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2024-09-20 12:27阅读:
【熟诗素评】
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为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赴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途经凉州,在河西节度府作客,与老朋友欢聚宴饮时所作。原诗如下:

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城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
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
斗酒相逢须醉倒。


【朗诵】(略)
01:37
  
一至四句“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意谓: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遍了整个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这四句,除了点明与朋友聚会的地点和时间(夜晚),还刻意渲染了一种“弯月挂空,月光彻照”的诗意情景和胡乐盛行的地方风情。这有什么作用呢?这其实揭示了当时边塞民族和睦、安定繁荣的现状和边塞任职官员乐于赴任、安于职守的良好心态。这是朋友异地欢乐相聚的客观缘由。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五至十二句,转入朋友聚会,却没有一句聚会场面的正面描写。


五六句“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意谓:那一曲琵琶曲调弹奏得令人肝肠欲断,听着这琵琶声使人仿佛听到漫漫长夜中的萧萧风声。这一句,如果仅从文字看,很难看出是写地方风情还是写宴会气氛。但从“一曲”量词和听曲具体感受描写来看,这两句应该是写宴会现场。请地方乐师演奏陪伴远方客人,可见主人的盛情。而作者作为主宾客,用“风萧萧兮夜漫漫”的句子,表现苍悠感动的听曲感受,展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匹配的艺术功力。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七八两句“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穿插介绍宴聚朋友(故人)的人数与相别的时间。据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唐代名将高仙芝改任河西节度使时,岑参曾到凉州暂驻,结识了一些朋友;天宝十二载(753年)另一将领哥舒翰继任河西节度使时,聘用的一些属僚如高适、严武等,也都是岑参的老朋友。这些人都和岑参一样,胸怀大志,气概豪迈,乐于报效边塞。如今,这些人聚到一起,其热闹豪放的程度可以想象。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最后四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意谓: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由门前秋草,抒发时间快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后以畅怀痛饮的豪劝,表明只争朝夕,放手一搏,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种心志气概正与开头所写朗朗月色和中间所写萧萧琴声形成呼应,贯通一气,形成一种特殊美学气场,让读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读到此处,如果你也能酒,你也有志,肯定也想融入其中,拼上几杯。这就是这首边塞诗要的效果。这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本诗另一个显著特色,是语言形式与表现手法上,突出运用了前后顶针,所以,读诗正如举杯畅饮,气脉贯通,回肠荡气,兴会淋漓。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达到了完美统一。


【熟诗素评】顶针回环,回肠荡气——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鉴赏

(转自:一唱元声公众号 原创:一唱元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