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设计的铁路线叫卢汉路,就是后来的平汉线,也就是今日之京广线到汉口这一段,是沿从北往南哩清代官路延伸,是从卢沟桥经安阳抵开封而后再经周口南下汉口,现在从地图上看,这还是一条直线。要知道,河南周家口(周口旧名)在清代不仅是河南四大名镇之一,还是闻名全国的四大军事要地之一(其它三地是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安徽临淮),也是豫东一线扼守京师的门户.规划中的铁路经过周口显然非常合理.而且当时开封还是河南省会(巡抚衙门所在地),可是为啥铁路后来偏离了省会开封,从郑州(当时叫郑县,县城人口不足三万)经过,南下后又从周口西边一百多里地的漯河经过了呢?这一来不单周口从此以后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似乎仍然不如漯河繁华,开封也受累无穷,后来竟然把省会地位也丢了.
说起来这一切都只跟一个周口人有关----——此人正是袁世凯.大家都知道民国首任大总统袁大头是周口项城人,他在清末已是一言九鼎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兼卢汉铁路北段督办,总督办张之洞负责南段,就是粤汉铁路。但是由于规划铁路的时候正是义和团运动之后,建铁路的主要目的又是运兵,这与当时中国的命运密切相关,无论是甲午风云还是马尾海战,中国失败不能不说是败在救兵不能及时援助战地导致哩,所以当时的洋务派认为不建铁路无以救国。
可是如果铁路建成,那么铁路两边的地方很可能就成为战场,加上当时中国军队纪律废驰,比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老袁担心铁路经过周口,必将祸害他的家乡,而他又是个家乡观念极端保守之人,从时候的俗话'会说项城话,便把洋刀挂'便可略见一斑,于是袁某人便以一己之私把铁路规划方案改了道,往西偏移一百多里,远离他的家乡。
排除其余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