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雷祖志》考辨

2016-05-03 21:18阅读:
《雷祖志》考辨
李龙
《雷祖志》,全二卷,明代雷州副使庄元贞纂。它是雷州历史上第一部山川专业志。《雷祖志》自刊行以来,成为研究雷州民俗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现对该志作如下考析。
一、《雷祖志》的作者及写作动因
《雷祖志》的编纂者为庄元贞。据《雷州府志》载,庄元贞,明代云间人。云间,松江县的别称,即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崇祯九年(1636),他任海北南守道。另据《江南通志》载,“庄元贞,华亭(松江)人”,崇祯戊辰科进士(《江南通志》卷一百二十三选举志进士五)。其他事迹,未见有更具体的记载。但据他在《雷祖志序》称,他修此志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好奇之心,希望探究雷祖及雷祖庙宇的始末、原由:“余自幼诵读时每稽之志林,闻之父老,即知雷阳有显震庙。其事始于州民获卵,余甚奇而慕之,欲得其详而末由。”二是传世、存史,为雷州文化保存文献资料:“迨莅斯土,亟访实事,因寻庙碑并熟读郡乘粤志,得其始末。为序次而梓之,以传后世焉。”说明他修此志是希望解开雷祖文化之谜,为雷州文化作一些贡献。
二、《雷祖志》的版本
关于《雷祖志》的版本,据笔者查访有关记载,大概有初刻本、修订本、重修本、重修本、铅印本等数种。具体如下如下:

初刻本:明崇祯十年(1638)刻,线装,未见。
修订本: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陈瑸校刻,未见。
重修本:清嘉庆庚申年(嘉庆五年,1800年)雷州府学教授刘世馨编,陈昌齐鉴定,后裔陈复道、贡生陈斯模同校,嘉庆七年(1802)刻,宣纸,线装,存。
重刻本:清光绪十一年(1884)岁次乙酉秋重刻。宣纸,线装,存。
铅印本:
1、民国雷城道南印务局版,宣纸,线装,存。
2、民国18年(1929)雷阳印书馆版,宣纸,线装,存。
3、赤坎华文印务局版,宣纸。线装,存。
三、《雷祖志》结构体例
《雷祖志》共收图文49篇(幅),其中上卷8篇,下卷31篇。从嘉庆五年出版的《雷祖志》的结构体例看,大致包括如下五方面的内容:
)序文、跋文。一共16篇,其中明代1篇:《雷祖原著并序》;清代15篇:其中“列宪新刻序文” 11篇、跋文3篇(《郡孝廉邓恒山跋》、《王珪志跋》、《刘学师重修雷祖志跋文》)以及《陈老师重修雷祖志著文》1篇。
)图。共6幅,其中雷祖庙分布图2幅:《雷祖乌仑山发迹图》、《雷祖大宗祠图》,墓茔分布图1幅:《冯村坡祖墓图》,文物图3幅:《飞来铜鼓图》)、《飞来钟图》、《雷祖飞天像》。
)各种封诰、奏禀复禀、谢恩表等19篇。其中历代封诰9篇(唐代1篇,五代1篇,宋代5篇,元代1篇,明代1篇);清代奏禀、复禀5篇,篇目有:《郡太守陆府请奏禀》、《府学乡贤祠失祀恳复禀》、《本朝乾隆十九年督宪班大人奏请奉到勒碑文》、《本朝乾隆六十年督宪朱大人转奏奉旨加封徽号并颁赐御笔品额各文》、《五府札准复设牌位文》,谢恩表1篇:《后裔谢恩表》,还有《刘学师详明复设乡贤祠牌位文》1篇等。
)各种记、诗赋、楹联、匾额39篇。其中记1篇:《宋吴千仞英山雷祖记》;诗赋15篇:《雷祖赞三》、《雷祖像赞三》、《东殿石神赞》、《西殿李太尉赞》、《送寇丞相游英山诗》、《明张邑侯岁时致祭歌》、《宋苏学士游英山赋》、《张元彪铜鼓歌》、《历代名人题诗》、《重修新题诗》;历代名人楹联20副:包括王宏诲、莫天赋、陈瑸、百龄、陈昌齐、陈子恭、周植、杨鳣)、列宪匾额3篇(朱珪、陈大文、俞廷垣)等名人楹联。
从以上可知,《雷祖志》是一部按照记、志、传、图、录的专业志书体例,对雷祖庙(祠)地理位置和范围、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编纂的;虽然它对雷祖个人也有所记载,但内容相当简略。因此,就其性质和分类,《雷祖志》实际上是《雷祖庙志》,而非对雷祖个人物生平事迹所做的专述,不属于人物志范畴,它是一部典型的山川地理志。
四、《雷祖志》记载的几个问题辩证
(一)雷祖庙和雷祖祠
