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2021-09-28 22:35阅读:17,745
(前注:初访大运河畔洛社书圣宅第遐想,还有之一,此为之二)
穿越时空的不解情缘,多想与古人之灵再次相通。 2021620日,我终于有幸随着全国的散文作家们,一起来到了闻名中外的中国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无锡市惠山区的洛社故居。此地曾改建成开利寺,现已迁到。如今大门口的挂牌,就只有洛社初级中学了。
将近午时,我们五人同坐一辆商务车,开往六次产业特色小镇“尚田小镇。路过还没开放的“开利寺新址,自然是进不去,总有些遗憾
一、根据甲骨文等古文字及其产生年代,初步推想“洛社
地名的来源:
事件缘起,百度查得:洛社地名的最早记载,见于朱咸淳四年重修的《毗陵志》,可见在南宋时期就已有“洛社”这个地名了。其命名的由来,则无可考证。长期以来,本地流行着一种所谓六龙六蛇的传说,实属牵强附会,无稽之谈。但为了保存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创作,特录之如下据说,洛社原名六弄',以进行牲畜、农副产品集市贸易的6条弄堂(即当弄、桥弄、观载弄、石人弄、桃花弄、寺巷弄)而得名。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龙船经过这里,问随从人员所到何处,当他听说是'六弄'时,误以为是'六龙',就大发雷霆,认为'当今天下,只有我一条真龙,一个天子,哪有六龙? ' 于是立即下了一道圣旨,改名为'六蛇'。但洛社人民没有遵奉封建统治者的旨意,却巧妙地借'六蛇'的谐音,称作'洛社'
连百度都讲“洛社”地名的“六龙”“六蛇”传说是牵强附会,倒是触发了我的某根神经。
先看现代字典上的字之义,是水溜下之貌,交汇、交叉的水道网络,通,苞络无所不通也。带“洛”字的地名,似乎罗列得很全,但为啥找不到“洛社”之名?!(待网查字典后再发截图在此。)
我又在电脑上网搜地图,原来开利寺新址就在红水滴1标注的“赤湖庙处(见图1。又注意到了地图的东南角,洛社大桥的右下方就是“洛社初级中学”,再局部放大,原来书圣故居就在洛社段古运河东北岸边的向阳之地(见图2我独自定定地看了好久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再请教无锡市甲骨文学会的周锡民会长,他立即在微信发来了”、“二字的甲骨文图解。我不由自主地立即瞪大了两只黑眼珠子,再看看仔细:原来这个象形的“洛”字和我刚查到的书圣宅第的地理图非常相像,连上北下南的方位都是一致的,却和古地图的上南下北的方位相反。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看图识字:脚趾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背向城邑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出),表示出征或离乡;脚趾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朝向城邑为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各),表示异族入侵或回邑。的左侧及下边再加河流状的曲线及三个点,就是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洛)字;故洛字的甲骨文本义,就是在水边或河畔的陆地上建造的向阳城邑。
土,甲骨文字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像侧旁有土屑、从地面上凸起的土墩;本义为聚土以社祭土地神, 的初文,通字;也引申为泥土、土地的、民间的、未开化的、领地、田地、星名等义。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又查别的字典网站及相关资料,发现:最早在商代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是指在商代河洛之间,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都邑,甲骨文中称为洛师,位于商代西亳城(即西周的成周城、现洛阳城)
在周代,规定每二十五家就要立一个社庙,故也引申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所有的会合起来即可成为一个社会 战国时,就有了专用的(社)字。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无锡“洛社”地名与古运河的由来——初访大运河畔书圣宅第遐想之二》(海荷原创,第5稿)
所以,笔者的理解,社,也就是祭祀土地神而得到庇护的一方宝地及其在此长住久安的群居部落。
甲骨文等古文单字,本身就是古人对事物的观察结果,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方式。
由此推想,洛社是个很古老的地名,可能在“”字出现的战国时期就有了。“洛社”,顾名思义,是指在向阳的古河道之滨备受珍视的土地上,开沟灌田、疏浚水道,并围建成的江南洛邑及其向阳社团。也可能像洛阳等地一样,最早还有其他的古地名。
二、再根据资料,结合洛社段古水道及其洛邑的来源及历史,进一步推测洛社地名的由来
而人们常说的洛水(南洛河)又古称雒水,雒是商周的图腾鸟,雒水发源于秦岭龙凤山东南侧箭峪岭侧的木岔沟(岔沟脑),即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龙潭泉。在洛河与黄河交汇的以商周等13朝古都洛阳为核心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