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英)理雅各
出版商:
London : Trübner, 1876.
版本/文字:
英语
描述;
iv, 431 p. ; 21 cm.

The Chinese classics / Vol. 3, 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ancient poetry.
注: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preliminary essays and expanatory notes by James Legge.

OCLC记录藏9部
书名:The Chinese Classics :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preliminary essays and explanatory notes (uproduced for general readers from the authors work containing the original text, etc.). III, The She King : or the book of poetry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1876.《诗经》英文全译本 <wbr>The <wbr>She <wbr>king

理雅各 James Legge(1815-1897)是伦敦布道会传教士,英华书院校长,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是著作等身。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汉学研究,翻译古代经籍:
作为一名传教士,理雅各也许不会意识到其古代经典翻译工程对沟通东西方桥梁的作用,他的所作所为均为传教铺路,但最终的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
理雅各把英华书院迁到香港后,开始研究和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工作,他计划将中国儒家传统典籍“四书”、“五经”译成英文,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及长篇绪论。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在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当时由一些传教士如湛约瀚、麦高温、史超活、合信、谢扶利和华人黄胜等人参加助译工作。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道德经》、《庄子》等名著。
中国儒家经典向西方的传播,对西方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文学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理雅各是有贡献的。但是,另外还有一位中国学者王韬的功绩也不应该埋没。王韬原来在上海伦敦传教会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3年王韬乘船来到香港,担任理雅各的助手。当时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头两卷英译本已经出版,他正在翻译《书经》。由于王韬的具体帮助,给他解释难懂之处,帮他写注释,使他得以顺利地完成英译《书经》和《竹书纪年》等,并作为第三卷出版。随后王韬又帮助理雅各英译《诗经》,作为第四卷,于1871年出版。第五卷《春秋》、《左传》,于1872年出版,以上均在香港出版。《礼记》于1885年在伦敦出版,这是王韬帮助理雅各英译的最后一部书。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典籍也曾多有译述,但都只译片断,且因汉语不精,或对于儒学经义钻研不透,或请学养浅陋的华人合译,译文往往辞句粗劣,语义欠通,谬误百出。《中国经典》的翻译是理雅各倾注几十年心血才得以完成一项宏大工程,他明确意识到,只有透彻地掌握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能被认为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责相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理雅各始终贯彻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除了认真参考和吸取王韬的研究成果外,他自己也十分注重旁征博采,力求持之有据,绝不主观臆断。在他以前别人用拉丁、英、法、意等语种译出的有关文字,凡能找到的,他都拿来仔细比较,认真参考,然后再反复斟酌,慎重落笔,甚至常常数易其稿。加上与王韬等人的切磋讨论,就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失误,使翻译质量得以确保。
《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于1876年获法兰西学院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奖(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tanislas Julie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1870年,阿伯丁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在爱丁堡大学举行三百周年校庆庆典中,理雅各是受到尊重的人物之一。理雅各在多次访问巴黎的过程中,曾同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朱利昂,进行对汉学的高水平的讨论,并获得朱利昂奖金的首奖。
理雅各的获奖促使英国朝野开始重视对中国学术的研究。获奖后,理雅各又译了(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的译著):《法显行传》(1886年加注付印)、《西安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考》、《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与小说》、《致缪勒函有关中国人称帝与上帝》、《中国编年史》、《帝国儒学讲稿四篇》、《扶桑为何及在何处?是在美国吗?》、《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孔子生平及其学说》、《孟子生平及其学说》、《诗经》(英文押韵诗体译本)。
以上是单独出版的一些主要译著,另外由英国语言学家缪勒收进他主编的《东方圣书》丛刊中的理雅各译著,还有:《书经》、《诗经中的宗教》、.《孝经》、《易经》、《礼记》、《道德经》、《庄子》、《因果报应论》。
1890年代理雅各再次把注意力转到他的系列译作《中国经典》,这也是他在牛津的教学材料。1893年至1895年《中国经典》修订后在牛津大学克莱仁登(Clarendon)出版社再版。在这个版本中,理雅各对孔子的态度有改变,似乎与中国古代的圣贤有了很多相同的观点。
1895年,也就在理雅各谢世的前两年,他还翻译出版了屈原的《离骚》。
1874至1875年,约翰·莱格牧师等人为理雅各再译《诗经》提供帮助。1876年《诗经》全译本(本书)作为《中国经典》Vol.3在伦敦出版。同年理雅各因翻译中国经书的成就获儒莲中国文学首届国际奖。10月27日,理雅各在谢尔德廉戏院发表就职演说,开始了执教牛津大学的生涯至去世。
主要学术成果:
  《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
  《四书》英译本
  《书经》英译本
  《诗经》英文全译本
  《春秋》英译本
  《易经》英译本
  《礼记》英译本
  《庄子》英译本
  《道德经》英译本
  《论语》、《大学》、《中庸》英译本的合订再版本
  《中国人关于天神和鬼怪的概念》(The notions of the Chinese concerning God and Spirits)《孔子生平及其学说》(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Confucius)
  《孟子生平及其学说》(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Mencius)
  《帝国儒学讲稿四篇》(Imperial Confucianism)
  《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 (The Religions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Christianity)
  《法显行传》(A re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
  《西安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考》
  《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与小说》
  《致缪勒函有关中国人称帝与上帝》
  《中国编年史》
  《扶桑为何及在何处?是在美国吗?》
330、理雅各(Legge, James 1815-1911,英国人):
《五经译本》(The Chinese Classics. --二十八卷,1861-1886)
《中国人关于神鬼的概念》(The Notions of the Chinese concerning God and Spirits. --1852)
《孔子的生平和学说》(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Confucius. --1867)
《孟子的生平和学说》(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Mencius. --1875)
《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评述及其同基督教的比较》(The Religions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Christianity. --1880)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