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2021-07-27 21:40阅读: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4
“直线象征无限,曲线限制创造。而色彩则可以让人哭泣。”——卡洛斯卡帕
1
尽管在建筑学外界很少听说卡洛斯卡帕之名,与同时期的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弗兰卡赖特或是阿尔瓦阿尔托相比,斯卡帕显得小众而低调,然而我相信每一个建筑师或是建筑学子在尝试触摸建筑美学这块圣地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会与来自威尼斯的这位建筑大师相遇。他对于光线、色彩、材料的深刻理解和挖掘使得许多有幸欣赏其作品的观众都从内心激发出对于建筑的兴趣。建筑界的画家,或许,这是人们更钟爱定位他的方式。
卡洛斯卡帕1906年生于威尼斯,童年在维琴察度过,在他十三岁时因为母亲不幸过世,跟随父亲回到威尼斯生活并进入威尼斯美术学院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从学院毕业后斯卡帕获得了建筑教授的职位。在从事建筑设计的同时,他还从事景观和花园设计,尤其青睐老建筑的改建和小型建筑景观的创作。其大多数建成的作品都位于威尼斯,少量分布在加拿大、美国、沙特阿拉伯、法国和瑞士等地。他曾经指导过马里奥博塔的毕业论文,在设计思想上也对安藤忠雄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78年,斯卡帕在日本仙台探访的途中不慎从混凝土阶梯上跌落重伤去世,随后他被安葬在自己设计的Brion墓园中的
室外一角,采用中世纪骑士风格用亚麻布包裹以立姿安葬。至此结束了他作为建筑师的一生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不断挖掘的建筑艺术作品。矶崎新大师在谈到斯卡帕不幸在仙台逝世的时候认为他是在去探访仙台黄金之城的旅途中遭遇的意外,而这趟旅途也或多或少的暗示着斯卡帕的设计思想与日式设计风格中潜在的关联。在斯卡帕的作品中,似乎也可以看出来自日本设计风格的影响。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看,在威尼斯和日本这两个不同地域的设计理念中,殊途同归地追溯出对于传统手工艺的追求和对细节装饰的执着。这种对于细节的追求,无疑在斯卡帕的建筑设计中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
2 5
从建筑思想的传承角度来看,斯卡帕的创作早期受到新艺术运动特别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影响,并且由此进入了现代主义,而没有经历新古典主义这一历史阶段。这使得斯卡帕的设计作品具有其独特的理念和表现。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恩德尔说:“我们处在一种相互凝聚的新艺术的初期,这种艺术的形式没有任何含义,也不代表任何东西,不恢复什么,而它却能和音乐的调子一样,深深地刺激我们的灵魂。”正如同这段话所描述的一样,斯卡帕的作品显得纯粹和单纯,没有对于历史的拷问和对于文脉的刻意追求,而只是单纯的瞄准了构成与设计之美。这也使得他的作品相对于其他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的作品而言更像是绘画: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绘画。然而,斯卡帕自身对于时间痕迹的敏感性,和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敏感性又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方面赋予了他的设计作品以根基,使得这些作品不会脱离它们深深植根的文脉,就像是斯卡帕其本人:被威尼斯的灵魂熏陶渲染出的设计师,他的作品也是扎根在威尼斯艺术的灵魂之中,反应它,也表现它。这种与生俱来的设计直觉,材料的艺术,具有时代自豪感的手工艺与现代生产过程碰撞所产生的作品,不是历史作品,却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本身;不是艺术作品,却是艺术的延续,是艺术本身。
另一方面,斯卡帕的设计思想在其职业生涯的前期受到赖特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如赖特所说“石头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基本材料,它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不断变化,石头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的形式。”在斯卡帕的眼中布满历史痕迹的地面石板比宝石更具有表现的张力,时间本身所带来的厚重感,时间本身所带来的丰富的层次感,反应在颜色,质感,纹理和无规则的多样曲线中,这些都成为了他设计的关注点。但是,随着他对建筑学的深入研究和个人设计思想的发展,斯卡帕的眼界显然逐渐高于了赖特,不再满足于他的理论,于是他转向了路易斯康,并开始寻求更具有穿透力的表现方式,更加抽象,和富于人性化的思想表达。
3
即使在同时期的建筑师中广泛的吸收理论观点和建筑主张,斯卡帕的作品中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仍是其深厚的个人特点和地域特色。威尼斯是一个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城市,在那里的生活和学习对斯卡帕的职业生涯及建筑风格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相似的,斯卡帕的建筑也极具感染性,即使是从未身临其境的人,单纯地透过照片也很容易被作者拽入其中,无论是肌理,质感,或是细节都透露出层层递进的魅力。这种“层”并非是空间的递进,也不是时间的递进,更不是色彩的递进,这是一种复合的存在形式,在精神上给人丰富的历史感和故事感,就像斯卡帕所说的:每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房屋背后,都有一个有故事的村庄。这种沉重的历史感就是斯卡帕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最为吸引人的地方。通过在现代建筑中运用古老工艺的方法把新和旧有机的联系起来。这种对于传统工艺的重视,是许多现代建筑师所缺少的,也是斯卡帕作品中厚重的历史感的重要源泉。
在斯卡帕的建筑作品中,有一种美妙又难以言喻的和谐的时间感,特别是在他的诸多古建筑改建项目之中,古老的工艺与现代的材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感染力的建筑语汇重新诠释时间遗留下来的质感与痕迹。在这种关系中,新与旧即非笨拙的模仿,也不是张扬的划清界限,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延续,就像是在老枝条上开出新的花朵,和谐,并且优雅。这些优雅的设计作品之中,每个材料,每个色彩,每个角落和每个线条都是他关注的重点,难以想象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如此之多的细节,并使它们踩着旋律一同舞蹈,以至于建筑的细部已经超越了建筑的整体形态,成为了连续性的一幕幕话剧,使得关注者在建筑中行进,并非在欣赏一个形体,取而代之的是欣赏一系列的场景。
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斯卡帕的建筑不存在功能和形式的权衡,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功能和形式从来都不是主角,最重要的也是全部,那就是细节。而在对于细节的追求之外,斯卡帕的建筑同时优雅地为世人展示了对时间的理解,和对岁月的尊重。也许在看过他的建筑设计之后你仍然没有看到“建筑”,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建筑的美,也不影响它们存在的价值。这种美就像呼吸,生命与死亡共存,融入血液的流淌,汇入历史的洪荒。
