁华,开封也受累无穷,后来竟然把省会地位也丢了.
说起来这一切都只跟一个周口人有关----——此人正是袁世凯.大家都知道民国首任大总统袁大头是周口项城人,他在清末已是一言九鼎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兼卢汉铁路北段督办,总督办张之洞负责南段,就是粤汉铁路。但是由于规划铁路的时候正是义和团运动之后,建铁路的主要目的又是运兵,这与当时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无论是甲午风云还是马尾海战,中国失败不能不说是败在救兵不能及时援助战地导致哩,所以当时的洋务派认为不建铁路无以救国。
可是如果铁路建成,那么铁路两边的地方很可能就成为战场,加上当时中国军队纪律废驰,比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老袁担心铁路经过周口,必将祸害他的家乡,而他又是个家乡观念极端保守之人,从时候的俗话'会说项城话,便把洋刀挂'便可略见一斑,于是袁某人便以一己之私把铁路规划方案改了道,往西偏移一百多里,远离他的家乡。
排除其余理由

1 水患
当初省会迁出开封据说是看重了郑州所处京广、陇海线的交叉点的独特位置,出门坐车方便,现在看来正如有人说是犯了实用主义的错误。黄河自豫西直到郑县在南岸都有邙山,将黄河牢牢夹住,而开封却无,极易遭水患,主持平汉铁路修筑的张之洞才舍近求远,绕到了今天的郑州,实际上,翻开地图我们不难发现,京广线走开封路线更直。可以说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才造成了今天的结果。沧海桑田,今天的黄河几欲断流,小浪底工程的修建早已将黄河水患降低到了千年一遇,京广线可以取直了。另外,即使当时是惧怕黄河水灾才将京广改道,那么陇海线(当时只是开封府通往河南府(洛阳)的一段铁路)为什么要贴着黄河走呢?实在匪夷所思!所以排除。
2 地理位置
1、郑州几乎处于河南省的地理中心位置。
2、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国东西和南北的交通要道。古人曾称“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地处中原,而郑州几乎在河南的中心,设置为省会不足为奇。
3、郑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的考发现。郑州也称“绿城”
4、郑州距黄河有一段安全距离,水运方便;公路、铁路都通过郑州,对于河南省东西南北的经济贸易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而地处偏远的城市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和开封只距离150公里,陇海线纵贯全城,如果当初不是迁省会至郑州,京九线就不会绕道经过郑州。难道开封运输不便?开封漕运曾是京杭大运河南北交接最重要的一段,开封水运就不方便?所以排除

好象当时开封市长与上边关系紧
听老人说他光耍250 ~权当一笑!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