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相声入门与鉴赏(七)

2022-09-28 22:20阅读:
相声入门与鉴赏(七)
马季(1934—2006),
唐杰忠(1932—2017)


第七章 相声名家简介


第一节 师承关系
相声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前比较注重师承关系,如果没有通过拜师,业内不承认他是相声同行。另外,旧式相声行业中还注重所谓的辈分,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被淡化,但并未完全消弥。已故的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老先生对辈分之争的做法非常反感,认为这不利于青年后辈的发展。这里为便于梳理相声发展的脉胳,暂用师承关系的方法来介绍一下相声名家。
第一代:张三禄。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原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据推测他的艺术生涯始于道光年间。张三禄既变戏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贯口”,说笑话。他比朱绍文年龄大40来岁,朱二三十岁时,张已六七十岁。他是北京东城和西城艺人的头目。朱绍文主要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有些是从张那里学来的。朱称张为老师。张三禄乃相声发始创艺人之一,其后相声派分为三大派,一为朱派,二为阿派,三为沈派。
第二代: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绍文艺名“穷不怕”,小
张三禄30多岁;阿彦涛又名“阿刺二”,为朱绍文代拉师弟,《江湖丛谈》上有诗赞:“江湖阿二旧知名,矮凳高棚说相声,最好一场虚子论,挣钱只赖捧旗兵。”此外,同辈艺人中尚有“马麻子”、“孙丑子”、“韩麻子”、“粉子颜”、“处妙高”等人。
第三代:朱绍文的弟子中有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阿彦涛的弟子中有恩绪、春长龙、高闻奎、沈竹善;沈春和的弟子中有魏昆治、王有道、李长春、高闻元、裕二福。
从第四代起,相声从业人员开始增多,相声艺术也开始在神洲的沃土上开枝散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名家简介
现在为广大听众、观众所熟知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中,有不少人跨越了新旧两个社会,这其中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成名成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出“艺术第二春”的,有如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名家。为表述方便起见,我们将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名家列在此节中,而将马三立等人列在第三节中。
一、朱绍文(1829—1903)
中国第一位相声艺人朱绍文,艺名“穷不怕”,祖籍浙江绍兴,住在北京。他幼年学唱京剧丑角,后改习架子花脸。朱绍文学识渊博,因看清朝吏治腐败,决心不再投考科举,靠教戏、编戏、唱戏生活。他擅长编写武戏,创作有《能仁寺》、《八大拿》等剧目。
清同治初年,由于连年“国丧”,朝廷下禁令戏园里不准彩扮登台,不准鸣响乐器,致使许多戏曲艺人被迫改行。朱绍文也失业沦为街头艺人,改行到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天桥等处,给观众讲解字意儿说笑话。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
朱绍文每次演出之前,先画个大圆圈当场地,接着就以地面当纸,用白粉沙在地上撒字,他常常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双钩字,还独出心裁地边撒字边唱《太平歌词》,以吸引观众。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等,常常带着一二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
“穷不怕”自编自唱的曲目有:《千字文》、《睡梦长》、《过新年》、《十八黑》、《保镖》、《黄鹤楼》、《五行八卦》等。他以相声为武器,对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创作的《三近视》等节目,一直流传到今天。
二、焦德海(1878—1935)
北京人。幼年曾学唱竹板书,15岁时改学相声,拜徐有禄为师。起初,在天桥“撂地”,后曾到青云阁茶社等处献艺。他以“说”、“学”见长,台风稳健,表情细腻,口齿清晰,趣味隽永,属于冷面滑稽。活路宽,见识广,根底深。为“相声八德”之一。
他善于改旧创新,加工整理了许多传统段子,代表作有《五人义》、《假行家》、《吃饺子》(《四子科考》)《对对子》、《老老年》、《财迷回家》、《歪讲“三字经”》、《开粥厂》、《洋药方》等。焦德海的相声俗不伤雅,没有粗蠢刺耳难听的言语。同样的言语,别人说来没什么稀奇,也并不滑稽,可是只要经过他的嘴一说,由于声调的感应,表情的逼真,虽是不稀奇的话,却也变成了生动的语言,令人捧腹大笑。他与李德林搭档演出数年,相互切磋,艺术上各有千秋,并肩蜚声曲坛。后又与刘德智搭档,观众戏称之为“焦溜”。他们用自嘲、装憨的手法表演《坟头子》,把知错不改、自以为是、坚持谬误、文过饰非的人摹拟得入木三分,讽刺得无地自容。他表演的《老老年》,开头就说:“乾隆年,乾隆年,遍地都是银子钱。乾隆年,笑呵呵,一个制钱俩饽饽。”反映了八旗子弟对所谓太平盛世的眷恋情绪。其实,当时国势日危,生活贫困。追恋往昔与现实情况对比鲜明,蕴含着深沉的讽刺意味。
