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余生不长,请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2)|庞金玲

2024-06-18 20:52阅读:
余生不长,请和聊得来的人在一起(2)|庞金玲
聊得来,到底有多么重要?

人们可以忍受身体上的疼痛或者折磨,
却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保持在一个危险的被隔离的状态,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

没有谁的爱情能被束之高阁,供人参观,爱情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L君请我们几个到她家做客。和大学期间一样,我们几个一起蜗在她家的客厅里看《樱桃小丸子》,百看不厌,总能从中发现新的笑点,大家一起笑到直不起腰。可这次的情况有些特殊,L君笑着笑着,竟然吧嗒吧嗒地滴下了眼泪,接着又耸动着肩膀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L君失恋了。她和男友恋爱十年,就在我们大家都以为他们要结束爱情长跑、跨入婚姻殿堂的时候,他们却分手了。众人惊愕,他们相携走过了十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异地恋和三年异国恋,最终却分道扬镳,听着都让人觉得震撼。
是多么深情,才能熬过那么多年的异地恋?又是有多少矛盾,才会
选择结束这么长时间的恋情?
仔细问过L君后,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原来,以前两个人是异地恋,每次聊天时基本上都在诉说相思和离别之苦,而很少谈及日常生活细节。如今,在一起生活时,才发现两个人有很多合不来,甚至觉得两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
毕竟在三年的异国恋中,两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天壤之别,遭遇过很多不同的事情,在各自的生活道路上渐行渐远,再也找不回青春懵懂时期的那种恋情了。
异国恋结束后,他们开始了像很多情侣一样每天腻在一起的时光,感情却反而大不如从前,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一个喜欢洗漱后早早休息,而另一个却喜欢熬夜打游戏,彼此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并且这种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又始终无法弥补。
我理解L君和前任之间出现的这种情感上的矛盾,毕竟没有人的爱情能被束之高阁,供人参观,爱情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
L君的爱情,最终还是输给了现实,四年的异地恋、三年的异国恋都没能拆散他俩,眼看爱情之花就要结出果实,最终却因为聊不来而分道扬镳。
人这一生又有多少个七年呢?七年的时间过去后,他们肯定不是七年前的自己了,爱情亦如此。L君正是意识到绝不能这样顺理成章地嫁给一个连共同话题都没有的人之后,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
可是这七年,对于双方真的就是白白浪费了吗?
未必,至少L君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和后悔。她说:“我感谢与他在一起的时光,是他给我爱,并教会我爱,我认为放手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没必要为了一个在一起连话都说不了几句的人牺牲下半辈子幸福。”
相信和L君一样,有很多人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莫过于此:三观合,有共同语言。毕竟,连话都说不到一起,如何相互扶持走完这一生呢?
爱情里需要遇见合适的人,亲情、友情也需如此,才能维护长久稳定的关系。有共同语言,多交流,在感情上也会越走越顺利。

有共同话题是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必需品,也是爱情的调味剂。
“有共同话题”看似很简单,实则不然。身边的很多朋友只有在彼此相熟的人面前才会侃侃而谈,或者可以说,恰恰是互相能够聊得来,才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一段很打动我的话:“找一个你爱与之聊天的人结婚,当你年龄大了以后,就会发现喜欢聊天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爱情,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爱情在漫长琐碎的生活中慢慢升华,那么你在最初选择要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时,就必须擦亮眼睛,弄清楚他或她是否和你有说不完的话。
记得有一次,几个相熟的朋友在饭桌上聊天。一位性格很独立的姑娘谈起自己婚后的生活,苦笑着说:“刚结婚的时候,我非常不适应两个人的生活,基本上每天都是快要崩溃的状态。后来想想,他比我大很多,很多观念都和我不一样,喜欢把我像个孩子一样宠着,这样也挺好。”
私底下我悄悄问她,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会经常感到崩溃。她说,自己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在另一半眼里都很幼稚,感觉自己不被理解。
比如,她偶尔来了写作灵感,写出了一首非常满意的诗,反复阅读欣赏,很兴奋地拿到丈夫面前,渴望得到最亲近的人的赞赏或建议,可丈夫只是很淡漠地随口说一句“就这样吧”,或者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说起自己在单位的遭遇或见闻。而他的话题,她也并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两个人便觉得这样的生活特别无趣。
看到我疑惑的表情,姑娘继续说道:“就好像我们一起去逛街,你看上了几件很漂亮的衣服,你兴冲冲去试穿,我在外面坐着玩手机等你,等你换好了衣服出来问我是否好看,我却头也不抬,只是说一句‘挺好的’,难道你对此不会感到无奈或者生气吗?”
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人聊天,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需要,而且这种情感需要在人生道路中可能随时会显露出来。
在央视的谈话类节目《艺术人生》中,有一次请到了知名演员王志文来做嘉宾。主持人朱军问王志文:“都40岁了,怎么还是单身?”
得到的回答是:“没有遇到合适的。”
朱军又问王志文对于未来伴侣的要求。
王志文沉思了一会,认真地回答道:“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这难道不好找吗?”朱军笑了。
王志文很认真地否定了。“比如你半夜时想到什么重要的事,你叫醒她,她会说‘都几点了?好困啊,明天再说吧’,你马上就没有了继续说下去的欲望。有些话就在嘴边,但是在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了想,却又不想说了。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话,而且马上就能跟她说话的人。”
没错,要找这样一个愿意随时倾听和分享你心事的人,并不容易。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对此深有体会。
比方说你在外面和一个朋友聊天叙旧,你兴致勃勃或者满怀心事,迫切想要和别人分享,你刚说了一句,她却打断你,要接个电话或者让服务员倒茶。过后,她才问你刚才说到哪了,继续再说。你安静片刻,保持沉默,也就没有那种急于倾诉的需要了。
比如,你在某一刻忽然有了某种感悟,或者遭遇某种悲喜之事,不管是好是坏,你总想找个人来交流交流,于是你拨通了好朋友的电话,却无法接通。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她的电话打回来了,问你有什么事,你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倾诉的感觉了,只是平静地说:“没事,就是想你了,打个电话问问你在干什么。”