1、雷祖古庙。经调查,我们发现雷祖庙宇在雷州半岛分布很广。但据《雷祖志》提供的史料可知,与雷祖有直接联系的只有雷祖古庙和雷祖祠。雷祖古庙原址位于附城镇榜山村(即今存雷祖古庙),创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为现今最古的雷祖庙,已有1473年的历史。
2、雷祖祠。《雷祖志》称,后梁“开平四年(910)庚午,黎贼剽掠,庙随州迁”,遂迁至雷城西南的东井村(即今称雷祖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取名雷祖祠。该祠至今已有1105年的历史。这个记载与今存雷祖古庙和雷祖祠分别位于附城镇榜山村、白沙镇东井村是一致的,雷祖祠是从雷祖古庙变迁而来的。而雷州半岛境内纪念雷祖的庙宇,如附城镇龙头村雷祖庙、白沙镇各村的雷祖庙等,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纪念雷祖的庙宇。
3、英榜山名字的由来。
英山村和榜山村,位于雷祖古庙旁。英山村因雷祖英灵出世,改称英灵村,因村后有乌仑山,简称英山村。榜山村位于英山村之北,明代万历《雷州府志》称“冯村”。据《旧唐书》载,该村在南朝至唐曾数次为旧州治,冯盎之孙冯智彧为东合州刺史,该村居住着冯姓豪族,故被称为冯村。雷祖祖墓所在地还保留冯村坡的历史名称。该村后有山,称冯村山。为何后来的“冯”变为“榜”呢?原来,“榜”与“冯”是雷州话的谐音,以榜代冯,于是就变成榜山村了。雷祖祠因庙随州迁,迁至白院村(今东井村,万历《雷州府志》:“白院村,在县西五里,古合州迁此,尚书陈襄曾此驻师”)。庙迁来了,山名也迁来了。今该山称英榜山,即英山和榜山的合称。一说“张榜揭示”,实为误传。
(二)雷祖文物
1、“飞来铜鼓”。 《雷祖志》内附“飞来铜鼓”图三幅,其中二幅为一对。何谓“飞来”?估计是和当时出土的,土人迷信,因害怕神灵加害,偷偷把它献给雷祖祠,故称飞来。其实是当地出土的铜鼓。据《雷祖志》称,铜鼓“飞来”(发现)有二次:第一次为贞明三年(917)九月间,“空中飞来铜鼓一对”。 这对铜鼓的特征为:“制高四尺五寸,围大丈余,革形,金质,中空,无底。剑垂四悬,款制奇古,隐隐若卦文,围绕身如纹如锣鼓,扣之渊渊。若雷霆振” ;过了396年至元代皇庆二年(1313),再次发现铜鼓一只:“又飞铜鼓一个入庙”。也就是说,雷祖祠自榜山雷祖古庙迁入数年后,又发现铜鼓一对。虽然,这三只铜鼓没有交代出土地点,只是“飞来”,但是在雷州境内发现无疑。从收入《雷祖志》图形看,均为同一时代,铸造技术精湛。鼓面饰5只青蛙,二耳装饰亦为青蛙,束腰,鼓身饰回字纹4层(如图),上下分别为乳钉纹,十分精致。常见鼓面饰青蛙4只或6只,不知何故此铜鼓内饰5只。与今天雷州市博物馆藏的北流形铜鼓有异,与徐闻迈熟村出土的十分接近,故应是万家坝形铜鼓,时代在春秋战国。
2、飞来铜钟。是雷祖祠内又一重要文物。该铜钟“一对,围大八尺,高四尺五寸,身亦华美,声闻十里有奇。”据考,宋代的1尺约为31.68cm,可知该铜钟围大253.54ccm,高142.56cm,从图形看,上有钮,钟身饰回字纹。形制奇古,称“飞来”,亦应本地出土文物。其风格当在唐代之前。“飞来铜鼓”和“飞来铜钟”,为雷祖祠内藏的5件重器,可惜至今已不知下落。但称“飞来”,给雷祖庙和雷祖祠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也成了雷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
3、五代石人 《雷祖志》载,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寇贼符益喜等不输税粮,倡乱骚扰,还煽动民族纠纷,闹得雷州无宁日。钦差都知司马陈襄,带领12只船的兵力,围剿征讨。当时,符孟喜等驻师庙中,因朝廷官兵不熟悉情况,屡战不胜。后来,陈襄虔祷雷祖,并于庙前张榜招兵。次日复战,陈襄远远望见雷祖陈文玉与汉太尉李广协同阴兵助战,这场战斗果获大胜,但贼首末擒。至夜,陈襄梦见雷祖对其目:“贼来降我,我收在庙前,化为石人。”黎明起视,果见四石人跪子庙庭,其中一个被杀了头,雷州从此得以太平。今雷祖祠内还保存着石人5个,玄武石质。5石人线条粗犷,古朴厚重。手臂和两脚粗壮,着装,武士状。除一个断头,残缺外,其余4个各高94cm,两膝跪地,双手间及跪板对称,各留有一孔,疑是旗杆孔,供插旗杆用。与《雷祖志》记载一致,应为五代时期无疑。
(三)雷祖庙(祠)祭祀活动和“雷州换鼓”
