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副幽默搞笑的结婚对联,道出熊希龄与毛彦文66与38的老少恋
2023-11-11 21:32阅读:29
熊希龄和毛彦文
第1副对联:
且舍鱼取熊,大小姐构通孟子;
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
这是熊希龄1935年再婚时,书法家沈尹默写的婚联,趣味幽默,既有调侃,又具祝福。
熊希龄曾经担任过民国内阁总里,后来投身慈善事业。熊希龄1935年再婚时已经是花甲老人,与新妻子没有长久的恩爱,却留下了一段结婚佳话。
熊希龄的原配妻子朱其慧于1931年病故,于是再想找一个老婆。大美女毛彦文引起了熊希龄的注意。想当年,毛彦文自作主张,与表哥朱君毅订婚。但朱君毅留学归国后,却移情别恋,与毛彦文退婚。
退婚了之后,却又有一桩趣闻。朱君毅有个同窗朋友吴宓,此人是著名文学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吴宓当年与陈心一相亲,结果却在相亲过程中认识了陈心一的闺蜜毛彦文。而此时毛彦文还是朱君毅的女朋友。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br>
吴宓与陈心一互相有情,对于毛彦文也有特别的好感。但毛彦文已然“罗敷有夫”,相亲13天后,吴宓便与陈心一结婚了。
当朱君毅要与毛彦文解除婚约时,毛彦文求助于吴宓与陈心一的夫妇。吴宓与陈心一自然极力劝说朱君毅,然而郎心似铁,婚约最终告吹。
婚约告吹之后,吴宓却产生了别的想法。虽然是朋友妻,不可戏,但吴宓却认为爱情至上,于是他以有妇之夫的身份,突然发起了对毛彦文的爱情攻势。用现在的话来说,吴宓是光明正大想出轨了。毛彦文此时还想着表哥朱君毅,更何况她与吴宓的妻子陈心一是闺蜜,自然是没法接受吴宓的求爱。
结婚七年之后,吴宓与陈心一离婚,没了约束后的吴宓更加疯狂追求毛彦文,甚至在报纸上刊发诗句:“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当时金岳霖规劝吴宓:“你的诗涉及毛彦文,这是私事情,不应该拿到报纸上。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我们并不为此宣传。”吴宓反唇相讥:“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
都说“女怕被缠”,毛彦文在吴宓的疯狂追求下动了心,于是与吴宓交往,还开始了谈婚论嫁的事宜。然而,吴宓是个花心风流种,他又对其他美女动了心,又不肯一下子与毛彦文结婚了。
正是这个时候,1934年,毛彦文的同学朱曦,频频向毛彦文表达熊希龄想要娶她为妻之意。
熊希龄此时已经65岁,毛彦文却是37岁,两人的年龄真是相差太大了。虽然熊希龄名气很大,地位很高,但毛彦文还是有很多顾虑,自然是不肯答应。
熊希龄虽然是个老头子,但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像当日的吴宓一样不断发动爱情攻势,写情书,托人说和,表现出极端的真诚。
在吴宓那里失望的毛彦文,最终松口了。她同意嫁给熊希龄,却要求熊希龄剃掉多年来养的胡须,还要把手杖丢掉,这样两个人的年龄差看上去可以小一点。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为了娶一个漂亮老婆,熊希龄一大把年纪也还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把多年来辛苦养的胡须给剃掉了。见到熊希龄如此多情,毛彦文感动不已,于是在1935年嫁给了熊希龄。
言归正传,我们回到“且舍鱼取熊,大小姐构通孟子;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这副婚联上。