有共同话题,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最基本的愿望。
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曾信誓旦旦地说要找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如果继续追问,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有共同话题呢?我们便会陷入沉思。
其实两个人有没有共同话题,只有在实践中,也就是聊过天之后才能知道。有共同话题的人不会嫌你啰嗦,相反,他会对你的任何一句话都认真思考,然后做出反应。
和有共同话题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即使两个人都不说话保持沉默,也会变得非常有趣,因为双方志趣是相同的。
和有共同话题的人在一起聊天,你不用害怕会因为说错话而感到尴尬,即使是你用词不当,对方也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领会你想要表达的信息。在与对方交谈的过程中,你再一次证实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你会从对方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长大以后渐渐懂得,人最害怕的是被孤立,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脱节。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与你有共同话题的人,你就会感到自己被接纳、被认同,情感也有了归属。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很多社会学家研究发现,一些从集中营中被解救出来的犹太人出现了自杀问题。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按理说那些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应该对生存抱有很大的期望,经历了许多折磨和苦难后应该更珍惜活着的机会。社会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这些选择自杀的犹太人是因为忍受不了无人理解的精神压力。
人们可以忍受身体上的疼痛或者折磨,却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保持在一个危险的被隔离的状态,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
如果一个人睁开眼看到的全是跟自己的生活不在一个频道的人,想分享内心的感受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那确实让人感到痛苦。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和其他人交流并得到信息反馈。这种信息反馈的渠道有很多种,可能来自亲人,来自朋友,来自爱人。

我们都需要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以支撑我们度过难熬的岁月,分享我们的喜悦。
我是在外地上的大学,正因为如此,每次回家的时候都希望和家人进行深入交流。
我们面对面坐着,以一种让自己最舒服的姿态,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会打扰我们,天南地北、逸闻趣事、人文风俗,都会成为我们聊天的内容。这种聊天方式不仅让我们增加了见识,开拓了眼界,也让我们的亲情关系变得更牢固。
不知你是否也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和好多同学都慢慢断了联系,却唯独和大学舍友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呢?我想,这和曾经的真心交流密不可分。
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即使是面前的饭菜凉了,也会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不会感到饿了,或者累了。因为话到嘴边,必须一吐为快。虽然聊天过程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记不清了,抑或是根本就没有关键的信息,可是我们的心情却在交流中渐渐变得明朗起来。这个能与你侃侃而谈或者能安静听你说话的人,你们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不会轻。
恋爱中的人,更需要这样的交流。你们俩吵架了,你愤然离去,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样子很奇怪的大树,你感到非常新奇,大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以至于你忘记了刚才的争吵。然后你打电话向对方讲述,对方也感到很诧异,让你拍一张大树的照片发过去,而不是说你一句无聊。你们在这种互相分享中都忘记了刚才的分歧和争吵,又变成了你侬我侬的甜蜜一对。
这就是“聊得来”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是孤独的,渴望被人爱,被人接纳。我们都需要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以支撑我们度过难熬的岁月,分享我们的喜悦。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需要找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来共度余生,谱写岁月的新篇章。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