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说,古来天下有四绝:即雷州换鼓、钱塘江潮、登州海市、广德埋葬。今人称“雷州换鼓”就是发生在雷祖祠内的民俗事象。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 查《雷祖志》,与“鼓”有关的文字记载有二处:一处是“飞来铜鼓”,它是指本地出土的战国至晋代时期壮人制造的铜鼓,这个不用过多解释,它不是指“雷州换鼓”,大家都明白。 另有一处是“雷鼓”:“(雷祖祠内)塑雷祖神像及侍从十二躯,应十二方位,各饰神冠执剑刀斧钺之类。至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雷车、雷鼓、雷火等物,各以板图藏于庙内,令郡民每岁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齐候文武各官送入庙致祭,名曰‘开雷’。又办酒席与官民同乐,始得风调雨顺,不然则岁悍年凶,自是有祷则应,雷郡获享国泰民安之福”。这段在介绍雷州里民祈雷祷雨的祭祀仪式的文字记载是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雷车、雷火等图案一起修造送庙致祭的。《雷祖志》在这里的记载十分明确,它不称为“雷州换鼓”,而是称之为“开雷”(其祭祀的具体内容,详细保留在雷州祭雷最重要典籍——《雷坛斋薄》里。此外还有酬雷、封雷等活动。分别在一年内的不同时间来完成。从文字记述的重点看,“开雷”的活动似乎隆重些。均以寓意祈祥消灾,风调雨顺之意。既然《雷祖志》只有“开雷”、酬雷之说,没有“雷州换鼓”的记载,又何来“天下第一”呢?可以想象,黄帝、炎帝祭祀仪式和朝廷每年的祭天、祭地的仪式够隆重了吧,他们并非称作天下第一呢。而作为记述雷祖庙(祠)内容的雷州第一部山川地理志,没有关于“雷州换鼓”的记载,是不是失传了?还是漏略了?笔者认为,失传和漏略都不可能。雷州历史上任何一种与祭祀有关的仪式,都被传承下来,唯有这“天下第一”的祭祀仪式失传,这是不可能的!除《雷祖志》没有记载外,其它古籍也没有记载。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前的老一辈学者宋锐、蔡叶青等,也没有哪一位只字提到“雷州换鼓”是雷祖庙内的民俗事象。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个别文艺青年首次在《湛江日报》撰文指出是雷祖庙内的民俗事象,后被偏向猎奇者加以创意。外来学者未解其真相,人云亦云,沿袭照搬。观其理论依据,非学者研究之真相。故“雷州换鼓”是1990年代以来文艺青年的错误解读,严肃史学被娱乐化。那么天下第一的“雷州换鼓”是什么东西呢?笔者倒是认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警世通言》关于“雷州换鼓”的注释,即它是发生在雷州境内的季节变换现象(详见拙作《雷州换鼓考辨》)
(四)雷祖其人
《雷祖志》关于雷祖的生平和贡献,以《宋吴千仞英山雷祖记》为最早,但文字极其简略。尔后《明张邑侯英山雷祖记》、《雷州府乡贤志》、《广东通志》以及清代,雷祖陈文玉事迹不断被加以补充。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关于雷祖的籍贯。 《吴千英山雷庙记》称,陈文玉为英灵村人:“按:州之二里英灵村,有居民陈氏无子。”这里的“州”,指的是南合州。据戴璟《广东通志稿•古迹》称,“雷州府古合州:汉元鼎始以徐闻得名。至梁大通间改为南合州,在于特侣塘边。唐天宝二年迁麻历村(戴璟《广东通志稿•古迹》卷之五)。雷州古合州,汉元鼎开始以徐闻得名。至梁大通间即5273月—5299月改为南合州,州治设在特侣塘边。唐天宝二年即743年迁麻历村(今韶山村,该村西南边还有一个水闸叫麻历闸,土话读“麻历拖”)。也就是说,今天的英山村(唐代英灵村)距古合州治有二里。今人认为州治在殿山村,这是有依据的。但到了明代,庄元贞错误地把陈文玉称为白院人:“州西南七里,有村曰白院。其居民陈氏,讳鉷者……”可见,对雷祖的籍贯记载,前后矛盾。应以吴千仞所记为准,即陈文玉为英灵(今英山)村人。
