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紧急的五个问题
2013-03-01 10:56阅读:
过去几周,投资者们对
苹果公司的讨论,集中于它应如何利用其持有的充沛现金上,尤其是,它是否应采纳大卫·埃因霍恩(David
Einhorn)主张的,通过发行“iPref”
优先股来提升股东价值。上周,我在旧金山及硅谷与几个朋友交谈后,我绝对赞成蒂姆·库克(Tim
Cook)的看法:该问题实属“小事一桩”。让我担忧的反而是:蒂姆·库克真正看清楚了他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吗?
现在,我对蒂姆·库克有了好感,我认为他是一位未得到充分肯定的CEO。眼下,他引起了投资者们的强烈不满。我希望他能清醒看到目前苹果面临的五大问题。也许他已有认识并正在背后积极解决。当他面对投资者时,他肯定不会谈论这些问题并公开自己的底牌。
1、云服务
iCloud面世后,我们未再听到有关此问题的太多议论,迄今为止其表现也相当不错。iCloud刚刚推出时曾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看起来都已得到妥善解决。今天,大多数人想起iCloud,只是因为苹果在北卡罗莱纳建起了庞大的服务器群。问题是——苹果内部在云计算方面是否拥有足够多的人才能够继续将iCloud发展壮大?这是存有疑问的。
他们试图购买Dropbox公司是有原因的。该交易本应对苹果产生重大意义,这不只是可以借助
Dropbox的良好发展势头,还能将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入苹果公司。而且,这类交易即便放在现在也同样意义重大。iCloud刚推出时,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的云功能严重依赖亚马逊网络服务和微软公司的技术。Facebook和谷歌在开发云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将云服务规模化积累了大量的内部知识,而目前来说,苹果还没有。
2、互联网服务
过去数月来,这一问题在博客圈和新闻媒体中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它也值得关注。由于未来几年移动操作系统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推出精彩的互联网服务就显得愈发重要,而不是相反。苹果再次行动迟缓,并沿用了慢工出细活的风格。Mobile
Me不行。我们将从中吸取经验。Apple
Maps不行。我们将从中吸取经验。这种思维模式似乎根植于公司内部:我们不需要成为市场中第一个推出伟大服务的公司,我们只需将服务推向市场。不幸的是,消费者似乎越来越没耐心苦等苹果了。
谷歌的互联网服务从来不是完美的,但他们近来的发展势如破竹。苹果的确需要更多拥有此方面才能的外部新鲜血液注入组织。雅虎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玛丽莎·梅耶(Marissa
Mayer)会是苹果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理想领导人。邮件、Flickr及其核心功能可完美嫁接于iOS系统上。梅耶尔最近一直在说,雅虎提供的服务受到了广泛欢迎,已成为用户手机上最常使用的前10大服务。
3、社交应用
蒂姆·库克去年接受科技博客AllThingsD采访时表示,苹果必须发展社交应用,但这不表示它要拥有一个社交媒体网络。然而,现在还根本看不出来苹果在社交应用方面有何长处。如果苹果内部没有大批熟知社交应用的人才,我们无法相信苹果能够理解社交应用并在其发展演化中占得先机。人们经常提到,如果苹果收购Twitter的话,Twitter将在苹果公司的血液中注入完美的社交活力。我也倾向于这一观点。自从Twitter应用被整合到iOS
5系统上以来,这两家公司一直在紧密合作。然而,上周我在硅谷接触的几位内幕人士对此问题的最大担忧是:两家公司间的文化差异巨大。如果Twitter被苹果吞并,你如何保持Twitter的特色?这引发了下一个问题。
4、苹果有准备去执行重大的外部收购交易吗?
每个人都知道,苹果历史上从未实施过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外部公司收购交易,但问题是:即使他们愿意,他们能吗?这一问题的答案根本不清楚。
我要说,收购手机广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的交易并不成功,它的创始人都离开了。通过iAd,苹果从Quattro
Wireless身上得到了它能得到的一切吗?我不这么认为。
Siri也是一个有趣的案例。很显然,自去年苹果推出新的iPhone手机开始,就将Siri作为一大卖点进行宣传并赢得了业界高度关注。现在,Siri归艾迪·库伊(Eddy
Cue)和一位从亚马逊搜索挖来的高管负责。但是,Siri的几位创始人现在也都不在苹果了。我很担心,假如苹果今天就要收购Twitter(或Foursquare),那从现在起的一年后,这些公司的人才会在哪里?创始人会不会再度全部离去?他们会不会众口一词地表示:“我爱苹果,只不过因为我来自一家小公司,我有创业情结……”言下之意就是:“我要离开这地方。”仅仅是完成交易并不够,苹果需要真正实现与计算、互联网服务和社交应用核心技能的真正转移。这引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5、苹果是否真的认为它有什么弱点?
反正对于我以及其他众多密切关注这家公司动态,并有好友在苹果工作的人士来说,没看出来。也许他们确实知道自己有弱点并正积极着手解决。但如果那是实情,也实在是太不明显了。苹果的文化极为隐秘,他们拥有的人才数量也极为可观,但公司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他们习惯于始终在悄无声息中运作,隐没于他人视线之外。
“苹果模式”其实很简单:拼命工作——甚至长达数年——然后在最终揭晓工作成果时震惊世界。如果苹果犯了错误(比如MobileMe、Ping或Maps),他们的惯常做法是公开进行自我鞭策并付出两倍于过去的努力。解决方案永远不会是:让我们完成一笔业界瞩目的外部收购交易来填上这个洞吧。
自1996年以来,“苹果模式”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力量所在。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长处也可能是短处。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嗯,人们现在确实对我们的云服务、互联网服务和社交应用提出了很多批评,但我们以前就被批评过,解决办法一直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这使该公司成为这些领域的快速追随者而非先行者。但在产品领域,以及多年以来在零售市场的开拓中,苹果一直都是先行者。
也许随着苹果开始为其下一个10年发展进行准备,它现在真正需要思考的是零售模式。
10年前,所有专家都认为苹果一意孤行进入零售市场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而如今,苹果的做法被它所有的主要竞争对手所效仿。他们需要思考:怎样才能再度另辟蹊径。
这一类比存在的问题是,苹果决定通过缓慢的招募和投资,以其自身力量发展他们的零售队伍。在我于上文提到的薄弱领域中,我认为他们需要进行收购,而这不是一个让苹果感到舒服的方案。
苹果确实需要真诚地面对镜中的自己。它需要解决眼下相对于其他公司的薄弱之处并迅速采取行动,以填补好这些缺口。如果它需要以高昂的费用进行一项重要收购,他们必须迅速出击并留住关键的顶级人才。
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现金。这正是苹果需要小心的地方,不能因为其投资者们只重视现金回报的短视行为而心有旁骛。
资料来源:雷锋网http://www.leiphone.com/apple-iphone-ip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