了解了这段背景,了解这副趣味婚联就比较容易了。
所谓“舍鱼取熊”,典出《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最妙的是,熊恰好与熊希龄同名,而鱼在方言中恰好与吴宓的吴近似。
舍鱼取熊,讲的就是毛彦文拒绝吴宓选择熊希龄的心路历程,一语双关,天然而成,妙不可言。
大小姐构通孟子,因为毛彦文结婚的时候已经38岁(虚岁)了,在旧时被认为是老姑娘,所以称为“大”小姐。构通孟子,即毛彦文遵循孟子说的“舍鱼取熊”,可谓孟子之信徒。
下联之吹毛求疵,同样一语双关。本身作为一个成语,而吹毛又关系到熊希龄追求新娘子毛彦文,求疵则指熊希龄为爱剃掉胡须的轶事。
下联说,熊希龄本身是个老年人,为爱剃掉胡须,再次当起了新郎官,妙哉,妙哉。
此联风趣幽默,妙语双关,巧妙祝福了熊希龄与毛彦文这对老少恋,令人赞不绝口。
第2副对联: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此联是毛彦文的一位同学送的婚联。本来此人与毛彦文是同学,却因为毛彦文的丈夫是长辈,于是“旧同学成新伯母”。而此人本来应该称呼熊希龄为年伯,却因为熊希龄的夫人毛彦文是自己的同学,于是就变成了“大姐夫”。
显然,这副婚联脱胎于前人的名联:“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第3副对联:
凤凰于飞,祥兆熊梦;
琴瑟静好,乐谱毛诗。
此联是熊希龄门生刘辅宣的贺婚联。
上联的“祥兆熊梦”,用的是周文王飞熊入梦(姜子牙)的典故,熊希龄曾经担任总理,符合姜子牙的身份。凤凰于飞,一般称赞婚姻,同时熊希龄被人称为“熊凤凰”,可谓恰当。
下联的琴瑟静好,出自诗经,一向是称赞婚姻的名言。毛诗即诗经,现传诗经为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
下联巧妙融入新娘子毛彦文的姓氏,与上联用熊字如出一辙,这可真是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令人赞叹。
第4副对联:
雄心未已;
茅塞顿开。
熊希龄与毛彦文的婚姻成为社会热点,某报纸刊登了这个趣味戏谑的贺联。
“雄”为“熊”谐音,“茅”为“毛”谐音,巧妙嵌入了新郎新娘的姓氏。
更妙的是,此联之内容,乃是描写新郎新娘新婚洞房之乐,写老年新郎与妙龄新娘之夫妻生活,戏谑而不涉于低俗,幽默而至于礼,让人会心一笑,拍案叫绝。
第5副对联:
儿孙环绕迎新母;
乐趣婆娑看老夫。
这是郑洪年的贺联,写熊希龄膝下儿孙众多还当新郎官,一枝梨花压海棠,风流不减当年,令人羡煞。
第6副对联:
以还古稀之年,奏凤求凰之曲,九九月成,恰好三三行满;
探朱其慧之慧,睹毛彦文之文,双双如愿,谁云六六无能?
这副对联是单方面调侃新郎官熊希龄的。熊希龄娶毛彦文的时候,按虚岁算是66岁。所以对联笑称“以还古稀之年”(接近70岁)与“谁云六六无能”,更将熊希龄的两个妻子朱其慧与毛彦文融入其中,显示出熊希龄的风流。
第7副对联:
老夫六六,新妻三三,老夫新妇九十九;
白发双双,红颜对对,白发红颜眉齐眉。
此联把新郎新娘的岁数加起来,以特别大的数字形成反差,以红颜白发形成反差,属于对熊希龄老年结婚的调侃。
不过此联把毛彦文的岁数称为33岁,显然有误,因为毛彦文结婚时为38岁(虚岁)。之所以说成33,要么是听岔了,要么是故意凑成66的一半以形成喜剧效果。
1937年,熊希龄溘然而逝,毛彦文从此不再嫁人。吴宓还想撩毛彦文,得到的是冷漠与拒绝:“他就是个单相思的。”
而对于毛彦文来说,她一生最爱的男人只有表哥朱君毅与熊希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对朱君毅用情最深,对熊希龄用情最长。”
(作者:真游泳的猫,转载有删节。)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