2、陈文玉的出生。 吴千仞在《英山雷庙记》里认为,雷祖陈文玉是卵生:“猎首相与伐木,偶获一卵,围尺余,携而归,置之仓屋。良久,片云忽作,四野阴沉,迅雷震电将欲击其家。陈氏畏惧,抱其卵置之庭中。雷乃霹雳而开,得一男子,两手皆有异文,左曰‘雷’,右曰‘州’。雨止后,陈氏祷天而养之。”(吴千仞的《英山雷庙记》)查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显震庙》引丁谓记载,大概也是如此:“始者里民陈氏者,家无子,因射猎中获一大卵。围及尺余,携归家,不知其何名。忽一日,霆劈而开。遽生一子,鞠育抚养,遂承其家。乡俗异之,曰雷种。陈天(太)建二年也。”(《舆地记胜显震庙 》引丁谓旧记)。以上关于雷祖出生的二种记载比较一致。均言雷祖是蛋生,养父陈鉷。 《海康县续志》续纂陈景棻认为,陈文玉为卵生不可能,其范本源自晋代张华《博物志》引徐偃王志。
2、雷祖的成长。
1)青少年时期:“既长,乡人谓之‘雷种’”。嘉庆五年重修的《雷祖志》除了按吴千仞文叙述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文玉貌相超常,武力绝伦,叱声霆震;资质聪明,勤学不缀;严气正性,不仕非君,侍亲至孝”。这是距离宋代数百年之久后对雷祖事迹的补充。该依据从何而来,不晓。
2)高中科第:“至大建二年领乡举,继登黄甲。”大建二年实为太建二年,即579年。是刻书之误。而“领乡举,继登黄甲”不符合历史事实,陈昌齐在《雷州府志》中已经做了纠正。因南北朝未有开科取士之习,更没有“登黄甲”之荣。中国开科取士始于隋代,南朝时期官吏选拔以荐辟为主。
3、雷祖的政绩吴千仞称,雷祖“赋性聪明,功业冠世,授州守刺史之职。”(宋吴千仞《英山雷祖记》)说明雷祖一生任过刺史之职,做刺史时具体的政职如何,没有交代。至1000年后的嘉庆五年重修的《雷祖志》,才增加了修城的新内容:“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率文武僚属具题城工告竣。”陈文玉做刺史,修城似乎顺理成章,但未知依据从何而来。
4、雷祖的去世。 “殁后,神化赫奕,震霹一方。郡民就州之西南隅中,置立庙三间。”嘉庆五年重修的《雷祖志》除了按吴千仞叙述之外,还把陈文玉之殁更加具体化:“彼时即生两翼,白日升天”。
从以上可以看出,《雷祖志》关于陈文玉一生的记述,用了不到100字。在这不到100字的记述中,对陈文玉的籍贯、出生、成长、去世以及历史贡献的记述,内容极其简单,事迹模糊。缺乏具体的人物生平描述,故后人多有存疑。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中期以来,重修《雷祖志》时对雷祖生平事迹做了一些增补,如完成了雷祖世系,增加了雷州后裔分居各村的记载(见《重刻各房分居村即名》),雷祖的事迹得以充实,但仍不足以让人信服。从雷祖去世直至清中期以前1000多年来,因“雷祖的姓氏、事迹正史不载”,雍正十三年、乾隆十八年被雷州府具报礼部褒封时,被部臣驳回不封后,在没有任何发现和记载的情况下,试问哪来雷祖世系的完成和雷祖后裔的补充?而雷祖后裔乾、坤、坎的名字,更让人增加几分神秘的思考。
五、《雷祖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历史价值
1)是关于雷州民俗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雷祖志》是雷州半岛历史上第一部山川地理志,保留了大量序文、跋文、历代封号、碑刻、封诰、奏、禀、楹联、诗赋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研究雷州民俗文化的历史宝库。如雷州先民的雷崇拜和多雷之谜、封建统治者利用神权制度控制老百姓信仰等,都提供重要的历史实物资料。
2)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产物。 《雷祖志》关于雷祖任雷州刺史,“精察吏治”、关心民生疾苦、怀柔侗落、和缉各族的记述,反映了老百姓祈望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中华民族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不断壮大和发展,民族的凝聚力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