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2016-02-11 09:07阅读:4,482
原文作者:

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X


据史料《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名曰:宏仁万寿宫,为道教式建筑。万寿宫分东西两院,东院在盆儿胡同东侧,叫万寿东宫。宫院内设有文昌殿,殿中供奉着文昌神像,即文曲星,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京城南部会馆较多,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们常到万寿宫进香,求拜文曲星君,期盼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好一派香火旺盛的景象。然而到了清乾隆时期,万寿宫“遗址仅存,无椽矣”。可士人仍将原址呼为万寿东宫。距东宫以西四百余步之遥便是万寿西宫,宫院内有两座神殿,分别是关帝殿和吕祖殿,即在万寿公园内的土山上。
万寿西宫几经变迁,到了清末,成了蒙古旗贵族奚公子的家庙。奚公子子名冠菊坛,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民国时期奚氏家道中落,将家庙万寿西宫租给了以赶大车运黄土为生的赵德山与赵世海父子。
建国这里植树造林,园林部门先后征地4.7万平方米,辟建公园,名万寿西宫。1995建成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园。特开辟了以遗留建筑为主的景区,如“绿竹园”老年活动中心;“沁芳园”京韵风俗、观赏花鸟之地;“保健疏林”老年门球场所等。成为北京市第一座以老年活动为主题的公园,同时也是全国首家节能型公园,也北京市防灾避险设施最完善的公园。
如今的中共北京市西城委员会老干部局就在这里,高大宽敞的房子里面空空荡荡,为什么不能接纳所有的老年人呢?让那些在寒冬中追着太阳而坐的老人们走进屋里休憩。为什么不能把老干部局改成老人局呢?如果各级领导认为“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那么,老工人、老农民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源泉!谁又能不能否认呢?
冬天的万寿公园是城市居民休憩、聊天、玩牌、遛鸟、健身更是老年人晒太阳的好去处。附近有北京市供电局、电信局的家属宿舍群,这些退休的老人们只要有好的天气,每天都可以来此娱乐休闲,最近的甚至下楼就是。
现在园内还有两个用铁箍把三块石碑捆在一起的石柱,看不见碑文原来破破烂烂的,1990我就在那附近上班,经常从哪里穿过,没有看头。
现在原有的、南门各建造了一不同风格的仿古牌楼,背面的题字分别为“长乐永康”“晚晴”。修建了“童趣乐园”“露天舞池”“疏林大草坪”和“练功区”等景点,聘请书法名家为景点题匾、撰联,处处洋溢着一种京城气氛。
其实,万寿西宫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呢
在晚清同治年间,一次,年轻的同治皇帝微服到南苑猎场出游,回宫途经半步桥一带,时值仲夏,十分炎热,主仆们倍感口渴,见眼前一片菜地,有父女俩在打水浇园,同治帝与侍从前去寻水,菜园女舀了瓢水递给同治主仆。
同治边喝着水边打量着姑娘,但见这姑娘一身旗人装束,约十六七岁的年纪,亭亭玉立、面目俊秀,真是个绝色女子,心中顿生爱慕之意,当即催促侍从向姑娘父亲去提亲。同治皇帝虽是便装打扮,但风流倜傥、气质非凡。父亲见状便爽快地答应了婚事,同治忙解下腰间的玉佩送给了姑娘当做定亲信物。同治皇帝回到宫中,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生母慈禧太后。谁料没多久,同治得暴病早逝,就耽搁了下来。
一日,慈禧到南苑鹿圈去看鹿,返城途中忽然想起这事,便到半步桥看了看菜园女,并敕封姑娘居所为“万寿西宫”,以表示把同治帝生前的心愿封在了西宫。此后,这位姑娘虽然每年享受着双份钱粮,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名分,落了个“不得再嫁”而独守终身。
1995后,万寿西宫成了万寿公园,公园内土山上的宫殿得以重新翻建,宣武区老年活动站,2003年我还在这里参加过宣武区老干部合唱团的活动。现在晨练和游园的人们络绎不绝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转载]万寿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电脑版的请转发或“喜欢”,手机版的请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更欢迎您点击手机蓝色小字“阅读原文”,这样您就可以进入我的博客,里面有很多篇有图有文的内容可以供您欣赏。
您的转发和分享,对我很重要。谢谢您的支持。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