焦德海还经常走堂会,扩大了相声市场。自清末至抗战前,在京、津一带享有盛誉,被列为民国天桥八大怪之一。
三、刘德智(?—1952)
一作刘德治,北京人。他早年即在御膳房当差,为人机警。后作为卢德俊带拉培养的师弟,学说相声。年轻时与焦德海合作在北京天桥等处“撂地”说相声,并曾在观音寺青云阁献艺,当时有很多喜庆堂会也请他俩演出。20世纪30年代初还为百代公司灌制过相声唱片,是当时活跃于京津一带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
20世纪40年代他曾在天桥说单口相声,生活贫困;后参加北京启明茶社相声大会的演出,演过相声《掏沟》、《女招待》等,并串演过小戏《马思远》。
刘德智爱好文学,喜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他创作的相声《批三国》,从关公屯土山降曹起,批讲关公在曹营生活,得知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保着两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直“批”到古城会为止,独具一格。他还创作了一篇相声,说一厨房学徒读《红楼梦》入迷,不好好学手艺。师傅问他:“你净看《红楼梦》,你还想干不想干了?”徒弟说:“自从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干了。”所表痴态惹得听众大笑。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参加了北京举办的戏曲界讲习班学习。1950年年初,他参与创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被选为改进小组副组长,积极投身于相声改革工作,并说单口相声。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相声。归国后,随抗霉援朝后方宣传队赴西藏演出过。 四、常连安(1899—1966)
常连安,北京人,满族。7岁丧父,8岁学京戏,14岁进富连成科班,取名常连安。学了二年老生,因倒呛,失业回家。19岁学变戏法,曾到张家口、石家庄、天津“三不管”撂地卖艺为生。他的儿子自幼聪明,边学戏法边学相声,父子正式改说相声。1951年,任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团长,被选为河北省人民代表。他病危前,写下苦难经历,遗嘱最后写着:“我们要把新旧社会比一比,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看了想一想,对新社会应尽些什么责任?怎样才对得起党的培养……”代表节目有《山东斗法》、《山中奇兽》、《文昭关》等。
五、于俊波(1899—1951)
字利泉,北京人。少时曾在白纸坊印刷局做过排字工人,业余兴趣广泛,喜爱单弦牌子曲、京剧、书法,尤其酷爱相声,肯下苦功学习。表演相声单口、对口、群口捧逗俱佳。
1923年,于俊波拜焦德海为师,与张寿臣、白宝事等同窗学艺,每天与刘德智等在北京天桥魏家茶馆前明地演出。此后,他与戴少甫在北京新罗天说相声,与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同台,声名日增。于俊波在天津与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同台演出期间,同戴少甫加工整理了传统相声《八扇屏》、《戏迷药方》、《数来宝》、《打白朗》等,二人的表演配合默契,“包袱儿”火爆,一时红遍津门。1950年春,于俊波从济南回到北京,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演出和相声教学工作。
于俊波勇于革新,待人诚恳,艺德高尚,颇受相声界同仁的尊重。其弟子有白全福、孙玉奎、郭全宝等。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27年间部分名家简介
一、张杰尧(1893—1971)
又名张葆华、张士奎、张稽祖,艺名“张傻子”,天津人。从1919年起,他与骆彩祥、王子亮等合作,在上海、苏州、南京、开封、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汉口等地表演相声。1931年,张杰尧回到北京,精心编演了《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文盲家信》、《婚诗》、《潘巧云告状》、《耍猴儿》、《学坠子》、《冒名伶》、《二十八宿》等许多新段子,在北京西单商场的杂耍场中,张杰尧、高德明、绪德贵、汤金城、戴少甫被人们称为“笑林五杰”。
新中国成立后,张杰尧定居西安。1961年7月,张杰尧应北京市曲艺团和侯宝林的邀请,从西安到北京,由张杰尧逗哏,侯宝林、刘宝瑞分别捧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相声资料《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六个月》、《河南戏》、《战马超》、《方言》、《酒诗》等8段节目。
张杰尧一生表演过429段相声,有对口相声387段,三人相声15段,单口相声27段。其中许多段子是由他自己编写或改编的。
二、张寿臣(1899—1970)
