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加载中...
时代性记录、阐述。触摸新疆,从音乐开始。从王洛宾到刀郎,新疆流行音乐曾经出现过两次巅峰。读来感慨颇多,受益匪浅。随即作此博文,与诸位博友交流、学习、探讨。因为版面及编辑原因,文章多处有所删节,望文章作者及博友谅解、理解。

凤凰网专稿《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巅峰与断档》,全文如下——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王洛宾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刀郎(罗林)

新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的口里人来说,是那么陌生与遥远。但他们知道新疆有个达坂城和美丽的姑娘,或许还有后来的红雪莲,八楼的二路汽车……外界人的新疆,首先是从新疆音乐中走出来的,从《达坂城的姑娘》到《红雪莲》,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个个从音符和韵律中跳出来的地名与人物,构成了他们的新疆印象。从王洛宾到刀郎,新疆流行音乐曾经出现过两次巅峰,刀郎之后,新疆流行音乐再次沉寂。

新疆传歌者:中原而来,本土而出

上世纪30年代,从北京赴西北的王洛宾,通过收集整理再创作,一首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被广泛传唱,成为经典。
王洛宾当之无愧是新疆音乐的第一代传歌者;60年代,雷振邦先生根据塔吉克民歌改编的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优美凄凉的歌声中,将另一种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新疆音乐从帕米尔高原带入内地;2004年的冬天,大街小巷传来《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夜红遍大江南北,并飘洋过海在美国的街头响起,刀郎,成为年轻的新疆音乐传歌者。
新疆音乐另一路传歌者则是生于斯长于斯,又深受现代音乐熏陶的本土音乐人。大多生于70年代,从出生到成长,被新疆这片土地滋养,潜移默化中音乐的天赋已经在血液中流淌;长大后接受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这期间受到西方音乐、尤其摇滚乐的影响。
艾斯卡尔,出生于喀什,骨子里有维吾尔人的音乐天赋,从小在汉族学校就读精通汉语,并受到西方摇滚乐的影响。这样的背景,缔造了艾斯卡尔的音乐风格。1991年,离开新疆远赴内地,组建灰狼乐队,将维吾尔音乐与现代摇滚结合,并走出一条国际化道路。
洪启,中国民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使新疆流行音乐走向成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从一开始便已超出新疆范围。1997年推出的《红雪莲》,被乐评人认为是“中国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艾斯卡尔

新疆音乐自身的召唤力

无论是本土出来的传歌者,还是从中原而来的传歌者,都是在外来与本土的碰撞与融合中将新疆音乐传承。在洪启看来,首先在于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本身。多个民族世代而居,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造就了新疆极其丰富的音乐形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回族、蒙古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体系,都给新疆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新疆是一个混血之地,不同血统、不同信仰的人,这么多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必然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文化,音乐也不例外。”洪启认为,正是这样丰富的音乐宝藏,召唤并吸引着大量的音乐家和艺术家,来到这片土地,任何一个人在新疆都能找到灵感。
另一方面,当这些在内地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来到新疆这片土地,会比本地的音乐工作者更加敏感和兴奋。“本地人因为长期听反而会习惯,甚至保持着封闭的状态,但以王洛宾和雷振邦为代表的这些作曲家将新疆民歌撑开了,经过加工和改编,就不单纯是一首本地民歌,而是迅速传向内地,成为数十亿人都可以听到的歌谣。”洪启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王洛宾


写了十年新疆民歌,最初却没来过新疆的王洛宾

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新疆的人,新疆印象可以从王洛宾的歌开始。《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青春舞曲》……又有多少人就是听着王洛宾的歌开始踏上新疆这片土地。一首首世居在新疆土地上的古老民歌,原来只是口头传唱,在王洛宾的改编下,这些民歌从新疆传到内地,传到世界,几十年久唱不衰。
在洪启看来,经过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已经不仅仅是新疆音乐的经典,也代表着中国民歌的最高水准。乌鲁木齐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书环则用一个事例说明王洛宾对新疆音乐的贡献,“《达坂城的姑娘》多次在联合国响起,20世纪中华民族西部民歌的先行者。”那些传唱最为广泛的新疆民歌,诸如《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竟都是在王洛宾未踏入新疆之前所完成的。
王洛宾的儿子王海成称,1944年到1949年这5年在青海的时间,王洛宾在创作上达到了又一次高峰。《阿拉木汗》,根据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歌改编而成;《曲曼地》、《喀什噶尔舞曲》等一批维吾尔族民歌。
那时王洛宾已经改编了多首经典新疆民歌,但他并没有来过新疆。1949年,王震将军邀请王洛宾到新疆,对于新疆民歌的贡献,有人称王洛宾是不可复制的,仅此一人。这种不可复制一方面在于他的勤奋与对音乐的执着;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天赋,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没到过新疆都能将新疆写得那么美!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洪启