作品欣赏:
Brion墓园
6 7 8
Castelvecchio博物馆
9 10 11
Querini Stampalia博物馆
12 13
Possagno雕塑美术馆
14 15 16

——END——
1978年,布里昂家族墓地竣工,同时墓地中的小教堂第一次为死者点燃了蜡烛,难以想象,第一个回家的人,是卡洛·斯卡帕自己。
“我是一个拜占庭人,从欧洲行驶向东方。”日本仙台的那一次意外让他的记忆彻底留在了东方。
2018年的暑假,终于有幸跟随着他的脚步看遍了意大利的北部。凌晨5点从威尼斯出发,拖着行李去寻访大师的最后一站:圣维托(San Vito)小镇,英灵安息之所。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入口,墓园种植松柏是意大利北部习俗。
斯卡帕将这块布里昂夫妇买下的L形墓地打造成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生与死交错的节点。清晨的露水、四季的阳光、晨雾和夕阳,这片草地完全被自然占领,当我踏足这片土地之时,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彻底不一样的世界。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从西北角望向长廊
只有交界,才有生命。”现代主义刻意回避的接缝和线脚,在他手中却成为生机盎然之地。每个交界都得到了他的关照和强调,无数的铜条,无数的的线脚,将接缝刻画得异常美丽。
进入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平面图,来自于网络。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入口双圆,又叫“动态交错圆”,第二个圆的圆心落在第一个圆的圆外三分之一半径处。
入口处的双圆到底代表了什么,水与火、生与死,斯卡帕的细部常常遭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解读,又或许它们仅仅代表着自己?红与蓝的马赛克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合金框架带来冰冷的触感,它们是被赞美的材料,它们的所有欲望就是存在于属于它们自己的位置。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入口长廊
请旋转手机屏幕~
异界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沿着T形入口向左,穿越了狭长的长廊,忽现一片宽阔绿地。集中式拱券点缀其中,拾一条小径。拱券之下,布里昂夫妇的坟冢相向并置,黑檀木中间镶嵌有夫妇的名字。对称的拱券与基地的网格呈45度相交,其下,则拼贴有蓝色和绿色的马赛克,威尼斯作为拜占庭在意大利的最后据点,为斯卡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东方情调与工艺。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拱券形坟冢。
“装饰即罪恶”现代主义的教条早已深入人心,但同为现代主义框架下的斯卡帕却信奉着:“建筑就是装饰”(霍斯金 John Ruskin)。抚摸着宛如古代遗迹的锯齿状细部,你会发现建筑的情感,在钢筋混凝土的表面之下能量在不断散发。建筑一定是历史的,不管是新古典还是现代主义,我们孜孜不倦地从历史中寻找启发,从远古的记忆中寻找那些仍然触动我们的共识。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从布里昂夫妻幕之间看唧水桶。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水流从券前唧水桶中汩汩冒出,经过入口的双圆,又孜孜不倦地奔向冥想池前的荷塘中,生命再生于死亡。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一只壁虎经过锯齿状细部,它们每个都是准确的5.5*5.5公分。斯卡帕的作品中,11的倍数贯穿始终。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从布里昂夫妻幕望向家族墓和小教堂。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家族墓地内部。
小教堂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小教堂入口长廊,采用威尼斯工艺制作的白色泥灰墙,用铜框分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北面入口的圆形门,与正交网格有45度夹角。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小教堂讲台,背后的墙壁上安装有8块大理石切片透光板。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讲台的对面,具有锯齿状细部的纵向窗。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金字塔一般的采光口与漂浮于它的下方的烛台。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讲台背后是两扇嵌有蛇纹绿岩和赤红斑岩的小门,开启后可以使祭坛周围充满水面的反射光。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顶部的锯齿结构。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小教堂东部的通道。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一条鱼路过。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或许是定居在威尼斯,斯卡帕对水有着特殊的情节。水下的结构带来了深远的结构层次,过去的荣耀、过去的城市、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一切都被水淹没,所有的记忆都融化在深深的池水里,但是它又未尝不是孕育了新的生命。
沉思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墓园东部的沉思亭。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从沉思亭望向夫妻墓,以及墓园外的圣维托钟楼。
所有的都汇聚于此,生命的鲜活、死亡的愉悦、故乡、交界。混凝土冷却、成形,一块块瑰丽的大理石切割打磨,再被准确地安装在那些缝隙里。所有的想象力伴随着几千张草图终于被倾注在它们应该存在的地方。斯卡帕的世界,在一串精细的机关开启之后,徐徐铺开在我们的眼前。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用来吊起玻璃门的机械装置,经过设计之后所有的节点都成了工艺品。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沉思亭附近的马赛克拼贴。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边缘围墙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沉思亭之前的荷花。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内部使用的木板。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动态圆圆孔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沉思亭的底部,隐隐可见沉在水底的结构。
终章
卡洛斯卡帕作品赏析
斯卡帕选择了两面墙的交界处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似在墓园内又在墓园之外,迷宫般的线条汇集到中央供雨水和空气进入的圆孔,这里栖息着一个真诚的灵魂。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