5岁起随父在北京隆福寺、护国寺等地说相声,11岁正式以说相声为业。张寿臣对部分传统节目进行加工,创作修改了许多“文字哏”的相声,如《写对子》、《文章会》。27岁专事逗哏,与陶湘如搭伴,从此走向艺术的兴旺时期。这些期间,改编了大量的传统节目,对《文章会》、《倭瓜镖》、《大相面》、《八扇屏》、《对对子》、《全德报》、《老老年》、《训徒》等都做了大幅度的增删工作。另外还创作了讽刺卖国贼的《揣骨相》,揭露官府黑暗的《哏政部》及《洋钱伤寒》、《五百出戏名》、《三节会》、《百家姓》、《窝头论》、《地理图》等新节目,取得了较高成就,形成了稳而不温、谐而不俗的艺术风格。
1953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专事单口相声的演出。1963年陆续发表了《谈单口相声的表演》、《我对传统相声的看法》、《借劲使劲》等论文。
三、李寿增(1902—1968)
天津人,原名李德林。1931年成为相声前辈焦德海的弟子,艺名李寿增。1943年在济南大观园开设晨光茶社相声大会。1937年以前,他为赵佩茹捧哏,演出于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相声场子和电台。
1954年由济南调入天津市曲艺团,重新与赵结为搭档。他们合作演出的相声曲目计有100余段,其中传统节目有80多段。代表作品有:《送妆》、《吃元宵》、《财迷回家》、《白字会》、《讲四书》、《献地图》、《哭当票》、《当行论》、《批捉放》、《卖挂票》、《戏魔》、《大保镖》、《全德报》、《相面》、《打灯谜》、《福寿全》、《学四省》、《不离婚》、《夜行记》、《百分迷》等。1962年至1966年为徐德魁捧哏,常演的曲目有:《俏皮话》、《警民一家》等。他的捧哏以严实稳健著称,还能因人而异,调整自己的表演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合作对象。
四、朱相臣(1908—1973)
天津人。少年时因酷爱相声表演而从艺,后拜张寿臣为师,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演出。1953年加入天津市广播曲艺团,1956年加入天津市曲艺团。1946年至1956年,与郭荣起合作,表演的代表作有《绕口令》、《打牌论》、《怯拉车》、《怯演讲》等。1956年至1966年,与苏文茂合作,他们一起合作整理、上演的代表作品有《批三国》、《论捧逗》、《戏剧与科学》、《美名远扬》、《汾河湾》、《抚瑶琴》等。特别是他和苏文茂的合作,达到了珠联璧合、捧逗化一的艺术境界。他多用表面上附和,实际上贬斥的手法进行冷嘲,取得强烈的剧场效果。他的出色配合,对形成“苏氏相声”的艺术特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王长友(1912—1984)
北京人。因结识前辈艺人刘德智而始习相声,19岁时正式拜赵霭如为师。他文化程度虽不高,但记亿力惊人,加之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活路宽,而被称为“相声仓库”。
他创作的《不离婚》、《到处碰壁》、《刘巧儿养猪》均成为保留节目,久演不衰。尤其是他与人合写的《牵牛记》,为相声如何表现重大军事题材提供了可贵的创作经验。常演的相声《文章会》、《朱夫子》、《歪批三国》和单口相声《山东斗法》、《君臣斗》等段子,也均达高深的艺术造诣。
六、马三立(1914—2003)
著名表演艺术家,回族,北京人,出生于曲艺世家。马三立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为师。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马三立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马三立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如《夸住宅》、《吃元宵》、《文章会》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编演新相声。1952年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整旧创新。通过长期艺术实践,马三立形成了艺术上独特的“马派”风格。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讽刺嘲讽的对象。
1992年,他从艺65周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在天津联合举办马三立从艺65周年庆祝活动。马三立同志在漫长的舞台生涯中,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声为武器,讽刺假恶丑,歌颂真善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到群众爱戴,在海内外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他家学渊源,博采众长,承前启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不愧为当代的相声泰斗、幽默大师。
2001年12月8日,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在天津举行,一代相声泰斗正式告别舞台。
马三立生前创作或表演的代表作品有:对口相声《文章会》、《美人赞》、《买猴》、《开粥厂》、《拉洋片》、《三字经》、《讲卫生》、《练气功》、《黄鹤楼》、《夸住宅》、《偏方》、《卖挂票》、《相声的魅力》、《十点钟开始》、《吃元宵》;单口相声《逗你玩儿》、《说瞎话》、《算卦》、《老头醉酒》、《找糖》、《追》、《美容院》、《汽车喇叭声》、《开会》、《81层楼》、《大会见闻》、《查卫生》。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