追随者洪启:纯粹民谣《红雪莲》

开启洪启音乐之路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王洛宾,一个是齐秦。洪启,1973年出生于新疆和田一个维吾尔族家庭,后被一对从浙江支边的汉族夫妇收养,3岁离开和田来到乌鲁木齐。然后离家去阿克苏当兵,并在此期间开始尝试音乐创作。
1992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洪启带着从台湾来的齐秦拜访王洛宾先生,与两位顶级音乐人的会面,洪启深受感染,立志从事音乐。自此走上了音乐之路。”2010年10月19日,洪启在乌鲁木齐这样解释当初的选择。
1997年,洪启推出《红雪莲》,迅即占据全国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知名乐评人李皖则认为这首歌是“中国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
“新疆元素在洪启的音乐中是绕不过去的,维吾尔族血统,从小在新疆长大,被这里的山、水滋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洪启与刀郎差不多处于同一个时代,都依托于新疆这块音乐宝藏,但彼此的创作风格不一样。洪启说,“刀郎对音乐的追求基本上还是在流行化和世俗化层面上,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关注点不同。每个人都有所表达,都有自己内心的表达,比如他写《情人》,也是对人性的关注。但我写《阿里木江,你在哪里》、《城市上空的歌》,更多关注社会上比较各的一面。”这也造就了新疆音乐的多元性。

【人物素描】王洛宾到刀郎:新疆音乐的两次巅峰时刻

刀郎(罗林)
刀郎之后,新疆歌再度沉寂

中原而来的传歌者,对新疆音乐影响最大的,除了王洛宾,便是刀郎(罗林)。有评论认为王洛宾和刀郎是新疆音乐文化的两个颠峰,如果说王洛宾是新疆民歌的代表,刀郎便是新疆流行音乐走向市场化的开端。
洪启认为刀郎(罗林)为新疆音乐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歌曲的传播度、广度那么大,包括刀郎这种原生态文化,也是在他成功之后才得到进一步的展现和保护。在这上面他是功不可没的。”
但在短暂的顶峰后,刀郎也开始沉寂。如今定居在北京,而艾斯卡尔、洪启等目前也都是选择在北京居住,只是偶尔回到新疆。洪启称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新疆的制作条件达不到北京的水平,制作成本也要高得多,毕竟最优秀的音乐人才都在北京。因此不得不选择离开新疆。但离开新疆这片土地,灵感是否还能如以往那样源源不断?王洛宾自1949年来到新疆,1996年去世,从来没有离开过新疆这片土地。
著名乐评人李皖认为,在中国近现代音乐中,新疆音乐是最强硬的乐种。“融合是20世纪音乐的特征,全球化的浪潮,将民族音乐同化、变更、裹挟而去,在世界各地都不是新鲜事。但新疆音乐鲜有这种与世界的合流。”
新疆文化厅副厅长艾尼瓦尔·阿不都许库尔解释说,四川人刀郎唱在新疆,唱歌火了,这与他的市场意识、包装意识、推销意识也有很大关系。现在,新疆本地的音乐人,市场意识普遍很差。
洪启认为新疆音乐最顽强的生命力源自它的丰富,“新疆的音乐形态,在整个中国音乐形态里是最丰富的,要奔放有奔放,要抒情有抒情,要欢快有欢快,要忧伤有忧伤,这种形态决定了顽强的生命属性。”洪启说并不担心新疆文化被裹挟,因为它底部的力量太强大。(陈芳



2011年“首届博友新疆自助游”活动启事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世界第二高峰 自助游日程安排 新疆沙漠胡杨 新疆国际大巴扎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新疆三大魔鬼城 世界第二大沙漠 新疆喀纳斯 新疆100个中国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